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制备型实验题)
Na2S2O3?5H2O在化学定量分析中常用作基准物质,实验室制备原理为2Na2S+Na2CO3+4SO2$\frac{\underline{\;\;△\;\;}}{\;}$3Na2S2O3+CO2.现设计如下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2)C中所盛试剂可能是NaOH溶液;若要停止A中的化学反应,除取下酒精灯加热外,还可以采取的操作是将铜丝抽离液面停止反应.
(3)甲同学在加热A后,发现液面下的铜丝变黑.该同学对黑色生成物提出如下假设:
①可能是CuO;         ②可能是Cu2O;         ③可能是CuS
乙同学认为假设②一定不成立,依据是Cu2O是砖红色;该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进一步验证黑色物质的组成:
基于上述假设分析,黑色物质的组成为CuS(填化学式).
(4)实验室用Na2S2O3标准溶液测定废水中Ba2+的浓度,过程如下:(已知:2S2O32-+I2═S4O62-+2I-).
废水25.00mL$→_{过滤}^{足量K_{2}CrO_{4}溶液}$BaCrO4固体$→_{稀盐酸}^{过量HI}$I2、Cr3+、Ba2+、Cl-$\stackrel{Na_{2}S_{2}O_{3}溶液}{→}$终点   
①写出BaCrO4沉淀与过量HI、HCl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BaCrO4+16H++6I-═3I2+2Ba2++2Cr3++8H2O;
②若以淀粉为指示剂,则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③若N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030mol?L-1,消耗该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废水中Ba2+的浓度为0.0011mol•L-1

分析 (1)在加热条件下,Cu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
(2)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且有毒,不能直接排空,应该用碱性溶液吸收;还可以将Cu和浓硫酸分离;
(3)Cu2O为砖红色固体;根据图片知该黑色固体不溶于稀硫酸,不能是CuO;
(4)①BaCrO4和过量HI反应生成I2、Cr3+、Ba2+,该反应中Cr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3价、I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
②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
③根据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计算碘的物质的量,根据碘和钡离子之间的关系计算钡离子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 解:(1)在加热条件下,Cu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故答案为:Cu+2H2SO4$\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2)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且有毒,不能直接排空,应该用碱性溶液吸收,所以C可能是NaOH溶液;还可以将Cu和浓硫酸分离,即将铜丝抽离液面而停止反应,
故答案为:NaOH溶液;将铜丝抽离液面停止反应;
(3)Cu2O为砖红色,该固体为黑色,所以不可能是Cu2O;CuO属于碱性氧化物,能溶于稀硫酸,该黑色固体不溶于稀硫酸,所以不可能是CuO,只能是CuS,
故答案为:Cu2O是砖红色;CuS;
(4)①BaCrO4和过量HI反应生成I2、Cr3+、Ba2+,该反应中Cr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3价、I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转移电子数为6,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BaCrO4+16H++6I-═3I2+2Ba2++2Cr3++8H2O,故答案为:2BaCrO4+16H++6I-═3I2+2Ba2++2Cr3++8H2O;
②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如果滴入最后一滴,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故答案为:滴入最后一滴,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③根据2S2O32-+I2=S4O62-+2I-得n(I2)=$\frac{1}{2}$n(S2O32-)=$\frac{1}{2}$×[(27.60-0.10)×10-3]L×0.0030mol•L-1=4.125×10-2mol/L,根据2BaCrO4+6H++16I-═3I2+2Ba2++2Cr3++8H2O得n(Ba2+)=$\frac{2}{3}$n(I2)=$\frac{2}{3}$×$\frac{1}{2}$×0.04125=0.0275mmol,c(Ba2+)=0.0275mmol÷25.00mL=0.0011mol?L-1,故答案为:0.0011mol•L-1

