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成葡萄糖,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但可以帮助人消化
B. 二氧化硫能杀灭霉菌和细菌,可用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
C. 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 生吃新鲜蔬菜比熟吃蔬菜更有利于获取维生素C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用 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 20.00mL 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CH3COOH)=2c(Na+)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H+)>c(CH3COO-)>c(Na+)>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C1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1)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 “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別为______________溶液、__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写出“尾气吸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Na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____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用 0.1000 mol·L-1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 0.1000 mol·L-1的 CH3COOH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①所示的溶液中:c(Na+)+c(H+)>c(CH3COOH)+c(OH-)
B. 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c(CH3COOH)
C. 点③所示溶液中:c(H+)=c(CH3COOH)+c(OH-)
D. 点④所示溶液中:2c(OH-)-2c(H+)=c(CH3COO-)+3c(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5种离子中的某几种:Na+、NH4+、Mg2+、Al3+、Clˉ.为确认该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20.0mL该溶液,加入25.0mL 4.00molL-1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无剌激气味气体生成.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1.16g.再将滤液稀释至100mL,测得滤液中c(OHˉ)为0.20molL-1;②另取20.0mL该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11.48g.由此可得出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A.一定含有Mg2+、Al3+、Clˉ,不含Na+、NH4+
B.一定含有Na+、Mg2+、Clˉ,不含NH4+,可能含有Al3+
C.c(Clˉ)为 4.00molL-1,c(Al3+)为1.00 molL-1
D.c(Mg2+)为 1.00molL-1,c(Na+)为 0.50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发现都极大的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的突出贡献在于( )
A.提出了元素周期律
B.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
C.揭示了燃烧的本质
D.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沿海城市建筑时直接从海洋里取用海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B.“地沟油”禁止使用,但处理后可以制生物柴油和肥皂
C.乙醇溶液、双氧水均可用于杀菌消毒,但原理不同
D.维生素C和铁粉是常用的抗氧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图甲装罝可证明非金属性强弱:S>C>Si
B. 图乙装置可用于检验有乙烯生成
C. 图丙装置可通过蒸干AlCl3饱和溶液制备AlCl3晶体
D. 图丁装置可用来测定中和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