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葡萄糖和福尔马林(含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都产生砖红色沉淀 | |
B. | 活性炭和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 |
C. | 在苯、CCl4中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溴水层的颜色均变浅或褪去 | |
D. | 金属钠遇水和乙醇,均能产生氢气 |
分析 A.葡萄糖和福尔马林(含甲醛)均含-CHO;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
C.苯、CCl4中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均发生萃取;
D.水和乙醇均含-OH.
解答 解:A.葡萄糖和福尔马林(含甲醛)均含-CHO,则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都产生砖红色沉淀,原理相同,故A不选;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则活性炭和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分别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原理不同,故B选;
C.苯、CCl4中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均发生萃取,溴水层的颜色均变浅或褪去,原理相同,故C不选;
D.水和乙醇均含-OH,均与Na反应生成氢气,原理相同,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及现象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SiO2和SO2 | B. | NaCl和HCl | C. | CO2和H2O | D. | CH4和K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半径:A<C<B | |
B. | 2.32g四氧化三铁与足量的B完全反应转移0.09mol电子 | |
C. | C的气态氢化物无毒 | |
D. | A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VIA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
B. | 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 | |
C. |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 |
D. | 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酸雨就是指pH<5.6的雨水 | |
B. |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 |
C. |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D. |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则该气体一定是S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① | ② | 预测②中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浓硫酸 | 浓盐酸 | 产生大量气体 | 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强 |
B | 浓硫酸 | 铜片 | 铜片溶解,产生气泡,底部产生灰白色粉末 | 浓硫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
C | 浓硫酸 | CuSO4•5H2O | 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发生物理变化 |
D | 浓硫酸 | 蔗糖 | 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海绵状,并有刺激性气体放出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