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关于甲图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溶液不再分层,且保持无色透明
B.实验Ⅱ:铁片最终完全溶解,且高锰酸钾溶液变无色
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Ⅳ:当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让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现象
(2)硫酸铜在涂料工业、印染工业、农业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①实验室配制480ml 0.1mol/L的CuSO4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______g,
②某同学想要在实验室中制备硫酸铜,查询资料得知:铜屑放入稀硫酸中不溶解,若在稀硫酸中加入H2O2,铜屑可逐渐溶解.为验证该实验,实验小组设计实验装置如图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将H2O2和稀硫酸加入烧瓶中的顺序颠倒,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解:(1)A、装置图中苯难溶于水和水分层,苯层棕红色;故A错误;
B、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阻止反应进行,铁片不能溶解,高锰酸钾溶液不变色,故B错误;
C、铜和稀硝酸发生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在广口瓶中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故C错误;
D、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到红褐色后制的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光线通过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①配制溶液的体积为480ml,而容量瓶的规格没有480ml,只能选用500ml容量瓶,CuSO4的物质的量n=cV=0.5L×0.1mol?L-1=0.05mol,CuSO4?5H2O的物质的量等于CuSO4的物质的量,所以CuSO4?5H2O的质量0.05mol×250g/mol=12.5g,故答案为:12.5;
②因为双氧水在酸性溶液中先把铜氧化成氧化铜,当然这是一个微弱的反应,形成一个平衡,但是形成的氧化铜马上就会被稀硫酸溶解,平衡被打破,反应朝正方向进行,故而逐渐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2H2O;故答案为:Cu+H2O2+H2SO4=CuSO4+2H2O;
若将H2O2和稀硫酸加入烧瓶中的顺序颠倒,实验得到的结论是:铜屑放入H2O2中不发生反应,若在H2O2中加入稀硫酸,铜屑可逐渐溶解;
故答案为:铜屑放入H2O2中不发生反应,若在H2O2中加入稀硫酸,铜屑可逐渐溶解;
分析:(1)A、装置图中苯难溶于水和水分层;
B、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
C、铜和稀硝酸发生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在广口瓶中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D、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到红褐色后制的氢氧化铁胶体;
(2)①根据n=cv计算溶质CuSO4的物质的量,利用CuSO4?5H2O的物质的量等于CuSO4的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CuSO4?5H2O的质量;
②双氧水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的多,可以将铜氧化,氧化后的铜和稀硫酸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制取原理,装置分析,实验方法的设计判断,注意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如图1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

(1)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C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2)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c(CH3OH).c(H2O)
c(CO2).c3(H2)
c(CH3OH).c(H2O)
c(CO2).c3(H2)

(3)温度降低,平衡常数K
增大
增大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问变化如图2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0.225
0.225
 mol?L-1?min-1
(5)下列措施中能使(4)中n(CH3OH)/n(CO2)增大的有
CD
CD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E.充入He(g),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6)生成的甲醇可设计为燃料电池,如图3现有甲装置为原电池,乙装置为电解池.
①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CH3OH-6e-+8OH-=CO32-+6H2O
CH3OH-6e-+8OH-=CO32-+6H2O

②若甲中有0.1mol CH3OH参加反应,则乙装置中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共为
7.84
7.84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实验室制备氨气并进行氨气性质实验的装置.请完成:
精英家教网
(1)实验室用图甲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3)图乙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制备氨气并进行性质实验时的改进装置.把浓氨水滴入试管里,立即可观察到试管内发生剧烈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
将图乙中收满NH3的圆底烧瓶取下,改装成图丙所示的装置,胶头滴管内先已吸入2mL水,此时小气球系在玻璃管上呈自然松弛状态;将滴管内的水慢慢滴入烧瓶中,轻轻晃动烧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便可以验证NH3的某项性质.
①下面是某同学关于该化学小组能用图乙制取NH3的原因分析,符合科学性原理的是
 
(填序号)
A.在NH3?H2O中有平衡:NH3+H2O?NH3?H2O?NH4++OH-,NaOH使平衡向左移动
B.在NH3?H2O中有平衡:NH3+H2O?NH3?H2O?NH4++OH-,NH4Cl使平衡向左移动
C.NaOH溶于水时放热,使体系的温度升高,NH3的溶解度减小,会有部分NH3放出.
D.NH4Cl会分解释放出NH3
②图乙中的NH4Cl与NaOH固体混合物能否用CaO固体代替
 
(填“能”或“不能”);
③如何判断图乙中烧瓶已收满NH3
 

④图丙中随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NH3
 
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5分)镁、铝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金属,课堂上老师演示了系列关于镁、铝性质的实验,某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归纳整理,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1) “位置和结构”

