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已知反应:
①2C(s)+O2(g)═2CO(g)△H=-221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
D.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

分析 A、依据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反应放出的热量分析判断;
B、反应热包含符号,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
C、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分析;
D、依据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反应放出的热量,反应①生成的氧化物是一氧化碳不是稳定氧化物,故热量不能计算燃烧热,故A错误;
B、2C(s)+O2(g)=2CO(g)△H=-221kJ/mol,反应热包含符号,反应的反应热为-221KJ/mol,故B错误;
C、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需吸收热量,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故C错误;
D、稀的强酸、强碱的中和热为△H=-57.3kJ/mol,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反应热、中和热的理解及有关计算等,难度不大,注意稀的强酸、强碱的中和热为△H=-57.3kJ/mol.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室温下pH=9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为10-9mol•L-1;把0.1mol•L-1的HCl与0.3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13.
(2)100mL3mol•L-1H2SO4溶液与足量的Zn反应,为使产生的H2速率减慢,但不影响H2的总量,可采取的措施是AC(填字母).
A.加CH3COOK固体      B.加NH4Cl固体    C.加Ba(NO32溶液      D.加氨水
(3)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原因是:CH3COO-+H2O?CH3COOH+OH-(用相关化学用语表示)
(4)有NH4Cl和NH3•H2O组成的混合液,若其pH=7,则该溶液中c(NH4+)=c(Cl-);若pH>7,则该溶液中c(NH4+)>c(Cl-).(填“>”“<”或“=”)
(5)0.1mol•L-1的NaHSO3溶液中,c(Na+)+c(H+)=c(OH-)+c(HSO3-)+2c(SO32-).(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等)提取Al2O3做冶炼铝的原料,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中含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处理后可用于钢材镀铝.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NaCl熔点为801℃;AlCl3在181℃升华)

(1)钢材镀铝后,抗腐蚀性能会大大增强,其原因是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铝膜能防止钢材腐蚀或致密的氧化铝膜将环境中的电解质溶液与内层金属隔离.
(2)将Cl2连续通入坩埚中的粗铝熔体,杂质随气泡上浮而除去.气泡的主要成分除Cl2外还含有H2、HCl、AlCl3,固态杂质粘附于气泡上,在熔体表面形成浮渣,浮渣中肯定存在NaCl.
(3)精炼前,需清除坩埚表面的氧化铁和石英砂,防止精炼时它们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新的杂质,则铝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Al2O3+2Fe.
(4)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2H2O+CO2=Al(OH)3↓+HCO3-
(5)镀铝电解池中,金属铝为阳极,熔融盐电镀液中铝元素主要以AlCl4-形式存在,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4Cl-=Al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写出下列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由苯乙烯制取 聚苯乙烯
(2)丙烯与溴化氢按照马氏规则发生加成反应CH2=CHCH3+HBr→CH3CHBrCH3
(3)甲苯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仅写一元取代)C6H5CH3+Cl2$\stackrel{光照}{→}$C6H5CH2Cl+HCl.
(4)甲苯发生硝化反应制得炸药TNT(注明反应条件)+3HNO3$→_{△}^{浓硫酸}$+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A、B、C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为p(B)>p(A)>p(C),则A、B、C分别是(  )
A.Ne、H2、O2B.O2、N2、H2C.NO、CO2、H2D.NH3、O2、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
A.22.4LCO2含有NA个CO2分子B.0.1NA个H2SO4分子的质量为9.8克
C.10gCaCO3含有NA个C原子D.2molCl2含有2NA个Cl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试剂可贮存在磨口试剂瓶的是(  )
A.NaCl溶液B.Na2SiO3溶液C.氢氟酸D.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甲、乙、丙、丁、戊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其中甲、乙均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甲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丙可能属于两性氧化物
B.若丙、丁混合产生白烟,且丙为18电子分子,则乙的水溶液可能具有漂白作用
C.若甲、丙、戊含有同一种元素,该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可能为甲<丙<戊
D.若甲为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的单质,且戊为碱,则丙只能为Na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易水解,可用做肥料、灭火剂、洗涤剂等.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制备氨基甲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H3(g)+CO2(g)?NH2COONH4(s)△H<0.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图1所示,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注:四氯化碳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1)如用图2装置制取氨气,你所选择的试剂是浓氨水与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等.
(2)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降低温度,促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物转化率(或降低温度,防止因反应放热造成产物分解).
(3)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过滤(填写操作名称).
(4)尾气处理装置如图3所示.双通玻璃管的作用:防止倒吸;浓硫酸的作用:吸收多余氨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使氨基甲酸铵水解.
(5)取因部分变质的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0.782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00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与碳酸氢铵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