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山东疫苗案”涉疫苗未冷藏储运而失效,这与蛋白质变性有关
B.硫、氮、碳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行话”:“从沙滩到用户”,说明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D.自来水厂常用明矾作消毒杀菌剂

分析 A.未冷藏储运,温度升高,蛋白质发生变性;
B.碳的氧化物与酸雨无关;
C.从沙滩到用户”,可知沙子的成分为二氧化硅,为光纤的材料;
D.明矾不具有强氧化性.

解答 解:A.未冷藏储运,温度升高,蛋白质发生变性,则应冷藏储运,故A正确;
B.碳的氧化物与酸雨无关,与S、N的氧化物有关,故B错误;
C.从沙滩到用户”,可知沙子的成分为二氧化硅,为光纤的材料,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为Si,故C错误;
D.明矾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杀菌消毒,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苯佐卡因是局部麻醉药,常用于手术后创伤止痛、溃疡痛等,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苯佐卡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9H10NO2
B.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且含有硝基的苯佐卡因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
C.1 mol该化合物最多与4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分子中将氨基转化成硝基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A、VA的某些单质及其化合物常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等.
(1)基态时As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或[Ar]3d104s24p3).
(2)硒、溴与砷同周期,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为Br>As>Se(用元素符号表示).
(3)气态SeO3分子的立体结构为平面三角形,与Se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为CO32-或NO3-(填化学式).
(4)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因而其化合物往往具有加和性.
①硼酸(H3BO3)是一元算酸,写出硼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3BO3+H2O?[B(OH)4]-+H+
②硼酸(H3BO3)是一种具有片层结构的白色晶体,层内的H3BO3分子间通过氢键相连(如图1).含1mol H3BO3的晶体中有3mol氢键,6molσ键.H3BO3中B的原子杂化物类型为sp2

(5)硅的某种单质的晶胞如图2所示.GaN晶体与该硅晶体相似.则GaN晶体中,每个Ga原子与4个N原子相连,与同一个Ga原子相连的N原子构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若该硅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值为NA,则晶体中最近的两个硅原子之间的距离为$\frac{\sqrt{3}}{4}$•$\root{3}{\frac{224}{ρ{N}_{A}}}$cm(用代数式表示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1)已知X、Y、Z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
电离能/kJ•mol-1I1I2I3I4
X5781817274511578
Y7381451773310540
Z496456269129543
则X、Y、Z三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Al(填元素符号),三种元素中有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2)A、B、C、D是周期表中前1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M、N、W,且在M、N、W分子中,A、B、C 三原子都采取SP3杂化.
①N是一种易液化的气体,请简述其易液化的原因氨分子间存在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大因而易液化.
②W分子的VSEPR模型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型.
③写出AB-离子的电子式:[:C??N:]-
(3))E、F、G三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三原子的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均为4S1
①E、F、G三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为K、、Cr、Cu.
②F元素在其化合物中最高化合价为+6.
③G2+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或[Ar]3d9.G2+和N分子形成的配离子的结构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沸点-89.7℃,易自燃,与空气混合易爆炸,微溶于水.其制取原理类似于实验室制氨气,现用下图装置来制取磷化氢并验证其性质.

实验开始时,先从分液漏斗向盛有PH4I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过量乙醚 无色液体,沸点34.5℃,微溶于水,不与Fe2(SO43反应,微热数分钟后再从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浓NaOH溶液继续加热.在装置C处用电热器控制温度在300℃左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B装置的试管中有白色蜡状固体(P4)生成;D装置的试管中Fe2(SO43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淡绿色,同时也有白色蜡状固体生成.请回答:
(1)按气流方向连接装置,从左到右的顺序为:a→d→e→b→c→f
(2)用PH4I和烧碱反应制取PH3的化学方程式是PH4I+NaOH$\frac{\underline{\;\;△\;\;}}{\;}$PH3↑+NaI+H2O.
(3)实验开始时,先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醚并微热数分钟,其目的是将空气排尽,以防止PH3在装置中燃烧(或自燃)
(4)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PH3$\frac{\underline{\;300℃\;}}{\;}$P4+6H2;装置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PH3+12Fe3+=P4↓+12Fe2++12H+
(5)装置B、D中的现象说明PH3具有的化学性质是BC(填字母序号).
A.碱性B.不稳定性C.还原性D.酸性
(6)实验时处理尾气的方法是将尾气点燃或通入到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常温下,下列有关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浓度的四种溶液:①NH4Cl  ②(NH42SO4  ③NH4HSO4  ④NH4Al(SO42溶液,c(NH4+)浓度的大小关系:②>④>③>①
B.一定浓度的NaHS溶液中:c(Na+)+c(OH-)=c(H+)+c(HS-)+2c(H2S)
C.若0.1 mol/L NH4Cl溶液pH=5,则其中离子浓度最大与最小的差值为(0.1-10-5)mol/L
D.现有四种溶液:①pH=4的H2SO4溶液  ②pH=4的NH4Cl溶液  ③pH=10的氨水  ④pH=10的CH3COONa溶液,其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②=④>③>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溴苯和水B.溴乙烷和乙醇C.甘油和水D.溴苯和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能量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如何充分利用能量、开发新能源,为人类服务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目标.
(1)如图1所示,组成一个原电池.

①当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Cu电极是正(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为2H++2e-=H2↑;
②当电解质溶液为浓硝酸时:Cu电极是负极,其电极反应为Cu-2e-=Cu2+
(2)请写出电解硫酸铜溶液的总化学方程式2CuSO4+2H2O$\frac{\underline{\;电解\;}}{\;}$2Cu+O2↑+2H2SO4
(3)燃烧氢气时耗氧量小,放出热量多.已知4g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为571.6kJ,试写出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frac{1}{2}$O2(g)═H2O(l)△H=-285.6kJ•mol-1
(4)图2是一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以水煤气(CO、H2)为燃料,一定比例Li2CO3和Na2CO3低熔混合物为电解质.写出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O2+2CO2+4e-=2CO32-
(5)请根据下面所给出的5个热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④的反应热△H4是+16.3kJ•mol-1
①NH3(g)+HCl(g)═NH4Cl(s)△H1=-176kJ•mol-1
②NH3(g)+H2O(l)═NH3•H2O(aq)△H2=-35.1kJ•mol-1
③HCl(g)+H2O(l)═HCl(aq)△H3=-72.3kJ•mol-1
④NH4Cl(s)+H2O(l)═NH4Cl(aq)△H4=?
⑤NH3•H2O(aq)+HCl(aq)═NH4Cl(aq)+H2O(l)△H5=-52.3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实验室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1.0mol/L的Na2CO3溶液240mL.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晶体71.5g.
(2)某同学欲称量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托盘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21.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