点评 本题以硫及其化合物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程式的计算、探究物质组成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计算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难点是钡离子浓度计算,明确方程式中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1)△H=-571.6KJ/mol
CH4(g)+2O2(g)=2H2(l)+CO2(g)△H=-890.3kJ/mol
1g 氢气和1g 甲烷分别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最接近(  )
A.1:3.4B.1:1.7C.2.3:1D.4.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钢铁工业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①炼钢时,加入硅、锰和铝的目的是脱氧和调整钢的成分.
②不锈钢含有的Cr元素是在炼钢过程的氧吹后(填“前”或“后”)加入.
③炼铁和炼钢生产中,尾气均含有的主要污染物是CO.从环保和经济角度考虑,上述尾气经处理可用作燃料(或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H2O在通电条件下会发生分解生成H2和O2.现有水1H218O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
A.1:9B.1:36C.1:8D.8: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丁烯有两种顺反异构体:A中两个-CH2在双链同侧,称为顺式,B中两个-CH2在双键两侧,称为反式,如图所示:
根据此原理,苯丙烯的同分异构体中除有三种位置异构外还有一对顺反异构,写出其结构简式:
(1)三种位置异构:
(2)两种顺反异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根据下列微粒回答问题(填序号):
①${\;}_{1}^{1}$H  ②${\;}_{1}^{2}$H  ③${\;}_{1}^{3}$H  ④14C  ⑤14N  ⑥16O  ⑦35Cl2  ⑧37Cl2
(1)以上8种微粒共有6种核素,属于5种元素.
(2)互为同位素的是①②③.
(3)质量数相等的是④⑤,中子数相等的是④⑥.
(4)形成的水分子共有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硫代硫酸钠(Na2S2O3)在工业生产、医药制造业中被广泛应用,工业普遍使用Na2SO3与硫磺(S)共煮得到,装置如图1.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

Ⅰ.(1)步骤1:打开K1、关闭K2,向圆底烧瓶中加入足量甲并加热,则试剂甲为浓硫酸.
(2)步骤2:始终保持C中溶液呈碱性,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打开K2、关闭K1并停止加热.
①C中溶液须保持呈碱性,若呈酸性,则CO32-+2H+=H2O+CO2↑、S2O32-+2H+=H2O+SO2↑+S↓.(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装置B、D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污染.
(3)步骤3:将C中所得混合物分离提纯后得产品.
Ⅱ.(4)利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也能制备Na2S2O3.所需仪器如图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g,h→b,c→e,f→d.
(5)装置乙盛装的试剂是Na2CO3和Na2S的混合溶液.
(6)Na2S2O3还原性较强,工业上常用作除去溶液中残留的Cl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7)请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残留的Cl2被还原成了Cl-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Ba(NO3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再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后取滤液),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Cl2被还原为了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将大小相同、质量相等的镁条放入下列溶液中,反应速率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已知:醋酸的K a=1.8×10-5,亚硫酸的K a1=1.54×10-2.(  )
①2mol/L H2SO3                        ②2mol/L HAc
③2mol/L的HAc中加入少量的NaAc固体      ④2mol/L的盐酸.
A.①③②④B.④①②③C.④①③②D.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化学学习小组在研究CH4还原Fe2O3的实验中,发现生成的黑色粉末各组分均能被磁铁吸引.查阅资料得知:在温度不同、受热不均时会生成具有磁性的Fe3O4为进一步探究黑色粉末的组成及含量,他们进行如下实验.
(一)定性检验
(1)往黑色粉末中滴加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黑色粉末中一定有Fe,产生气泡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2)热还原法检验:按如图装置连接好仪器(图中夹持设备已略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添加药品.打开止水夹K通入氢气,持续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的酒精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B中试剂的名称是浓硫酸.
②若加热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白色粉末变蓝色,对黑色粉末的组成得出的结论是是(填“是或否”)含有Fe3O4
③综上所述:黑色粉末的组成为Fe和Fe3O4
(3)为进一步证明黑色粉末是否含Fe3O4.,某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加足量盐酸,充分振荡使黑色粉末完全溶解,滴入KSCN溶液,观察现象.请分析此方案是否可行,并解释原因.不可行,因Fe3O4溶于盐酸生成Fe3+与Fe反应生成Fe2+,溶液不变色.
(二)、沉淀法定量测定
为进一步分析该黑色粉中两组分的比例关系,按如下实验流程进行测定.

(4)操作II的名称是过滤、洗涤、转移固体.
(5)通过以上数据,计算黑色粉末中两组分的质量分别为Fe、0.56g,Fe3O4、2.3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