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实验室用密度为1.25g•mL-1,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240mL 0.1mol•L-1的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5mol/L.
(2)配制240mL 0.1mol•L-1的盐酸应量取浓盐酸体积2.0mL,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250mL.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FED(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4)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用量筒量取浓盐酸倒入小烧杯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小烧杯中偏大.
②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读数偏大.
③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偏小.
④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偏小.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
①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重新配制.
②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溶液溅出重新配制.

分析 (1)依据C=$\frac{1000ρω%}{M}$计算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需要浓盐酸的体积;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故只能配制和其规格相对应的体积的溶液;
(3)依据用浓溶液配置稀溶液的一般操作步骤解答;
(4)根据c=$\frac{n}{V}$并结合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来进行误差分析;
(5)配制过程中的操作失误,能补救就补救,不能补救就需重新配制.

解答 解:(1)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frac{1000×1.25g/mL×36.5%}{36.5g/mol}$=12.5mol/L;
故答案为:12.5mol/L;
(2)要配置240ml的溶液,应选择250ml的容量瓶,设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V,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得V×12.5mol/L=250mL×0.1mol•L-1,解得V=2.0ml;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故只能配制和其规格相对应的体积的溶液,根据“大而近”的原则,故应选择25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2.0;250;
(3)浓溶液配置稀溶液的一般操作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故配制步骤为BCAFED;
故答案为:BCAFED;
(4)①用量筒量取浓盐酸倒入小烧杯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小烧杯中,会导致溶质偏多,则浓度偏高,故答案为:偏大;
②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取的浓盐酸的体积偏大,则配制出的溶液的浓度偏高,故答案为:偏大;
③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是正常的,继续加水至刻度线,则浓度偏小,故答案为:偏小;
④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溶液体积偏大,故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小;
(5)①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无法补救,故应重新配制,故答案为:重新配制;
②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溶液溅出,由于不知溅出的溶质的量,故无法补救,应重新配制,故答案为:重新配制.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计算和误差分析,属于基础型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H2O与CH2D2含有的质子数相同
B.室温下向1 L pH=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所得溶液中H+数目大于0.1NA
C.常温下1 L 0.5mol•L-1NH4Cl溶液与2L 0.25mol•L-1NH4Cl溶液所含NH4+的数目相同
D.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后,如果加入0.1mol Cu(OH)2能使溶液复原,则电路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等优点,一种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OH溶液作为电解溶液.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放电时,b极附近溶液pH减小
B.a极的反应式为N2H4+4OH--4e-═N2↑+4H2O
C.放电时,电子从b极经过负载流向a极
D.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a极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氮化镓是目前最热门的半导体材料,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已有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如图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成功地实现了以CO2和H2O合成CH4,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氮化镓电极为负极,写出铜电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式的CO2+8e-+8H+=CH4+2H2O;
(2)电池内部H+流动的方向为从左向右(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
(3)电路中每产生1mol电子,理论上可以生成标准状况下的O25.6L.
(4)为提高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工作效率,可向装置中加入少量的酸,最好选择硫酸(选填“盐酸”“硝酸”或“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1)请配平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uO+2NH3$\frac{\underline{\;\;△\;\;}}{\;}$3Cu+1N2+3H2O
(2)上述反应的氧化剂是CuO(填化学式),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NH3(填化学式);
(3)用双线桥标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CO+Fe2O3 $\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Y与W可以组成YW32-、Y2W42-
B.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化合物,一定属于α-氨基酸
C.若化合物Y2X4W2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该化合物一定是甲酸甲酯
D.混合物Y7X8、Y3 X8W3中X的质量分数约为8.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已知:物质A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4.A与其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中含有的官能团有醛基、碳碳双键;G的结构简式为
(2)一定条件下B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HCCH2CHO+4Ag(NH32OH$\stackrel{△}{→}$4Ag+NH4OOCCH2COONH4+6NH3+2H2O.
(3)C、D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还能生成环状化合物,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OCH2CH2CH2OH+HOOCCH2COOH$→_{△}^{浓硫酸}$+2H2O.
(4)A的同分异构体很多,写出与A中所含官能团不同,但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CH3CH2COOH、CH3COOCH3、HCOO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下列是部分短周期中第二、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原子半径(nm)0.1860.1600.1520.1430.1100.0990.0750.074
主要化合价+1+2+1+3+5、-3+7、-1+5、-3-2
回答下列问题:
(1)⑧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VIA族(周期、族);
(2)8个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填化学式);
(3)元素⑤、⑦、⑧分别形成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⑦的电子式为,稳定性最强的氢化物的结构式为H-O-H;
(4)写出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5)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①与⑥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已知:铅蓄电池总的化学方程式为:Pb+PbO2+2H2SO4$?_{放电}^{充电}$2H2O+2PbSO4;镍镉碱性充电电池在放电时,其正极反应为:2NiO(OH)+2H2O+2e-=2Ni(OH)2+2OH-
负极反应为:Cd+2OH--2e-=Cd(OH)2
铅蓄电池使用(放电)一段时间后,其内阻明显增大,电压却几乎不变,此时只有充电才能继续使用.镍镉碱性充电电池使用(放电)到后期,当电压明显下降时,其内阻却几乎不变,此时充电后也能继续使用.回答下列问题:
(1)铅蓄电池在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Pb-2e-+SO42-=PbSO4Pb+SO42--2e-=PbSO4,其在充电时阳极反应为PbSO4-2e-+2H2O=PbO2+4H++SO42-PbSO4+2H2O-2e-=PbO2+SO42-+4H+
(2)镍镉碱性充电电池在充电时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d(OH)2+2Ni(OH)2=Cd+2NiO(OH)+2H2OCd(OH)2+2Ni(OH)2=Cd+2NiO(OH)+2H2O;
(3)上述两种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一个内阻明显增大,而另一个内阻却几乎不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铅蓄电池中电解质H2SO4会不断被消耗,故电阻增大,而镍镉电池中碱不会被消耗,电阻不会增大铅蓄电池放电时离子浓度减小,而镍镉电池放电时离子浓度不变;
(4)如果铅蓄电池在放电时回路中有2mol电子转移时,消耗H2SO4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