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B.图1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C.图2装置中铜片是负极,锌片表面有气泡出现
D.图2装置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分析 A.酸碱中和反应时体系温度升高;
B.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C.锌比铜活泼,锌为负极;
D.图2为原电池.

解答 解:A.酸碱中和反应时体系温度升高,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
B.图示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锌比铜活泼,锌为负极,铜为正极,铜极上析出氢气,故C错误;
D.图2为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双基的考查,注意把握常见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以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某一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mol 的CO和0.2mol的H2O(g),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高温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反应放出热量.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1)根据图中数据,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H2O(g)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03mol/(L.min);反应平衡时c(H2)=0.03mol/L.
(2)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75%,由题意可知,在该条件下0.2mol CO2 (g)和0.2H2 mol具有的总能量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2mol H2O(g)和0.2molCO具有的总能量
(3)为进一步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可以是增大浓度、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任写一种)(填一种即可)
(4)在此条件下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AC(填序号).
A.CO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和CO2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CO、H2O容器内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 Cu 与浓 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实验选用细铜丝、98.3%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l4(SO2难溶于CCl4)、NaOH 溶液等药品.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应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装置连接好后,在最后一个广口瓶中加水,浸没长导管,用酒精灯微热烧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管口部形成一段水柱,表明整套装置不漏气.
(2)D、E 两容器中 CCl4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3)加热过程中,观察到 A 容器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随着反应的进行,三颈烧瓶下有白色沉淀生成,你认为该沉淀物是CuSO4,(填化学式)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4)对 A 容器中的浓 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 C 容器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 SO2具有的性质是漂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如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金属质量金属状态c(H2SO4)/mol•L-1V(H2SO4)/mL溶液温度/℃金属消失的时间/s
反应前反应后
10.100.5502034500
20.10粉末0.550203550
30.100.7502036250
40.100.8502035200
50.10粉末0.850203625
60.101.0502035125
70.101.050355050
80.101.1502034100
90.101.15030444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1和2(填实验序号);
(2)实验1、3、4、6、8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2和5(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反应温度,其实验序号是6和7,8和9.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反应物硫酸过量,金属用量相同,放出的热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取20.00mL 0.50mol•L-1NaOH溶液,恰好将未知浓度的H2SO4溶液20.00mL滴定至终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不需要指示剂
B.用量筒量取上述硫酸的体积
C.H2SO4的浓度为1.00 mol•L-1
D.参加反应的H+和OH-的物质的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正向是吸热反应,则其逆向必是放热反应
B.1 mol A(强酸)与1 mol B(强碱)发生中和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C.二次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2mol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当反应进行了10s时,测得SO3的物质的量为0.8mol,求:
(1)10s内SO2、O2的化学反应速率;
(2)SO2的转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H+(aq)+OH-(aq)=H2O(l)△H=-57.3kJ•mol-1可知,若将含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C.由C(石墨)=C(金刚石)△H=+1.90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l)△H=-285.8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与化学实验安全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CaCO3固体与稀盐酸制取CO2,多倒出的CaCO3固体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
B.H2还原灼热的氧化铜时,点燃酒精灯前必须先检验H2的纯度
C.含硫酸铜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