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组装好装置后,若要检验A-E装置的气密性,其操作是:首先关闭弹簧夹2和分液漏斗活塞,打开弹簧夹1,在E中装入水后,然后微热A,观察到E中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或松开双手,E中导管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根据装置图可知,A中将浓氨水滴入到生石灰中,固体生石灰溶于浓氨水后,吸水,放出大量的热促使NH3挥发,同时溶液中存在平衡NH3+H2O?NH3•H2O?NH4++OH-,OH-浓度增加,平衡向生成NH3移动,据此答题;
(3)进入C中硬质试管的氨气应干燥,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氨气,干燥氨气用碱石灰;
(4)反应后的尾气中含有未反应的氨气,氨气在E溶液中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铵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亚硫酸钡;
装置C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说明有Cu生成,从E中逸出液面的气体可以直接排入空气,说明氨气被氧化为氮气,同时生成水;
(5)生成的红色物质可能为Cu2O、Cu或二者混合物,反应前固体质量为16g,反应后称重固体质量减少2.4g,剩余固体质量为16g-2.4g=13.6g,计算剩余固体中Cu、氧元素质量确定组成,进而计算n(Cu):n(O)确定组成;
(6)氯气有强氧化性,氧化氨气生成N2,产生白烟,说明生成固体,故还生成NH4Cl;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因氨气消耗氯气生成部分固体,导致内压减小,引起溶液倒吸.
解答 解:(1)组装好装置后,若要检验A-E装置的气密性,其操作是:首先关闭弹簧夹2和分液漏斗活塞,打开弹簧夹1,在E中装入水后,然后微热A,观察到E中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或松开双手,E中导管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关闭弹簧夹2和分液漏斗活塞,打开弹簧夹1,向E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末端;
(2)根据装置图可知,A中将浓氨水滴入到生石灰中,固体生石灰溶于浓氨水后,吸水,放出大量的热促使NH3挥发,溶液中OH-浓度增加,都促使NH3+H2O?NH3•H2O?NH4++OH-向生成NH3移动,加快氨气逸出,
故答案为:固体生石灰溶于浓氨水后,吸水,放出大量的热促使NH3挥发,溶液中OH-浓度增加,都促使NH3+H2O?NH3•H2O?NH4++OH-向生成NH3移动,加快氨气逸出;
(3)进入C中硬质试管的氨气应干燥,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氨气,干燥氨气用碱石灰,
故答案为:碱石灰;
(4)反应后的尾气中含有未反应的氨气,氨气在E溶液中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铵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故还有白色沉淀沉淀,所以现象为有气泡冒出并产生白色沉淀,装置C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说明有Cu生成,从E中逸出液面的气体可以直接排入空气,说明氨气被氧化为氮气,同时生成水,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frac{\underline{\;\;△\;\;}}{\;}$3Cu+N2↑+3H2O,
故答案为:有气泡冒出并产生白色沉淀;2NH3+3CuO$\frac{\underline{\;\;△\;\;}}{\;}$3Cu+N2↑+3H2O;
(5)16gCuO中含有Cu元素质量为16g×$\frac{64}{80}$=12.8g,含有氧元素质量为16g-12.8g=3.2g,反应后称重固体质量减少2.4g,剩余固体质量为16g-2.4g=13.6g,大于12.8g,故剩余固体含有Cu、O元素,故n(Cu)=$\frac{12.8g}{64g/mol}$=0.2mol,含有O元素的质量为13.6g-12.8g=0.8g,n(O)=$\frac{0.8g}{16g/mol}$=0.05mol,n(Cu):n(O)=0.2mol:0.05mol=4:1>2:1,故剩余固体为Cu2O、Cu,
故答案为:Cu2O、Cu;
(6)氯气有强氧化性,氧化氨气生成N2,产生白烟,说明生成固体,故还生成NH4Cl,反应方程式为:3Cl2+8NH3=N2+6NH4Cl.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因氨气消耗氯气生成部分固体,导致内压减小,引起溶液倒吸,
故答案为:3Cl2+8NH3=N2+6NH4Cl;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因氨气消耗氯气生成部分固体,导致内压减小,引起溶液倒吸.
点评 本题考查氨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对装置的理解、实验操作、化学计算等,难度中等,掌握物质的性质理解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三聚磷酸中P的化合价为+5 | |
B. | 三聚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5P3O10 | |
C. | 以磷酸钠为原料通过化合反应也能生成三聚磷酸钠 | |
D. | 多聚磷酸的结构可表示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的取值范围是0<a<$\frac{1}{15}$ | |
B. | 图中m的取值范围5.2~5.8 | |
C. | A、B两点横坐标的数值均随x变化而变化 | |
D. | 若B点横坐标数值为120,则a=0.0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0mL | B. | 72mL | C. | 80mL | D. | 128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硫酸盐都易溶于水 | |
B. | 检验红砖中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 |
C. | 分别还原a mol Fe2O3所需H2、Al、CO物质的量之比为3:2:3 | |
D. | 明矾含有结晶水,是混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钠在实验室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可推知锂也可保存在煤油中 | |
B. | FeCl2与Cl2反应生成FeCl3,可推知FeBr2也可与Br2反应生成FeBr3 | |
C. | 工业制Mg采用电解MgCl2的方法,可推知工业制Al也采用电解AlCl3的方法 | |
D. | CO2通入Ba(NO3)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可推知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序号 | 操作 | 现象 |
实验Ⅰ | 将2mL 1mol/L AgNO3 溶液加入到1mL 1mol/L FeSO4溶液中 |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 |
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 溶液 | 溶液变红 |
序号 | 操作 | 现象 |
实验Ⅲ | 将2mL 2mol/L Fe(NO3)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 | 银镜消失 |
实验Ⅳ | 将2mL1mol/L Fe2(SO4)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 | 银镜减少,未消失 |
实验Ⅴ | 将2mL 2mol/L FeCl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 | 银镜消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 n(NO) | n(H2O) |
温度T1 | 1.6 | 2.4 |
温度T2 | 1.2 | 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