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用一种试剂即可将酒精、苯酚溶液、四氯化碳、己烯、甲苯五种无色液体区分开来,该试剂是( )
A. FeCl3溶液 B. 溴水 C. KMnO4溶液 D. 金属钠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B.常温常压下,28g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数目为NA
C.0.5mol•L﹣1K2SO4溶液中含有K+数目为NA
D.28g铁与足量氯气反应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下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氯霉素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能发生水解反应
C.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D.能发生催化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写出下列烷烃:
分子中有26个电子的结构简式 .分子中含25个化学键的分子式 ,支链含乙基的烷烃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名称是 ,C8H18分子中有三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 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T3℃时,将A、B、C三种物质分别溶于100克水中,制成饱和溶液.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化的曲线如图.从T3降至T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3℃时,由A物质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
B.T2℃时,由A、C两物质形成的溶液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由B物质所形成的溶液质量分数最大,C的最小
D.从溶解度曲线可知分离A、C的混合溶液得到A可采用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③根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④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武汉新洲一中、黄陂一中联考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是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回答:
(1)若Y为黄绿色气体:
①当 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且A为黑色固体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当 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 .
(2)若A为单质,B为无色油状黏稠液体,当 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则A可能为 ,检查其中刺激性气体产物X的方法是 .
(3)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会“钝化”,且A可溶于X溶液中,若A为金属单质,A和B以物质的量之比1:4反应.过量的A和100mL,2mol/L的B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溶液稀释至500mL,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4)若A、B、X、Y均为化合物,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的焰色为黄色,则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1:4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武汉新洲一中、黄陂一中联考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正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可以减少PM2.5污染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铁强化酱油可通过膳食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
D.地沟油由于混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杂质而不能食用,可加工制成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成分与从石油中提取的柴油成分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铜锈是一种绿色化合物,它的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兼有氢氧化铜和碳酸铜的性质.试推测:铜锈在高温灼烧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是( )
A.黑色的氧化铜
B.红色的氧化亚铜
C.蓝色的氢氧化铜和碳酸铜
D.黑色的氧化亚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