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g) | CO(g) | CH3OH(g) | |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出的能量/kJ | 436 | 1084 | a |
A. | 上图可表示合成甲醇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
B. | a的数值为2047 | |
C. | Q的数值为91 | |
D. | 其它条件相同,反应使用催化剂时释放出的能量大于无催化剂时释放出的能量 |
分析 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来分析吸热还是放热,并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依据化学反应焓变=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计算CH3OH中的键能,图中曲线表示降低了反应物的活化能,据此分析;
解答 解:A、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故A错误;
B、1mol CH3OH(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157kJ,所以CH3OH(l)=CH3OH(g)△H=+157kJ/mol,所以CO(g)+2H2(g)?CH3OH(g)△H=-91kJ/mol,即1084+436×2-a=91kJ,则a=1865,故B错误;
C、1mol CH3OH(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157kJ,所以CH3OH(l)=CH3OH(g)△H=+157kJ/mol,所以CO(g)+2H2(g)?CH3OH(g)△H=-91kJ/mol,故C正确;
D、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所以反应热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及书写,难度中等,看懂图象是解题关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①表示将SO2气体通入溴水中溶液PH值随SO2气体变化关系 | |
B. | 图②表示反应N2(g)+3H2($?_{催化剂}^{高温、高压}$g)2NH3(g)△H<0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 |
C. | 图③中阴、阳两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一定为1:1 | |
D. | 图④中的△H1<△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随着反应进行,左烧杯中盐溶液浓度上升,右烧杯中酸溶液浓度下降 | |
B. | 盐桥的作用是让电子通过,以构成闭合回路 | |
C. | 随着反应进行,右烧杯中溶液pH变小 | |
D. | 总反应为:2H++Zn═H2↑+Zn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当△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
B. |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 |
C. | H2S的燃烧热△H=-a kJ•mol-1,则表示H2S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S(g)+3O2(g)═2SO2(g)+2H2O(l)△H=-2a kJ•mol-1 | |
D. | 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化合物甲中的含氧官能团有 羰基和酯基 | |
B. | 化合物乙与NaOH水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丙 | |
C. | 化合物乙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 |
D. | 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化合物丙可发生消去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