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铜和稀硝酸的反应:Cu2++4H++2NO3-═Cu2++2NO2↑+2H2O
B.氯气与水反应:Fe3++Cu═Fe2++Cu2+
C.氯化铝溶液加入氨水:Al3++3OH-═Al(OH)3
D.实验室制氯气: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分析 A.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B.电荷不守恒;
C.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应保留化学式;
D.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

解答 解:A.铜和稀硝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3Cu2++8H++2NO3-═3Cu2++2NO↑+4H2O,故A错误;
B.氯气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2Fe3++Cu═2Fe2++Cu2+,故B错误;
C.氯化铝溶液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故C错误;
D.实验室制氯气,离子方程式: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本题注意水、氨水都为弱电解质,应写成化学式,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电荷守恒、质量守恒,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ABCD



目的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
互溶液体混合物
探究温度对化学
平衡的影响
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粒子,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①如果A、B、C、D均是10电子的粒子,请写出:A电子式:;D的结构式:H-O-H.
②如果A和C是18电子的粒子,B和D是10电子的粒子,请写出:A与B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H-═S2-+H2O. 根据上述离子方程式,可以判断C与B结合质子的能力大小是OH->S2-.(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表示).
(2)另一10电子物质,相同条件下对H2的相对密度为8,常温常压下,3.2g该物质与足量氧气充分燃烧后放出akJ热量,(a>0).写出该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2H2O(l)△H=-5akJ•mol-1
将3.2g该物质燃烧后的产物通入100mL3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Na+>HCO3->CO32->OH->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鉴别的是(  )
A.FeCl2   MgCl2    AlCl3B.AgNO3KNO3  Na2CO3
C.NH4Cl  (NH42SO4    K2SO4D.Na2CO3  NaHCO3K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反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
B.在该实验中,最终溶液仍为无色
C.在该实验中,Fe2+和Fe3+总量保持不变
D.H2O2值能的电子,不能失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B.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C.分液操作时,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从而得到纯净的NaNO3固体.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AgNO3,沉淀A:BaSO4
(2)上述实验流程中①②③步均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过滤(填操作名称)
(3)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
(4)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Na2CO3(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稀HNO3,之后若要获得固体NaNO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填操作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氨水的溶质分别是次氯酸、一水合氨
B.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C.物质溶于水时,不一定发生化学键的断裂
D.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碳和氮的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i(s)+4CO(g)$?_{180~200℃}^{50~80℃}$Ni(CO)4(g),△H<0;
利用该反应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达99.9%的高纯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字母编号).
A.增加Ni的量可提高CO的转化率,Ni的转化率降低
B.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右移,△H减小
C.反应达到平衡后,充入CO再次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降低
D.当4v[Ni(CO)4]=v(CO)时或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都可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2)CO与镍反应会造成含镍催化剂的中毒.为防止镍催化剂中毒,工业上常用SO2将CO氧化,二氧化硫转化为单质硫.
已知:CO(g)+$\frac{1}{2}$O2(g)═CO2(g)△H=-Q1 kJ•mol-1
S(s)+O2(g)═SO2(g)△H=-Q2 kJ•mol-1
则SO2(g)+2CO(g)═S(s)+2CO2(g)△H=-(2Q1-Q2) kJ•mol-1
(3)对于反应:2NO(g)+O2═2NO2(g),向某容器中充入10mol的NO和10mol的O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
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
②700℃时,在压强为P2时,假设容器为1L,则在该条件平衡常数的数值为$\frac{1}{144}$(最简分数形式);
(4)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2所示.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其电极反应式为NO2+NO3--e-=N2O5;若该燃料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共收集到20mol Y,则理论上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