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收集以下6种气体:①H2 ②Cl2 ③O2 ④HCl ⑤CO2 ⑥SO2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若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
(2)若在烧瓶内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气体应由________口进入。
(3)若烧瓶中装入适量浓硫酸,可以用它来干燥的气体有_____,气体应由____口进入。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在25℃时,向100 mL含氯化氢14.6 g的盐酸溶液里放入5.60 g纯铁粉(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反应开始至
2 min末,收集到1.12 L(标准状况)氢气。在此之后,又经过4 min,铁粉完全溶解。则前2 min与后4 min相比,反应速率较快的是 ,其原因是 。
(2)在1×105Pa和25℃时,H—H键、N≡N键和N—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1、945 kJ·mol-1和391 kJ·mol-1,
①根据上述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在25℃时,取1 mol氮气和3 mol氢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理论上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1,则Q1为 kJ;
③实际生产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比较,正确的是 。
A.Q1>Q2 B.Q1<Q2 C.Q1=Q2
如此选择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硝酸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稀硝酸与铁反应,有氢气放出
B.浓硝酸跟铜反应,有二氧化氮气体放出
C.硝酸跟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
D.硝酸受热时,有二氧化氮、氧气放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表是四种盐的溶解度(g)。
| 0 | 10 | 20 | 30 | 40 | 60 | 80 | 100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3 | 38.4 | 39.8 |
NaNO3 | 73 | 80 | 88 | 96 | 104 | 124 | 148 | 180 |
KCl | 27.6 | 31 | 34.0 | 37.0 | 40.0 | 45.5 | 51.1 | 56.7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110.0 | 169 | 246 |
请设计一个从硝酸钠和氯化钾制备纯硝酸钾晶体的实验(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及实验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W、M的某种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
B.电解YW2的熔融物可制得Y和W的单质
C.相同条件下,W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比Z弱
D.X、M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水反应可生成M的某种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
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 | ① | ② | ③ | 实验结论 | |
A | 稀硫酸 | Na2S | AgNO3与AgCl的浊液 | Ksp(AgCl)>Ksp(Ag2S) | |
B | 浓硫酸 | 蔗糖 | 溴水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 |
C | 稀盐酸 | Na2SO3 | Ba(NO3)2溶液 | 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以生成白色沉淀 | |
D | 浓硝酸 | Na2CO3 | Na2SiO3溶液 | 酸性:硝酸>碳酸>硅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从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
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
A.原混合酸中NO物质的量为0.1 mol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H2SO4浓度为2.5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