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5g甲基所含有的电子数是NA
B.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NA
C.17g羟基所含有的电子数是10NA
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中含Cl原子数目等于0.4NA

分析 A.1个甲基含有9个电子;
B.求出乙烯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乙烯中含6mol共用电子对来分析;
C.1个羟基含有9个电子;
D.气体摩尔体积使用对象为气体.

解答 解:A.1.5g甲基物质的量为0.1mol,所含有的电子数是0.9NA,故A错误;
B.乙烯的物质的量n=$\frac{m}{M}$=$\frac{28g}{28g/mol}$=1mol,而1mol乙烯中含6mol共用电子对,故B正确;
C.17g羟基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有的电子数是9NA,故C错误;
D.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明确气体摩尔体积使用条件和对象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现有A、B、C、D、E五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各种离子不重复).
阳离子H+、Na+、A13+、Ag+、Ba2+
阴离子OH-、Cl-、CO32-、NO3、SO42-
已知:①A、B两溶液呈碱性;C、D、E溶液呈酸性;
②A溶液与E溶液反应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A溶液与C溶液反应只有气体产生;
③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C只能与D反应产生沉淀;
④上述沉淀包括难溶物和微溶物
(1)将C溶液逐滴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A溶液中,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Cl-)>c(HCO3-)>c(OH-)>c(H+)>c(CO32-).
(2)写出E溶液与过量的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3++3SO42-+3Ba2++8OH-=2AlO2-+3BaSO4↓+4H2O.
(3)已知:NaOH(aq)+HNO3(aq)═NaNO3(aq)+H2O(l);△H=-a kJ•mol-1.请写出B与C的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OH-(aq)+H+(aq)=H2O(1)△H=-akJ/mol.
(4)在100 mL 0.1 mol•L-1E溶液中,逐滴加入35 mL 2 mol•L-1NaOH溶液,最终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是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
A.NaH+H2O═NaOH+H2B.2Na2O2+2H2O═4NaOH+O2
C.CaO+H2O═Ca(OH)2D.2F2+2H2O═4HF+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
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
C.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但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
D.氯水中加入红色鲜花,红花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表示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1P4+60CuSO4+96H2O--20Cu3P+60H2SO4+24H3PO4
反应中若有1mol H3PO4生成,则消耗的氧化剂及其物质的量分别为消耗的氧化剂硫酸铜物质的量为2.5mol,消耗氧化剂P4的物质的量为$\frac{5}{24}$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苯甲酸及其钠盐可用作乳胶、牙膏、果酱及其它食品的防腐剂,也可用作染色和印色的媒染剂.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高锰酸钾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酸,制备原理如图1和实验主要装置如图2:

已知:①甲苯为无色澄清液体,微溶于水,沸点110.6℃.
②苯甲酸的熔点为122.4℃.
③苯甲酸在25℃和95℃时的溶解度分别为0.17g和6.8g.
实验流程:
(Ⅰ)往三颈烧瓶中加入2.7mL(2.3g)甲苯和125mL水,然后分批次加入8.5g稍过量的KMnO4固体,控制反应温度约在100℃,回流反应4小时.
(Ⅱ)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洗涤滤渣,合并滤液与洗涤液,冷却后加入浓盐酸,经操作B得白色较干燥粗产品.
(Ⅲ)纯度测定:称取1.22g白色样品,配成100mL苯甲酸溶液,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1KOH标准溶液滴定,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的体积如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体积(mL)24.0024.1022.40 23.90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球形)冷凝管;
(2)判断甲苯被氧化完全的实验现象是甲苯层消失,回流液不再有明显的油珠;
(3)洗涤时,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B
A、冷水      B、热水      C、乙醇        D、乙醇-水混合物
(4)根据实验流程(Ⅱ),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操作B的名称过滤;
②如果滤液呈紫色,要先加亚硫酸氢钾,然后再加入浓盐酸酸化,加亚硫酸氢钾的目的是将过量的KMnO4反应掉,防止其与浓盐酸反应;
(5)实验所得的苯甲酸在结晶过程中常裹携KCl析出,除去产品中KCl的实验方法的名称是重结晶;(已知KCl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地增加)
(6)样品中苯甲酸纯度为96.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有人设想合成具有以下结构的烃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Ⅳ不可能合成得到B.Ⅱ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C.Ⅲ(立方烷)的六氯代物共有3种D.Ⅰ、Ⅱ、Ⅲ的实验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磷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B.在18g18O2中含有NA18O原子
C.0.10mol Fe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0 NA
D.将0.1mol硅酸钠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含有0.2NA个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学生中和滴定实验的过程中如下:(a)取一支碱式滴定管;(b)用蒸馏水洗净;(c)即加入标准的NaOH溶液;(d)记录液面刻度读数;(e)用酸式滴定管精确放出一定量待测酸液;(f)置于未经待测酸液润洗的洁净锥形瓶中;(g)加入适量蒸馏水;(h)加入酚酞试液2滴;(i)滴定时,边滴边摇荡;(j)边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k)当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时,即停止滴定;(l)记录液面刻度读数;(m)根据滴定管内的两次读数得出NaOH溶液体积为22mL.
上述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共几处(  )
A.2B.3C.4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