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最先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B.玻尔C.汤姆生D.卢瑟福

分析 最先发现电子、并确认电子是组成原子的成分之一的是汤姆孙.

解答 解: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故A错误.
B、玻尔提出了玻尔原子理论,故B错误;
C、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并确认电子是组成原子的成分,故C正确;
D、卢瑟福发现了质子,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史,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现将Fe(NO32溶液分别滴入到①H2SO4②HNO3③溴水 ④碘水等溶液中,其中能使Fe2+变成Fe3+的是(  )
A.①②③④B.只有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现有0.540kg质量分数为20%的CuCl2溶液.计算:
(1)溶液中CuCl2的物质的量;
(2)溶液中Cu2+和Cl-的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Al(OH)3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H2O+AlO2-+H+═Al(OH)3═Al3++3OH-,试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下列有关问题:
(1)向Al(OH)3沉淀中加入苛性钠溶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加入氢氧根消耗氢离子,使得氢离子浓度降低,平衡向生成偏铝酸根的方向移动,使得氢氧化铝溶解
(2)向Al(OH)3沉淀中加入盐酸,沉淀溶解,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是3H++Al(OH)3=3H2O+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下列三个化学反应中:
①N2+O2$\frac{\underline{\;放电\;}}{\;}$2NO;                     
②4AgNO3 $\frac{\underline{\;\;△\;\;}}{\;}$2Ag2O+4NO2↑+O2↑;
③2NH4Cl+Ba(OH)2$\frac{\underline{\;\;△\;\;}}{\;}$BaCl2+2NH3↑+2H2O
接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反应3Cl2+8NH3=6NH4Cl+N2中,发生氧化与还原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  )
A.2:3B.3:2C.3:8D.8: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B.不慎把浓硫酸洒在皮肤上,要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C.蒸馏实验时,在烧瓶内加几粒沸石以防止暴沸
D.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上要贴上如图的标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化学与环境、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与事实相符的是(  )
A.空气中的S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
B.将草木灰和硫铵混合施用,肥效更高
C.棉花、蚕丝和锦纶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一定条件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 X(s)+2Y(g)?2Z(g) 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Z,同时消耗2n mol Y   ②X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