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之间的反应直接制取的是(  )
A.Fe3O4B.Na2O2C.SO2D.NO2

分析 A.Fe与氧气可发生化合反应;
B.Na与氧气反应;
C.S与氧气反应;
D.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

解答 解:A.点燃时Fe与氧气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3O4,能通过单质之间的反应直接制取,故A不选;
B.点燃或加热时Na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2,能通过单质之间的反应直接制取,故B不选;
C.点燃时S与氧气反应生成SO2,能通过单质之间的反应直接制取,故C不选;
D.放电或高温下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不能通过单质之间的反应直接制取NO2,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产生气体总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欲使溶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  )
A.0.1mol CuOB.0.1 mol CuCO3
C.0.1mol Cu(OH)2D.0.05 mol Cu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实验室可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
②的试管里盛有15mL30%KOH 溶液.并置于热水浴中;
③的试管里盛有15mL 8% NaOH 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
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溶液; ⑤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填写下列空白:
(l)写出钾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B(选填下列字母)的净化装置.
A.碱石灰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制取温度不同、制取时碱的浓度也不同.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过滤(填写实验操作名称).图2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M(填写编号)
(4)本实验中制取次氯酸钠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OH-=Cl-+ClO-+H2O
(5)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原因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红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_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将石蕊氧化为无色物质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浅黄绿色
继续通入的氯气溶于水使溶液呈浅黄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1.00L1.00mol•LH2SO4溶液与2.00L1.00mol•L-1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H为-57.3 kJ/mol,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frac{1}{2}$H2SO4(aq)+NaOH(aq)═$\frac{1}{2}$Na2SO4(aq)+H2O(l)△H=-57.3 kJ/mol
(2)在25℃、101kPa时,1.00gC6H6(l)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41.8kJ的热量,C6H6的燃烧热为3260.4kJ/mol
(3)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己知:C3H8(g)→CH4(g)+HCl(g)≡△H1=+156.6KJ•mol-1
CH3CH═CH2(g)→CH4(g)+HC≡△H2=+32.4KJ•mol-1
则相同条什下,反应C3H8(g)→CH3CH(g)=CH2(g)+H2(g)的△H=+124.2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湿法炼锌的冶炼过程可用如图简略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3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氨气易液化,液氨常做制冷剂,氨气易液化的原因是氨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2)已知ZnO属于两性氧化物,写出ZnO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ZnO=Na2ZnO2+H2O.
(3)上述电解过程中析出锌的电极反应式为[Zn(NH34]2++2e-=Zn+4NH3↑.
(4)产生的SO2可用Ba(NO32溶液吸收,部分产物可作为工业原料,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2H2O+2NO3-+3Ba2+=3BaSO4↓+2NO↑+4H+
(5)用氨气制取尿素[CO(NH22]的反应为:2NH3(g)+CO2(g)?CO(NH22(l)+H2O(g)△H<0,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依据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BD.
A.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
B.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
C.n(NH3):n(CO2)=1:2
D.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 CO2,同时消耗1mol H2O
E.容器内温度保持不变
(6)某温度下,向容积为10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mol NH3和2mol CO2,发生2NH3(g)+
CO2(g)?CO(NH22(l)+H2O(g)反应,该反应进行到40s时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50%.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K的值为2500.下图中的曲线表示该反应在前25s内的反应进程中的NH3浓度变化.若反应延续至70s,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请在图中用实线画出使用催化剂时该反应从开始至平衡时的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金属中,遇到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放出气体的是(  )
A.CuB.MgC.FeD.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FeCl3是一种用途比较广泛的铁盐.
(1)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的,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生成CuCl2 和FeCl2,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Cu=2Fe2++Cu2+
(2)FeCl3 在天然水中可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其沉降水中悬浮物的速率高于铝盐,是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的高效絮凝剂.实验中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②(填序号).
①向FeCl3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
②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
③将饱和的FeCl3 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
含有Fe3+的盐溶液遇到KSCN溶液时变成红色,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反应检验Fe3+的存在.
(3)FeCl3 可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化学方程式如下,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FeCl3+2KI=2FeCl2+I2+2KCl
将一定量的CCl4加入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振荡、静置后会发现下层液体为紫(或紫红) 色,再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填仪器名称)中,可将两层液体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CO和H2作为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1)已知:C(s)+O2(g)═CO2(g)△H1=-393.5kJ/mol
C(s)+H2O(g)═CO(g)+H2(g)△H2=+131.3kJ/mol
则反应CO(g)+H2(g)+O2(g)═H2O(g)+CO2(g)△H=-524.8kJ/mol.
(2)利用反应CO(g)+H2(g)+O2(g)═CO2(g)+H2O(g)设计而成的MCFS燃料电池,现以该燃料电池为电源,以石墨作电极进行电解,已知电解100mL1mol/L食盐水,反应装置以及现象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测得左侧试管中气体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若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而且电解后将溶液混合均匀,忽略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此时溶液的pH为1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根据下列反应方程式填写有关内容:5K2SO3+2KMnO4+3H2SO4═6K2SO4+2MnSO4+3H2O
(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KMnO4,还原剂是K2SO3,氧化产物是K2SO4.(均填化学式)
(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2;若有0.5mol K2SO3参与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产生的H2O的质量为5.4g.
(3)把该反应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5SO32-+2MnO4-+6H+=5SO42-+2Mn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