①铝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镁原子电子式                        

(2) “基本性质”

②下列关于镁、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

A.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物中只有离子键

B.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备金属铝

C.Al和MgO按照适当比列混合可做“铝热剂”,发生“铝热反应”

D.铝片放入冷的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未发生化学反应

(3)设计实验验证“金属性:Mg > Al”

实验一:截取一段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经过一定预处理”的镁片和铝片,放入试管中,同时加入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盐酸,观察某种实验现象,得到结论“金属性:Mg> Al”

③镁片和铝“经过一定预处理”,下列实验操作达到“预处理”效果的是       

A.用砂纸打磨镁片和铝片

B.用盐酸浸泡镁片和铝片片刻

C.用烧碱溶液浸泡镁片和铝片片刻

④ 通过观察某种实验现象得到结论,该实验现象是                            

 

实验二:如右图,甲乙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1mol/L MgCl2和AlCl3溶液,用胶滴管逐滴滴加5mol/L NaOH溶液至过量。

⑤该“对照实验”甲、乙试管中分别出现实验现象能得出“金属性:Mg> Al”

甲试管现象                          

乙试管离子方程式                           

实验三:利用原电池原理也可得出“金属性:Mg> Al”,

⑥请在右框中画出一个原电池装置图,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判定金属性:Mg>Al

可用材料:镁片、铝片、导线,其它试剂和材料、仪器可自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年广州市执信中学等四校联考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实验题

(15分)镁、铝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金属,课堂上老师演示了系列关于镁、铝性质的实验,某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归纳整理,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1) “位置和结构”
①铝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镁原子电子式                        
(2) “基本性质”
②下列关于镁、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
A.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物中只有离子键
B.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备金属铝
C.Al和MgO按照适当比列混合可做“铝热剂”,发生“铝热反应”
D.铝片放入冷的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未发生化学反应
(3)设计实验验证“金属性:Mg > Al”
实验一:截取一段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经过一定预处理”的镁片和铝片,放入试管中,同时加入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盐酸,观察某种实验现象,得到结论“金属性:Mg > Al”
③镁片和铝“经过一定预处理”,下列实验操作达到“预处理”效果的是       
A.用砂纸打磨镁片和铝片
B.用盐酸浸泡镁片和铝片片刻
C.用烧碱溶液浸泡镁片和铝片片刻
④通过观察某种实验现象得到结论,该实验现象是                            
实验二:如右图,甲乙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1mol/L MgCl2和AlCl3溶液,用胶滴管逐滴滴加5mol/L NaOH溶液至过量。

⑤该“对照实验”甲、乙试管中分别出现实验现象能得出“金属性:Mg > Al”
甲试管现象                          
乙试管离子方程式                           
实验三:利用原电池原理也可得出“金属性:Mg > Al”,
⑥请在右框中画出一个原电池装置图,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判定金属性:Mg >Al
可用材料:镁片、铝片、导线,其它试剂和材料、仪器可自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年广州市等四校联考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实验题

(15分)镁、铝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金属,课堂上老师演示了系列关于镁、铝性质的实验,某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归纳整理,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1) “位置和结构”

①铝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镁原子电子式                        

(2) “基本性质”

②下列关于镁、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

A.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物中只有离子键

B.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备金属铝

C.Al和MgO按照适当比列混合可做“铝热剂”,发生“铝热反应”

D.铝片放入冷的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未发生化学反应

(3)设计实验验证“金属性:Mg > Al”

实验一:截取一段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经过一定预处理”的镁片和铝片,放入试管中,同时加入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盐酸,观察某种实验现象,得到结论“金属性:Mg > Al”

③镁片和铝“经过一定预处理”,下列实验操作达到“预处理”效果的是       

A.用砂纸打磨镁片和铝片

B.用盐酸浸泡镁片和铝片片刻

C.用烧碱溶液浸泡镁片和铝片片刻

④ 通过观察某种实验现象得到结论,该实验现象是                             

 

实验二:如右图,甲乙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1mol/L MgCl2和AlCl3溶液,用胶滴管逐滴滴加5mol/L NaOH溶液至过量。

⑤该“对照实验”甲、乙试管中分别出现实验现象能得出“金属性:Mg > Al”

甲试管现象                          

乙试管离子方程式                           

实验三:利用原电池原理也可得出“金属性:Mg > Al”,

⑥请在右框中画出一个原电池装置图,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判定金属性:Mg >Al

可用材料:镁片、铝片、导线,其它试剂和材料、仪器可自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