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乙炔制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减慢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反应
B.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C.为了除去杂质气体,可用硫酸铜溶液
D.反应中需加碎瓷片作沸石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4分) 三颈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是三颈瓶在部分无机实验或有机实验中的一些应用。
Ⅰ.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往三颈瓶内的浓氨水中不断通入空气,将红热的铂丝插入瓶中并接近液面。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铂丝始终保持红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含有
B.反应后溶液中C()增大
C.实验过程中有化合反应发生
D.实验过程中的电离程度不可能发生变化
Ⅱ.有学生用五氧化二磷作为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催化剂,进行相关实验。按如表所示的量和反应条件在三颈瓶中加入一定量,再注入95%的乙醇,并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 | 95%乙醇量/mL | 加热方式 | |
实验1 | 2 | 4 | 酒精灯 |
实验2 | 2 | 4 | 水浴70 |
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 实验现象 | ||
三颈瓶 | 收集瓶 | 试管 | |
实验1 | 酒精加入时,立刻产生白雾,当用酒精灯加热时,有气泡产生,并逐渐沸腾,生成黏稠状液体 | 有无色液体 | 溶液褪色 |
实验2 | 酒精加入时,立刻产生白雾,当用水浴加热时,不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反应瓶内生成黏稠状液体 | 有无色液体 | 溶液不褪色 |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实验室用乙醇制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
(2)上图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 ,进水口为 (填“a”或“b”),浓硫酸的作用是 。
(3)实验1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
(4)实验2中,水浴加热所需仪器有 (加热、夹持仪器,石棉网除外)。
(5)三颈瓶、收集瓶中的液体经检验为磷酸三乙酯,写出三颈瓶中生成磷酸的化学方程式: 。
(6)根据实验1、2可以推断:
①以作为催化剂获得乙烯的反应条件是 。
②与95%乙醇在水浴70℃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的有机反应的类型是 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高三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温下,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Al3+、Na+、SO42 -、Cl-
B.c(SO32-)=0.1 mol·L-1的溶液:K+、MnO4- 、SO42 -、H+
C.c(H+)/c(OH-)=1×10-12的溶液:K+、AlO2- 、CO32 -、Na+
D.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Na+、NH4+ 、Cl-、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气体不能用浓H2SO4干燥的是
A.CO2 B.NH3 C.SO2 D.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下图中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请填空:
(1)图中,A管的作用是 。
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乙炔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乙炔发生了 反应。
(3)乙炔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乙炔发生了 反应。
(4)为了安全,点燃乙炔前应 ,乙炔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右图的卤代烃中,有关化学键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该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不一定是①
B.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一定是①和③
C.当该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一定是①
D.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一定是①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甘肃省张掖市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需经过NaOH溶液配制、基准物质H2C2O4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图甲所示操作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
B.用图乙所示装置准确称得0.1575gH2C2O42H2O固体
C.用图丙所示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D.用图丁所示装置以NaOH待测液滴定H2C2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山西省原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SiO2 ②Al(OH)3 ③NaHCO3 ④Al2O3 ⑤Na2CO3
A.全部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