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环己酮是重要化工原料,是制造尼龙、己内酰胺和己二酸的主要中间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尝试用次氯酸钠制备环己酮.方程式为:
【资料查询】环己酮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密度为0.95g/mL,熔点为-45℃,沸点为155℃,溶解度(100mL H2O)为2.4g (31℃).
【实验流程】
【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用的三颈瓶应选用B
A.100mL   B.150mL   C.200mL    D.300mL
(2)在反应开始的前5min内,为了将体系温度维持在30~35℃,除了用冰水浴冷却外,采取的措施还有搅拌器搅拌、缓慢滴加NaClO溶液(答两点).
(3)加入饱和NaHSO3溶液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ClO-+HSO3-═Cl-+H++SO42-;确保加入的饱和NaHSO3溶液已经足量,可以取少量烧瓶中的液体,加入碘化钾淀粉溶液,若看到溶液不显蓝色,则说明NaHSO3溶液足量.
(4)为将馏出液的pH调至中性,可以加入的试剂是BD.
A、稀盐酸      B、无水碳酸钠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固体
(5)调节pH后还需加入精制食盐,其目的是降低环己酮的溶解度,有利于环己酮分层,“取有机层”时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

分析 (1)根据反应流程提供的反应物体积可知,反应物总体积约为5.2mL+25mL+38mL=68.2mL,而三颈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frac{2}{3}$不少于$\frac{1}{3}$,据此答题;
(2)搅拌加速热量传递,NaClO水解吸热;
(3)次氯酸根能将亚硫酸氢根氧化,已经足量时溶液中无次氯酸根,可以用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是否有次氯酸根;
(4)由(3)中分析可知溶液呈酸性;
(5)环己酮在氯化钠中的溶解度较小,环己酮和水互不相溶.

解答 解:(1)根据反应流程提供的反应物体积可知,反应物总体积约为5.2mL+25mL+38mL=68.2mL,而三颈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frac{2}{3}$,实验用的三颈瓶应选用150mL规格,故答案为:B;
(2)为了将体系温度维持在30~35℃,要不断搅拌加速热量传递,而且NaClO水解吸热,因此要缓慢滴加NaClO溶液,
故答案为:搅拌器搅拌、缓慢滴加NaClO溶液;
(3)次氯酸根能将亚硫酸氢根氧化生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其离子方程式为:ClO-+HSO3-═Cl-+H++SO42-;确保加入的饱和NaHSO3溶液已经足量,可以取少量烧瓶中的液体,加入碘化钾淀粉溶液,若看到溶液不显蓝色,则NaHSO3溶液已足量,
故答案为:ClO-+HSO3-═Cl-+H++SO42-;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不显蓝色;
(4)由(3)中分析可知溶液呈酸性,可加入无水碳酸钠或氢氧化钠固体,可以使溶液变为中性,
故答案为:BD;
(5)环己酮在氯化钠中的溶解度较小,有利于环己酮分层;环己酮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漏斗分离,
故答案为:降低环己酮的溶解度,有利于环己酮分层;分液漏斗.

