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某中性溶液中:Fe3+、Na+、SO42-、Cl- | |
B. | 1.2mol•L-1的NaNO3溶液:Fe2+、H+、Cl-、SO42-、 | |
C. | 0.1 mol•L-1的NH4HCO3溶液:Na+、K+、NO3-、Cl- | |
D. | 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O3-、HCO3-、K+、Na+ |
分析 A.铁离子在pH为4.4左右沉淀完全;
B.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
解答 解:A.铁离子在pH为4.4左右沉淀完全,则中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Fe3+,故A不选;
B.Fe2+、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B不选;
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选;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酸碱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HCO3-,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目的 | 古代文献 | 说明 | |
A | 使用 | “…凡研消(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天工开物》 | KNO3能自燃 |
B | 性质 | 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本草经集注》 | 利用焰色反应 |
C | 鉴别 |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 | 溶解、蒸发、结晶 |
D | 提纯 | “(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山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餇诸药者”-《本草纲目》 | 利用KNO3的氧化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吸热反应只有在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 |
B. | H2SO4与Ca(OH)2溶液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 | |
C. | CH4的燃烧热为-890.31kJ•mol-1,它表示1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890.31kJ热量 | |
D. |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NO2(g)?N2O4 | B. | N2(g)+3H2(g)?2NH3(g) | C. | C(s)+O2(g)?2CO(g) | D. | H2(g)+I2(g)?2HI(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①表示在N2(g)+3H2(g)?2NH3(g)达到平衡后,减少NH3浓度时速率的变化 | |
B. | 图②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H2(g)+I2(g)?2HI(g)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平衡的过程 | |
C. | 图③说明HB是比HA更弱的酸 | |
D. | 图④中的y表示将冰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情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X | Y | Z | |
W | Q | M |
A. | 对应氢化物的沸点:Y>Q,Z>M | |
B. | XM4的比例模型为![]() | |
C. | W的氧化物能在常温下与Z、M的氢化物反应 | |
D. | Y、Z的单质能分别将Q、M从它们氢化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