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某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探究焦炭与二氧化硅反应的产物.
查阅资料:实验室可以用PdCl2溶液检验CO,二者发生反应会产生黑色金属钯,溶液变浑浊.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装置连接顺序(按气流从左至右)为B→D→A→C→E.
(2)加热前,向装置内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其目的是要用氮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避免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对实验产生干扰;D装置的作用是作安全瓶,防止倒吸使玻璃管炸裂.
(3)若A中出现浑浊,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PdCl2+CO+H2O=Pd+CO2+2HCl.
(4)C装置可用来检验CO2气体,可选用的试剂是B (填字母).
A.NaOH溶液    B.Ba(OH)2溶液       C.BaCl2溶液      D.品红溶液
(5)如果不用E装置,可能的后果是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6)经测定B装置中生成的CO与C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SiO2+3C$\frac{\underline{\;高温\;}}{\;}$2Si+2CO↑+CO2↑.

分析 (1)利用装置B发生碳和二氧化硅的反应,连接装置D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生成的气体通过装置A检验CO的存在,若出现浑浊说明生成一氧化碳,通过装置C中的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最后生育一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可以利用装置E收集;
(2)碳与二氧化硅反应要在高温下进行,而高温下碳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所以实验时要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根据装置图可知,D装置可以作安全瓶,防止倒吸;
(3)实验室可以用PdCl2溶液检验CO,二者发生反应会产生黑色金属钯,溶液变浑浊,产生黑色金属钯粉末,使溶液变浑浊,结合原子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
(4)检验CO2气体需要通入发生反应出现明显的反应现象,可以用氢氧化钡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
(5)如果不用E装置,生成的气体中含有的一氧化碳有毒;
(6)根据元素守恒,经测定B装置中生成的CO与C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根据元素守恒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1)利用装置B发生碳和二氧化硅的反应,连接装置D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生成的气体通过装置A检验CO的存在,若出现浑浊说明生成一氧化碳,通过装置C中的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最后生育一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可以利用装置E收集,上述装置连接顺序(按气流从左至右)为B→D→A→C→E,
故答案为:D→A→C;
(2)碳与二氧化硅反应要在高温下进行,而高温下碳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所以实验时要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所以实验时要通人足够长时间的N2,根据装置图可知,B装置可以作安全瓶,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要用氮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避免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对实验产生干扰;作安全瓶,防止倒吸使玻璃管炸裂;
(2)除去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生成的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发生爆炸;防止倒吸,使玻璃管炸裂;
(3)若A中出现浑浊,一氧化碳和氯化钯溶液二者发生反应会产生黑色金属钯,溶液变浑浊,产生黑色金属钯粉末,使溶液变浑浊,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盐酸,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dCl2+CO+H2O=Pd+CO2+2HCl,
故答案为:PdCl2+CO+H2O=Pd+CO2+2HCl;
(4)C装置可用来检验CO2气体,选项中,
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现象,故A不选;
B.Ba(OH)2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溶液出现浑浊,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故b选;
C.二氧化碳气体和BaCl2溶液不反应,故C不选;    
D.二氧化碳通入品红溶液无现象,故D不选;
故答案为:B;
(5)如果不用E装置,生成的气体中含有的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故答案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6)经测定B装置中生成的CO与C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结合原子守恒配平书写得到化学方程式为:2SiO2+3C$\frac{\underline{\;高温\;}}{\;}$2Si+2CO↑+CO2↑,
故答案为:2SiO2+3C$\frac{\underline{\;高温\;}}{\;}$2Si+2CO↑+CO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应产物的实验验证,主要是物质性质的理解应用,反应现象和产物的确定方法是解题关键,掌握基础和实验过程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室温下向10mL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D.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c(Na+)>c(OH-)>c(A-)>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常温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 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H)+c(CH3COO-)>2c(Na+
B.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C.点③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已知25℃时,0.10mol.L-1的CH3COOH的电离度为1.3%,pH=3.1.
(1)某温度下,测得1L 0.10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1.7×10-5.则向该溶液中再加入1.7×10-2mol CH3COONa可使溶液的pH约为4(溶液体积变化和H2O的电离均忽略不计).
(2)25℃时,在20ml 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以下问题:
①A点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H3COO-)>c(Ba2+)>c(OH-)>c(H+
②取20ml这种Ba(OH)2溶液加水稀释到200ml,
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10-12mol•L-1
③若C点PH=3,则C(CH3COOH)+C(H+)=0.05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25℃时,向50.00mL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5mol•L-1的NaOH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中和滴定过程,最宜用石蕊作指示剂
B.图中点①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点③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C.滴定过程中的某点,会有c(Na+)>c(CH3COO-)>c(H+)>c(OH-)的关系存在
D.图中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有酸溶液A,pH=a;碱溶液B,pH=b.为测定A、B混合后溶液导电性的变化以及探究A、B的相关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常温下,水的离子积Kw=1×10-14
(1)实验时,滴定管中应盛A(选A或B)溶液.
(2)若A为一元强酸,B为一元强碱,且a+b=14.该同学在烧杯中先加入其中一种溶液,闭合开关K,测得烧杯中灯泡的亮度为10(假设亮度由暗到亮表示为1、2、3、…10、11、12、…20).断开开关K,将滴定管中的溶液逐滴加入到烧杯中.当从滴定管滴入烧杯中的溶液体积和烧杯中盛有的溶液体积相等时,停止滴加溶液并闭合开关K,此时灯泡G的亮度约为5,原因是反应后烧杯中自由离子的浓度约为原溶液的一半.烧杯中得到的溶液pH=7.
(3)若A为强酸,B为强碱,且a+b=14.断开开关K,将滴定管中的溶液逐滴加入到烧杯中.当测得烧杯中溶液pH和“(2)”中最后得到的溶液pH相同时,停止滴加溶液.此时烧杯中的溶液中阳离子浓度大于阴离子浓度,原因可能是A为多元强酸.
(4)若A的化学式为HR,B的化学式为MOH,且a+b=14,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混合溶液中必定有一种离子能发生水解,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为R-+H2O?OH-+HR.此时烧杯中的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一定正确的是③⑤(填序号).
①c(MOH)>c(M+)>c(R-)>c(H+)>c(OH-)  ②c(HR)>c(M+)>c(R-)>c(OH-)>c(H+
③c(R-)>c(M+)>c(H+)>c(OH-)          ④c(M+)>c(R-)>c(OH-)>c(H+
⑤c(M+)+c(H+)=c(R-)+c(OH-)             ⑥c(MOH)=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浓硫酸不慎洒落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
B.可使蔗糖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C.常温下,浓H2SO4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H2SO4不反应
D.可使胆矾变白,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Na+、Ba2+、Cl-、I-、SO32-、SO42-等离子,对该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如表:
步骤操作现象
(1)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蓝
(2)另取少量溶液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上层无色,下层呈紫色
(3)取(2)上层溶液,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HNO3,过滤有白色沉淀产生
(4)向(3)的滤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可能含有 Cl-、SO32-、SO42-B.肯定没有 Ba2 +、Cl-、I-
C.不能确定 Na+、SO32-、SO42-D.肯定含有 Na+、I-、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25℃时,在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7时,水的电离受到抑制B.a>7时,水的电离受到抑制
C.a<7时,溶液的pH一定为aD.a>7时,溶液的pH一定为14-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