点评 本题以环己酮制备为载体,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离子反应、关系式计算等,题目难度中等,关键根据实验流程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发生的离子反应,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已知A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单质.根据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B、C两物质的名称:B硅酸钠,C硅酸.
(2)写出D→B的化学方程式:SiO2+2NaOH═Na2SiO3+H2O.
(3)写出B→C的离子方程式:CO2+SiO32-+H2O═H2SiO3↓+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氨是重要的氮肥,合成原理为:N2(g)+3H2(g)高温、高压催化剂
2NH3(g)△H=-92.4kJ•mol-1.回答下列问题:
在500℃、20MPa时,将N2、H2置于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10min内以NH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mol/(L.min)
(2)在10~20min内,NH3浓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
A.使用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NH3物质的量
(3)第1次平衡:平衡常数K1=$\frac{(\frac{0.3mol}{2L})^{2}}{(\frac{0.25mol}{2L})(\frac{0.15mol}{2L})^{3}}$(带数据的表达式),第2次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45.5%;
(4)在反应进行至25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分离出0.1molNH3达第二次平衡时,新平衡的平衡常数K2等于K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解释或结论
A用洁净的Pt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K+
B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CO2、H2O与Na2O2反应是放热反应
C向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含有SO42-
D利用一束强光照射明矾溶液,产生光亮的“通路”,明矾一定发生了水解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强酸性溶液X中仅含有Ba2+、Al3+、NH4+、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的阳、阴离子分别是Fe3+、Cl-.若要用实验证明该阴离子是否存在,最可靠的化学方法是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存在Cl-,否则Cl-不存在.
(2)尽量用离子方程表达下列反应:
①中生成气体A:3Fe2++4H++NO3-=3Fe3++NO↑+2H2O.
②中生成溶液H:Al3++4OH-=AlO2-+2H2O.
②中产生的气体F遇氯气产生白烟:8NH3+3Cl2=6NH4Cl+N2
(3)若②中所用氢氧化钠浓度为2mol/L,当加入l0ml时开始产生沉淀,55ml时沉淀的量达到最大值0.03mol,继续滴加沉淀的量保持不变,随后再滴加沉淀部分溶解,到60ml时沉淀的量降为0.025mol且保持不变,则原溶液中c(Fe2+)为0.15mol/L、c(Fe3+)为0.1mol/L、c(H+)为0.4mol/L、c(Cl-)为0.4mol/L.(若有些离子不存在,请填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用 18mol/L 硫酸配制 100mL 1.0mol/L 的硫酸.若实验仪器有:
A.100mL 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   D.50mL 容量瓶  E.10mL 量筒
F.胶头滴管   G.50mL 烧杯  H.100mL 容量瓶
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EGCHF.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BCE(填写编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其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 2cm~3cm 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 2cm~3cm 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E.盖好瓶盖,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3)浓 H2SO4 稀释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对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偏高”、“偏低”或“不变”)
①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偏高.
②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不变.
③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纤维素的水解难于淀粉的水解
B.碘化钾溶液能使淀粉变蓝
C.多糖一般没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D.用淀粉制酒精仅发生了水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A~E是几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含碳量最高的烃是(填结构简式);
(2)能够发生加成反应的烃有CD(填结构简式);
(3)互为同系物的烃有CH4、CH3CH3、CH3CH2CH3(填结构简式);
(4)写出C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
(5)描述D与溴水混合并充分振荡、静置后的现象分层,上层呈现橙红色,下层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工业上以粗铜为原料采取如图1所示流程制备硝酸铜晶体:

①在步骤a中,还需要通入氧气和水,其目的是将NOx转化为硝酸,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②在操作Ⅰ之前,对滤液用HNO3调节pH值至1,其目的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由于铜离子水解:Cu2++2H2O?Cu(OH)2+2H+,加入HNO3能抑制硝酸铜水解.
③从滤液中制取硝酸铜晶体的操作Ⅰ的具体步骤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2)图2是某小组学生查阅资料后所绘出的硝酸铜晶体[Cu(NO32nH2O]的溶解度曲线(温度在300C左右对应不同的晶体),说法正确的是b、d

(a) A点时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 B点时两种晶体可以共存
(c)按上述流程最终得到的晶体一定是Cu(NO323H2O
(d) 若将C点时的溶液降温至30℃以下,可以析出Cu(NO326H2O晶体
(3)某燃料电池以熔融的K2CO3(其中不含O2-和HCO3-)为电解质,以丁烷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导电性能的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或13O2+26CO2+52e-=26CO32-用该燃料电池和如图3所示装置来电解饱和食盐水,若电解后得到200mL 3.25mol•L-1 NaOH溶液,则消耗C4H10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56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