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已知下表所示数据:
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
乙醇-117.378.50.79
乙酸16.6117.91.05
乙酸乙酯-83.677.50.90
浓硫酸338.01.84
(Ⅰ)某学生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30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2:3:3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图1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加热装有混合液的大试管5~10min.
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混合液时,滴加药品的顺序是乙醇,浓硫酸、乙酸(乙醇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不可互换).
(2)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催化剂、脱水剂.
(3)导管不能插入到Na2CO3溶液中的原因是防止倒吸.
(4)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A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防止暴沸.
(5)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液体分层,上层有无色油状液体,下层液体红色变浅.
(Ⅱ)实验完成后,图2是对图1试管B中收集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请回答:
(6)操作1,操作2,操作3所对应的操作名称为分液、蒸馏、蒸馏.
(7)得到的物质W中的官能团名称为羟基.
(8)试剂C可以选用下列的A(填序号).
A.H2SO4         B.CO2        C.NaOH       D.NaCl.

分析 (Ⅰ)(1)从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和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分析,加入药品时,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2)乙酸与乙醇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
(3)根据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中各自的性质,以及加热不充分也能产生倒吸进行解答;
(4)乙酸、乙醇沸点低,液体加热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
(5)根据乙酸的酸性和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分析;
(Ⅱ)(6)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用蒸馏操作;
(7)得到的物质W为乙醇,根据乙醇的结构解答;
(8)Z中的乙酸钠与强酸反应生成乙酸;

解答 解:(1)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应将浓硫酸加入到乙醇中,防止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液体飞溅,另外,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加入药品的顺序为在一个30mL大试管中注入3mL乙醇,再分别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和3mL乙酸(乙酸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可互换),边加边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药品总用量不能超过10mL),
故答案为:乙醇,浓硫酸、乙酸(乙醇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不可互换);
(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故答案为:催化剂、脱水剂;
(3)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二者易溶于水而产生倒吸,加热不充分也能产生倒吸,导管不能插入到Na2CO3溶液中,防止倒吸回流现象的发生,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4)乙酸、乙醇沸点低,液体加热要加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
故答案为:防止暴沸;
(5)碳酸钠水解呈碱性,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密度比水小,有香味,所以克观察到液体分层,上层有无色油状液体,振荡时乙酸和碳酸钠反应而使溶液红色变浅,
故答案为:液体分层,上层有无色油状液体,下层液体红色变浅;
(6)分离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让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静置分层后取上层得乙酸乙酯,所以操作1为分液,Y为乙酸钠、碳酸钠和乙醇的混合溶液,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用蒸馏操作,所以操作2为蒸馏分离出乙醇,乙酸钠、碳酸钠加入强酸,操作3为蒸馏出乙酸,
故答案为:分液;蒸馏;蒸馏;
(7)Y为乙酸钠、碳酸钠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乙醇的沸点较低,因此W为乙醇,乙醇含有官能团羟基,
故答案为:羟基    
(8)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Z中的乙酸钠与硫酸反应方可生成乙酸,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涉及酯化反应的制备反应装置,反应条件,反应特征等分析判断、分离混合物的操作步骤和方法选择和实验评价的分析等方面,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和NaZ的溶液,其pH值依次为9、10、11,则HX、HY、HZ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HX、HZ、HYB.HY、HZ、HXC.HZ、HY、HXD.HX、HY、H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萘的结构为,若萘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分别被溴原子取代,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数目有(  )
A.5种B.7种C.8种D.10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Fe3+、Cl2和SO2的氧化性强弱(夹持仪器已略).
(1)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为
关闭a、b、K1、K3,打开K2,向B装置中加水,将T形导管下端插入水中,微热A装置,看到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恢复室温,T形导管下端形成一段水柱,说明A装置气密性良好.
(2)检查完装置的气密性,添加药品,向A装置的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在圆底烧瓶中加入固体KMnO4;向B装置中加入10mL FeCl2溶液;在C装置的分液漏斗中加入70%的硫酸,向圆底烧瓶中加入固体Na2SO3;棉花浸润NaOH溶液.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形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通入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其干扰实验.
(3)打开活塞a,逐滴加入浓盐酸,当B中溶液变为棕黄色时,停止滴加浓盐酸,夹紧K2,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分别取1mL溶液滴入硫氰化钾(填试剂名称)和铁氰化钾溶液可以证明其中含有Fe3+和Fe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0Cl-+16H+═2Mn2++5Cl2↑+8H2O.
(4)打开K3和活塞c,逐滴加入70%的硫酸,当B中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停止滴加70%的硫酸,夹紧K3,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并检验其中的离子.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Fe3++2H2O═2Fe2++SO42-+4H+
(5)结合实验现象判断Fe3+、Cl2、SO2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SO2<Fe3+<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是:B.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C.CO2的比例模型:D.HClO的结构式为:H-O-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常见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质量减轻,正极质量增加
B.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阴极,纯铜作阳极
C.常温下,pH=5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8
D.水的离子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目前工业上制备丙烯腈(CH2=CHC≡N)有乙炔法、丙烯氨氧化法等.
乙炔法:H-C=C-H+HCN$→_{80~90℃}^{CuCl-NH_{4}Cl-HCl}$CH2=CHCN
丙烯氨氧化法:CH2=CHCH3+NH3+$\frac{3}{2}$O2$\stackrel{催化剂}{→}$CH2=CHCN+3H2O
(1)Cu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或[Ar]3d9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不定项选择).
a.NH4+空间构型呈正四面体
b.CH2=CHCN分子中所有原子位于同一平面
c.C2H2、HCN分子中所有原子均位于同一直线
d.NH3极易溶于H2O,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NH3能与H2O分子间形成氢键
(3)与NH3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为H3O+(写化学式).
(4)丙烯腈分子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sp2;1mol丙烯腈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6mol.
(5)HCN的钾盐晶胞结构可如图所示,则该晶胞中与每个K+紧邻的K+数目为12(填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A、B、C、D、E(部分反应条件、产物被省略).其中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材料,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B和D式生活中两种常用的有机物;E是具有果香气味的烃的衍物.
(1)写出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CH2=CH2;有机物C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醛基.
(2)上述①~⑤转化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①⑤.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②2CH3CH2OH+O2$→_{△}^{Cu}$2CH3CHO+H2O;④CH3CH2OH+CH3CO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4)人在做过剧烈运动后,有一段时间腿和胳膊感到有酸胀或疼痛的感觉.原因之一是C6H12O6(葡萄糖$\stackrel{酶}{→}$2C3H6O3(乳酸).已知乳酸分子中含有B、D中相同的官能团,且有一个甲基,则乳酸的结构简式是CH3CH(OH)COOH.含1mol乳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可生成气体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乙烯通入溴水中B.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C.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D.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酯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