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各物质按所含原子数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
①0.3molNH3    
②标准状况下的22.4L氯气    
③9mLH2O(4℃)    
④0.2mol磷酸.
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C.②④③①D.①④②③

分析 根据n=$\frac{V}{{V}_{m}}$计算氯气物质的量,根据m=ρV计算水的质量,再根据n=$\frac{m}{M}$计算水的物质的量,结合分子式计算各物质含有原子总物质的量.

解答 解:①0.3molNH3 含有原子总物质的量为0.3mol×3=0.9mol;
②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frac{22.4L}{22.4L/mol}$=1mol,含有原子总物质的量为1mol×2=2mol;
③9mLH2O(4℃)的质量为9mL×1g/mL=9g,物质的量为$\frac{9g}{18g/mol}$=0.5mol,含有原子总物质的量为0.5mol×3=1.5mol;
④0.2mol磷酸含有原子总物质的量为0.2mol×8=1.6mol,
故所含原子数由大到小顺序排列为:②④③①,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化学式的理解,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Cu(OH)2与盐酸,Cu(OH)2与醋酸
B.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
C.NaHCO3溶液与NaHSO4溶液,NaHCO3溶液与盐酸
D.石灰石与稀硝酸反应,生石灰与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如图1所示),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沸点依次是78.4℃、118℃、77.1℃)

①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防止烧瓶中的液体暴沸;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②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BDE.
A.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B.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C.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D.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E.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率不再变化
③现拟分离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如图2.
试剂a是饱和Na2CO3溶液,分离方法①是分液;分离方法②是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氯气和氯乙烯都是非常重要的化工产品,年产量均在107 t左右.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和氯乙烯的工业生产都有多种不同方法.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室制取纯净的氯气,除了二氧化锰、浓盐酸和浓硫酸.还需要饱和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填写试剂或溶液名称).
(2)实验室用2.00mol/L盐酸和漂粉精(成分为Ca(ClO)2、CaCl2)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钙和水,若产生2.24L(标准状况)氯气,发生反应的盐酸100mL.
(3)实验室通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氯气中是否含有空气.用试管收集氯气,收集满后将试管倒立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试管内有无残留气体
(4)工业上用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的反应如下:
CaO+3C$\stackrel{2200℃-2300℃}{→}$CaC2+CO;CaC2+2H2O→HC≡CH↑+Ca(OH)2;HC≡CH+HCl$→_{140℃-200℃}^{HgCl_{2}}$CH2=CHCl
电石-乙炔法的优点是流程简单,产品纯度高,而且不依赖于石油资源.电石-乙炔法的缺点是:高耗能 会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工业上用菱锰矿(MnCO3)[含FeCO3、SiO2、Cu2(OH)2CO3等杂质]为原料制取二氧化锰,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Mn(OH)2Fe(OH)2Fe(OH)3Cu(OH)2
开始沉淀时8.36.32.74.7
完全沉淀时9.88.33.76.7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
回答下列问题:
(1)含杂质的菱锰矿使用前需将其粉碎,主要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盐酸溶解MnCO3的化学方程式是MnCO3+2HCl=MnCl2+CO2↑+H2O.
(2)向溶液1中加入双氧水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H2O2+4H2O=2Fe(OH)3↓+4H+
(3)滤液2中加入稍过量的难溶电解质MnS,以除去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S+Cu2+=Mn2++CuS.
(4)将MnCl2转化为MnO2的一种方法是氧化法.其具体做法是用酸化的NaClO3溶液将MnCl2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ClO3-+□4H2O=□Cl2↑+□5MnO2+□8H+
(5)将MnCl2转化为MnO2的另一种方法是电解法.
①生成MnO2的电极反应式是Mn2+-2e-+2H2O=MnO2+4H+
②若直接电解MnCl2溶液,生成MnO2的同时会产生少量Cl2.检验Cl2的操作是将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置于阳极附近,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Cl2生成.
③若在上述Mn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n(NO32粉末,则无Cl2产生.其原因是其它条件不变下,增大Mn2+浓度[或增大c(Mn2+)/c(Cl-)],有利于Mn2+放电(不利于Cl-放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Ⅰ.已知:A为含金属离子的淡黄色固体化合物,E、X为空气中常见气体,A、B、C、D含有相同的金属离子,其转化关系如图1(部分产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X的电子式
(2)将一定量的气体X通入B的溶液中,向所得溶液中边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振荡至过量,产生的气体与盐酸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2(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
请回答:b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Na2CO3、NaHCO3和NaCl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正确是(  )
①凡是电解质其内部就存在阴阳离子
②强电解质的稀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
③AlCl3熔融时不导电,但AlCl3是电解质;氨水能导电,但氨气是非电解质
④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⑤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电解质
⑥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A.①②B.②③⑤C.②⑤D.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胶体分散系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A.分散质粒子大小B.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C.是否稳定D.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有关C2H6、C2H4、C2H2之叙述正确的是(  )
A.C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分别为sp、sp2、sp3
B.π键总数:C2H6>C2H4>C2H2
C.σ键总数:C2H6>C2H4>C2H2
D.碳碳键间的键能:C2H6>C2H4>C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