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某烃A 0.2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mol,
(1)烃A的分子式为C6H12
(2)若取一定量的烃A完全燃烧后,生成B、C各3mol,则有42g烃A参加了反应,燃烧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100.8L.
(3)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此烃A的结构简式为
(4)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烃A可能有的结构简式为(写一种)等.
(5)比烃A少2个碳原子的同系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甲基丙烷的烯烃的名称是2-甲基丙烯.

分析 (1)烃含有C、H两种元素,某烃A0.2mol在氧气的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mol,即生成CO2、H2O各1.2mol,则1mol烃中含有6molC,12molH原子,A分子式为C6H12
(2)根据燃烧方程式计算A的物质的量、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烃A的质量,根据V=nVm计算消耗氧气的体积;
(3)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说明有机物中不含C=C官能团,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应为环己烷;
(4)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生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
生成的烷烃结构式为,说明分子中含有1个C=C键,相邻两个碳原子都含有H原子为C=C双键位置,据此确定A的结构简式;
(5)比烃A少2个碳原子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4H8

解答 解:(1)烃含有C、H两种元素,某烃A0.2mol在氧气的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mol,即生成CO2、H2O各1.2mol,则1mol烃中含有6molC,12molH原子,分子式为C6H12
故答案为:C6H12
(2)C6H12完全燃烧,生成3molCO2和H2O,则:
C6H12+9O2$\frac{\underline{\;点燃\;}}{\;}$6CO2+6H2O
1mol    9mol       6mol     6mol
0.5mol  4.5mol    3mol     3mol
当生成3molCO2和H2O时,需要0.5molC6H12,m(C6H12)=0.5mol×84g/mol=42g,
需要氧气的体积为V(O2)=4.5mol×22.4L/mol=100.8L,
故答案为:42;100.8;
(3)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说明有机物中不含C=C官能团,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应为环己烷,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4)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生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
生成的烷烃结构式为,说明分子中含有1个C=C键,相邻两个碳原子都含有H原子为C=C双键位置,故A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等;
(5)比烃A少2个碳原子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4H8,结构简式为CH2=CHCH2CH3,CH3CH=CHCH3(顺反异构2种),CH2=C(CH32,所以有4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甲基丙烷的烯烃为CH2=C(CH32,名称是2-甲基丙烯,
故答案为:4;2-甲基丙烯.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确定、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书写等,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会根据烷烃结构确定烯烃,(5)中注意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硼和氮元素在化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硼原子核外电子有5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基态氮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预计于2017年发射的“嫦娥五号”探测器采用的长征5号运载火箭燃料为偏二甲肼[(CH32NNH2].(CH32NNH2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2)化合物H3BNH3是一种潜在的储氢材料,可利用化合物B3N3H6通过如下反应制得:3CH4+2B3N3H6+6H2O═3CO2+6H3BNH3
①H3BNH3分子中是否存在配位键是(填“是”或“否”),B、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O>C>B.
②与B3N3H6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C6H6(填一个即可),B3N3H6为非极性分子,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B3N3H6的结构式
(3)“嫦娥五号”探测器采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能量,在太阳能电池板材料中除单晶硅外,还有铜,铟,镓,硒等化学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①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②金属铜投入氨水或H2O2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但投入氨水与H2O2的混合溶液中,则铜片溶解,溶液呈深蓝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u+H2O2+4NH3•H2O=Cu(NH342++2OH-+4H2O.
③某种铜合金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胞中距离最近
的铜原子和氮原子间的距离为$\frac{{\sqrt{2}}}{2}$apm,则该晶体的密度
为$\frac{\frac{206}{{N}_{A}}}{(\sqrt{2}a×1{0}^{-10}){\;}^{3}}$(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探究氯碱工业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B.铜电极的反应式为:2H++2e-═H2
C.氢氧化钠在石墨电极附近产生,Na+向石墨电极迁移
D.用湿润KI淀粉试剂在铜电极附近检验气体,试纸变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的水浴加热5~6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C6H10O5n(淀粉)+nH2O$\stackrel{酸性}{→}$nC6H12O6(葡萄糖).
(2)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3)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
(4)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碘反应.
(5)下列结论合理的是abcd(填字母).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锂被誉为“金属味精”,以LiCoO2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工业上常以β-锂辉矿(主要成分为LiAlSi2O6,还含有FeO、MgO、CaO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金属锂.其中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部分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Fe(OH)3Al(OH)3Mg(OH)2
开始沉淀pH2.73.79.6
完全沉淀pH3.74.711
②Li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010205075100
Li2CO3的溶解度/g1.5391.4061.3291.1810.8660.72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氧化物形式表示LiAlSi2O6的组成:Li2O•Al2O3•4SiO2
(2)反应Ⅱ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除去反应Ⅰ中过量的H2SO4;控制pH,使Fe3+、Al3+完全沉淀.
(3)写出反应Ⅲ中生成沉淀A的离子方程式:Mg2++2OH-═Mg(OH)2↓、Ca2++CO32-═CaCO3↓.
(4)反应Ⅳ生成Li2CO3沉淀,写出在实验室中得到Li2CO3沉淀的操作名称过滤,洗涤所得Li2CO3沉淀要使用热水 (选填“热水”或“冷水”),你选择的理由是Li2CO3在较高温度下溶解度小,用热水洗涤可减少Li2CO3的损耗.
(5)电解熔融氯化锂生产锂时,阳极产生的氯气中会混有少量氧气,原因是:加热蒸干LiCl溶液时,LiCl有少量水解生成LiOH,受热分解生成Li2O,电解时产生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  (B)2FeCl3+Cu═2FeCl2+CuCl2
①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A:不能,B:能(填“能”与“不能”)
②根据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选择适宜的材料和试剂设计成一个原电池:负极材料是铜片,电解质溶液是FeCl3溶液;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Fe3++e-=Fe2+,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现用燃烧氧化法来测定有机物X 的分子式.己知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且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回答下列问题:

(l)b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氧气.a中所装试剂为MnO2,写出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取6.2gX进行实验,若D 装置增重5.4g,E装置增重8.8g,则X的分子式为C2H6O2.如果将CuO网去掉,E增加的质量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变化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
A.H2SO4→CuSO4B.MnO4-→Mn2+C.Fe→FeCl3D.NaNO3→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的含钠元素的物质A、B、C、D,存在如图1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为金属钠,则E为H2,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2)若A为过氧化钠,则E为O2,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3)A不论是Na还是Na2O2,依据转化关系判断物质D是NaHCO3
(4)向10ml某浓度的B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0.1mol/L盐酸,产生的气体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有图2示两种情况(不计CO2的溶解),则曲线B表明M中的溶质为Na2CO3、NaHCO3;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5mol/L;由曲线A、B可知,两次实验通入的CO2的体积比为3: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