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卤族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很多,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它们.
(1)在不太稀的溶液中,氢氟酸是以二分子缔合(HF)2形式存在的.使氢氟酸分子缔合的作用力是氢键.
(2)请根据下表提供的第一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阳离子的卤素原子是I.
第一电离能(kJ/mol)1681125111401008
(3)已知高碘酸有两种形式,化学式分别为H5IO6(结构如上图)和HIO4,前者为五元酸,后者为一元酸.请比较二者酸性强弱:H5IO6<HIO4.(填“>”、“<”或“=”)
(4)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虽然小,但在碘化钾溶液中溶解度却明显增大这是由于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I-+I2=I3-.I3-离子的中心原子周围σ键电子对对数为2.与KI3类似的,还有CsICl2等.已知CsICl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倾向于生成晶格能更大的物质,则它按下列A式发生.
A.CsICl2=CsCl+ICl        B.CsICl2=CsI+Cl2
(5)已知CaF2晶体的密度为ρ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CaF2晶胞的边长为a pm,则CaF2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frac{{a}^{3}×ρ×1{0}^{-30}×{N}_{A}}{4}$(用含a的式子表示).

分析 (1)根据氢键分析解答;
(2)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大,元素失电子能力越弱,得电子能力越强,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元素失电子能力越强,得电子能力越弱,则越容易形成阳离子;
(3)根据含氧酸中,酸的元数取决于羟基氢的个数,含非羟基氧原子个数越多,酸性越强;
(4)I3-离子的中心原子周围σ键电子对对数为2;离子晶体的晶格能与离子半径成反比,与离子所带电荷成正比;
(5)利用均摊法确定该立方体中含有的离子,根据ρV=$\frac{M}{{N}_{A}}$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 解:(1)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使氢氟酸分子缔合,故答案为:氢键;
(2)卤族元素包含:F、Cl、Br、I、At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元素失电子能力越强,得电子能力越弱,则越容易形成阳离子,根据表中数据知,卤族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I元素,则碘元素易失电子生成简单阳离子,故答案为:I;
(3)H5IO6)中含有5个羟基氢,为五元酸,含非羟基氧原子1个,HIO4为一元酸,含有2个羟基氢,含非羟基氧原子2个,所以酸性:H5IO6<HIO4
故答案为:<;
(4)I3-离子的中心原子周围σ键电子对对数为2,离子晶体中离子电荷越多,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大,已知已知CsICl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倾向于生成晶格能更大的物质,所以发生的反应为CsICl2=CsCl+ICl,
故答案为:2;A;
(5)CaF2晶胞如图,晶胞中Ca原子数目为8×$\frac{1}{8}$+6×$\frac{1}{2}$=4,F原子数目为8,CaF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晶胞质量m=$\frac{4M}{{N}_{A}}$,晶胞体积V=a3,根据ρV=$\frac{M}{{N}_{A}}$计算相对分子质量M=$\frac{{a}^{3}×ρ×1{0}^{-30}×{N}_{A}}{4}$,故答案为:$\frac{{a}^{3}×ρ×1{0}^{-30}×{N}_{A}}{4}$.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题量较大,比较综合,涉及氢键、分子结构与性质、电离能、晶胞的计算等,侧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B.尼龙、棉花、天然橡胶、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D.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乙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溴化钙可用于石油钻井,也可用于制造溴化铵及光敏纸、灭火剂、制冷剂等.制备CaBr2•2H2O的主要流程如下:

工业提取液溴主要采用空气吹出法,其主要流程如下

请回答:
(1)Fe与液溴的反应温度不能超过40℃的原因是防止液溴挥发,降低原料利用率.
(2)试剂B最好选用HBr.
(3)操作Ⅰ的步骤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d.
a.滤渣A的成分可能是Fe、Fe(OH)2、Fe(OH)3
b.操作Ⅱ的名称是萃取
c.流程图中虚线框部分步骤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杂质、富集Br2
d.成品溴中含有的少量Cl2,可加入Na2SO3溶液,然后分液除去
(5)制得的CaBr2•2H2O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测定纯度:称取5.00g样品溶于水,滴入足量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沉淀洗涤、烘干、冷却、称量,得到2.00g固体.
①纯度测定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酒精灯、烧杯、玻璃棒、漏斗.
②洗涤沉淀的操作方法是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没过沉淀表面,静置待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
③测得CaBr2•2H2O的质量分数为94.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放入V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A+bB?cC(s)+dD,当反应进行到第t min时,测得A减少了n mol,B减少了$\frac{n}{2}$mol,C增加了$\frac{3n}{2}$mol,D增加了n mol.此时反应达到平衡.
(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a=2,b=1,c=3,d=2.
(2)以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化学反应的速率为v(B)=$\frac{n}{2tV}$mol•(L•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A、B、C、D、E是五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都能与C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形成化合物,A、B组成的气态化合物可以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M,E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M中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和共价键,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ⅥA族.
(2)向100mL 0.1mol•L-1 D的氢氧化物溶液中通入224mL A2E(标准状况下)气体,所得溶液呈碱性,原因是硫氢化钠溶液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S-)>c(OH-)>c(H+)>c(S2-).
(3)B、C所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O>NH3(填具体的化学式).
(4)有人设想寻求合适的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以A2、B2为电极反应物,以HCl-NH4Cl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制造新型燃料电池,写出该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N2+8H++6e-═2NH4+,放电时溶液中的H+移向正(填“正”或“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丙烯的加聚反应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ⅥA族的氧、硫、硒(Se)、碲(Te)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氧化态,含ⅥA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S单质的常见形式为S8,其环状结构如图1所示,S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sp3
(2)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O、S、S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S>Se;
(3)Se的原子序数为34,其核外M层电子的排布式为3s23p63d10
(4)H2Se的酸性比H2S强(填“强”或“弱”).气态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SO32-离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5)H2SeO3的K1和K2分别为2.7×10-3和2.5×10-8,H2SeO4第一步几乎完全电离,K2为1.2×10-2,请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
①H2SeO3和H2SeO4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的原因:第一步电离后生成的负离子,较难再进一步电离出带正电荷的氢离子.
②H2SeO4比H2SeO3酸性强的原因:H2SeO3和H2SeO4可表示成(HO)2SeO和(HO)2SeO2.H2SeO3中的Se为+4价,而H2SeO4中的Se为+6价,正电性更高,导致Se-O-H中O的电子更向Se偏移,越易电离出H+
(6)ZnS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
立方ZnS晶体结构如图2所示,其晶胞边长为540.0pm,其密度为4.1(列式并计算),a位置S2-离子与b位置Zn2+离子之间的距离为$\frac{270}{\sqrt{1-cos109°28′}}$pm(列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所示装置:
(1)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两极反应式为:正极2H++2e-=H2↑;负极Mg-2e-=Mg2+.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负极为Al+4OH--3e-=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6-羰基庚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C→D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填字母)
a.C能被催化氧化成酮
b.D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Ni催化下1mol E最多可与2molH2加成
d.G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3)E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2Cu(OH)2$\stackrel{△}{→}$+Cu2O↓+3H2O.
(4)G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满足以下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A.分子中含有环己烷的结构
B.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C.1mol该物质能与2molNa完全反应
(5)已知“Diels-Alder反应”为:
物质D与呋喃()也可以发生“Diels-Alder反应”,该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