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与化学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泥、陶瓷、水晶均属于硅酸盐产品
B.医用酒精和Fe(OH)3胶体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
C.氯水和食盐水消毒杀菌的原理相同
D.盐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气体 | a | b | c | d |
A | CO2 | 盐酸 | CaCO3 | 饱和Na2CO溶液 | 浓硫酸 |
B | Cl2 | 浓盐酸 | MnO2 | NaOH溶液 | 浓硫酸 |
C | NH3 | 饱和NH4Cl溶液 | 消石灰 | H2O | 固体NaOH |
D | NO | 稀硝酸 | 铜屑 | H2O | 浓硫酸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铜的冶炼方法较早的为人类掌握,人们用铜合金制造各种青铜器,古代的青铜器表面会有铜锈(碱式碳酸铜)生成,其成分可表示为:xCuCO3·yCu(OH)2·zH2O,实验室测定碱式碳酸铜成分的方法有多种。
(1)氢气还原法,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写出xCuCO3·yCu(OH) 2·zH2O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装置用下列仪器连接而成:
ⅰ、B装置的作用_________,装置中的一个明显缺陷,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ⅱ、称取24 g某碱式碳酸铜样品进行试验,经数据分析处理,反应得到12.8g残留物,4.4g二氧化碳和7.2 g水。该样品中的结晶水质量为__________g,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认为氢气还原法装置太复杂,提出简化的方法,认为可以只用C、D、E和改进后的装置直接加热碱式碳酸铜分解,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
B. 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 =2CO32-+C
D. 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c(Cl-)/c(ClO-)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 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Cl-)/c(ClO-)=11,则溶液中c(ClO-)/c(ClO3-)=1/2
B. 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2 mol
C. 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a mol≤ne≤a mol
D. 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装置,以探究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得到的气态物质。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试剂Y应为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在装置C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测得D中只有一种常温下为黄红色的气体(含氯氧化物),装置C中只有氯化钠和碳酸氢钠。若C中有0.1 mol Cl2参加反应,可推知C中反应生成的含氯氧化物为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该实验装置中明显存在不足之处,改进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惰性电极电解某溶液时,发现两极只有H2和O2生成。则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与电解前同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该溶液的PH可能增大; ②该溶液的PH可能减小; ③该溶液的PH可能不变;
④该溶液的浓度可能增大; ⑤该溶液的浓度可能不变; ⑥该溶液的浓度可能减小。
A.三种B.四种C.五种D.六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
①0.5 mol 氨气 ②4 g 氦气 ③4 ℃时9 mL水 ④0.2 mol H3PO4
A. ①④③② B. ④③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①④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