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以下五种离子:NO3-、SO42-、Fe3+、H+、M,其物质的量之比为n(NO3-):n(SO42-):n(Fe3+):n(H+):n(M)=2:3:1:3:1,则M可能为(  )
A.K+B.Ba2+C.Zn2+D.Mg2+

分析 某溶液中含有NO3-、SO42-、Fe3+、H+、M,溶液不显电性,利用电荷守恒及离子的共存来计算解答.

解答 解:已知物质的量之比为n(NO3-):n(SO42-):n(Fe3+):n(H+):n(M)=2:3:1:3:1,设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3mol、1mol、3mol、1mol,
则阴离子所带电荷n(NO3-)+2×n(SO42-)=2mol+2×3mol=8mol,
阳离子所带电荷3×n(Fe3+)+n(H+)=3×1mol+3mol=6mol,
阴离子所带电荷大于阳离子所带电荷,则M一定为阳离子,因M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电荷守恒,则离子应带2个正电荷,
又因Ba2+与SO42-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则C、D符合.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电荷守恒判断M应为阳离子,结合离子反应问题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1.X、Y、W、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表化如下图所示.已知X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Y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差1;W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强.
(1)W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IVA族.画出X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Z的氢化物和溴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HCl(写化学式);Z的氢化物与氟化氢相比,沸点较高的是HF(写化学式).
(3)Y的金属性与Mg的金属性相比,Na(写化学式)的金属性强,请用实验证明它们金属性的相对强弱:Na与冷水剧烈反应,而Mg与冷水反应较慢.
(4)写出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aOH+HClO4=NaCl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和稀HNO3反应后的溶液pH=1:3Fe+8H++2NO3-═3Fe2++2NO↑+4H2O
B.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Mg2++2HCO3-+Ca2++2OH-=CaCO3↓+2H2O+MgCO3
C.0.01 mol/L NH4Al(SO42溶液与0.02 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
D.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HCl:通入Na2CO3溶液洗气
B.CH3COONa、BaSO4、NaOH都是强电解质
C.Mg、Fe等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氢氧化物
D.浓硫酸、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都能将木炭氧化为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1
2
3
(1)表中元素②最简单氢化物的电子式为,元素③和⑤对应的氢化物较稳定的是H2O(写化学式,下同),元素②和⑥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较强的是HClO4
(2)工业生产单质④的原理是2Al2O3$\frac{\underline{\;\;\;通电\;\;\;}}{冰晶石}$4Al+3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已知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元素①与元素④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写出元素①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e(OH)2+2NaOH=Na2BeO2+2H2O.
(4)0.2mol的单质⑥与100ml2mol•L-1的FeBr2溶液反应,则被氧化的Fe2+和Br-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大量Fe3+溶液中:NH4+、Na+、Cl-、SCN-
B.在强碱性溶液中:Na+、K+、AlO2-、CO32-
C.在能与铝置换出氢气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
D.常温时,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下列叙述正确的为(  )
A.SiO2的摩尔质量为60
B.标况下,15gSiO2的体积为5.6L
C.SiO2 中Si 和 O的质量比为7:8
D.相同质量的SiO2 和CO2中所含O原子的数目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氯化铁样品含有少量FeCl2杂质.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请根据下面流程,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Ⅰ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填仪器名称),操作Ⅱ必须用到的仪器是D(填编号).
A.50mL烧杯   B.50mL量筒   C.100mL量筒   D.25mL滴定管
(2)请写出加入溴水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Fe2++Br2=2Fe3++2Br-,加入氨水要过量的原因是为了使Fe3+充分沉淀.
(3)检验沉淀是否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若无黄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洗涤干净.
(4)若蒸发皿质量是W1 g,蒸发皿与加热后固体总质量是W2 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frac{1120({W}_{2}-{W}_{1})}{160a}$×100% (列出原始计算式,不需化简);若称量准确,最终测量的结果偏大,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加热时固体未充分反应变为Fe2O3.(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硫化钠俗称臭碱,在染料工业中用于生产硫化染料,工业上采用煤粉还原法来制备硫化钠,流程如图.

完成下列填空:
(1)将硫酸钠与磨碎的煤粉混合均匀,高温进行煅烧,若煅烧所得气体是分子个数比为1:1的两种碳的氧化物,写出煅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8C+3Na2SO4$\frac{\underline{\;高温\;}}{\;}$3Na2S+4CO↑+4CO2↑.
(2)用稀碱作为浸泡液浸取硫化钠,然后依次经过过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化钠晶体.
(3)煤粉还原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原料价廉.煤粉还原法的缺点是能耗高、污染重.
(4)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另一种制备Na2S的方法2NaOH+H2S=Na2S+2H2O.
(5)某同学在实验室探究硫化钠与氯化铁的实验,产物受溶液的酸碱性以及反应物的量影响.
①向2mL盐酸酸化的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硫化钠溶液,观察到有淡黄色固体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Fe3++S2-=2Fe 2++S↓.
②向2mL硫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铁溶液,立即产生黑色沉淀,已知FeS与Fe2S3均为黑色难容与水的沉淀,请设计实验验证沉淀是FeS还是Fe2S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