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13C和14C属于同一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分析 在原子的构成中,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量数;原子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核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

解答 解:A.6Li和 7Li的质子数都为3,电子数也都为3,中子是分别为6-3=3、7-3=4,所以中子数不相等,故A错误;
B.1H和 2H的质子数都为1,中子数分别为0、1,所以1H和 2H是不同的核素,故B正确;
C.14C和 14N的质量数相等,质子数分别为6、7,中子数分别为14-6=8、14-7=7,所以它们的中子数不等,故C正确;
D.13C和 14C的质子数都为6,属于同一种元素,中子数分别为13-7=7、14-6=8,所以它们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同位素及原子的构成,明确同位素的概念及原子中的量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银,铜均属于重金属,从银铜合金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含铜化合物产品的工艺如图1所示:
(1)酸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为提高酸浸时铜元素的浸出率及浸出速率,酸浸前应对渣料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是将渣料粉碎.
(2)操作a是过滤,已知2Cu+$\stackrel{H+}{→}$Cu+Cu2+,试分析CuAlO2分别与足量盐酸、稀硝酸混合后,产生现象的异同点相同点是均得到蓝色溶液;不同点是与盐酸混合有红色固体出现,而与硝酸混合没有固体出现,但有气泡产生.
(3)固体B转化为CuAlO2的过程中,存在如下反应,请填写空白处:
4CuO+2Al2O3$\frac{\underline{\;高温\;}}{\;}$4CuAlO2+O2↑.
(4)假设粗银中的杂质只有少量的铜,利用电化学方法对其进行精炼,当两个电极上质量变化值相差30.4g时,则两个电极上银质量的变化值相差43.2g.
(5)熔炼时被氧化的元素铜生成氧化物其晶胞如图2所示,若晶胞的边长为acm.则晶体的密度为$\frac{320}{{a}^{3}×{N}_{A}}$g•cm-3,(写出含a的表示式,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温度下,体积和pH都相同的氯化铵溶液和盐酸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c两点溶液的导电能力:c>a
B.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
C.b点溶液中:c(H+)=c(Cl-)+c(OH-
D.用NaOH溶液和等体积b、c处溶液反应,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b=V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Si、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量的铁粉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2
B.少量SO2通入Ca(ClO)2 溶液生成CaSO3沉淀
C.常温下,1 mol Fe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D.硅酸钠的水溶液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甲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现以它为初始原料,设计如下转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是一氯代物.

已知又如下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B分子中官能团名称是羟基.H分子为功能高分子,其链节组成为C7H8NO,反应④的类型是缩聚反应.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
(3)对于化合物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能发生加成反应  B.能与金属Na发生反应
C.与E互为同系物   D.存在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
(4)F分子的结构简式.写出③的转化关系$\stackrel{Fe/HCl}{→}$(用已知中的表达式表示,不用写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O而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图中K为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F是一半空的注射器.
请回答有关问题:
(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产生CO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因NO与O2反应生成NO2而产生产生干扰;
(2)在完成(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气泡冒出和溶液变为蓝色;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NO↑+4H2O.
(3)装置E和F的作用是验证NO的生成;为实现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将注射器中的空气推入E中,若气体变为红棕色则说明生成了NO.
(4)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氮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防止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有机物分子式C3H6O2可与新制的Cu(OH)2在加热时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经检测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三个共振峰,面积比为3:2:1,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可逆反应A(g)+3B(g)?2C(g)+2D(g)在4种不同情况下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v最大的是(  )
A.v(A)=9.0mol/(L•min)B.v(B)=0.6 mol/(L•s)C.v(C)=0.3 mol/(L•s)D.v(D)=0.1 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工业上制取硝酸铵的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工业制硝酸的生产中,B设备的名称是氧化炉,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2)此生产过程中,N2与H2合成NH3所用的催化剂是铁砂网.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分别表示N2、H2、NH3.图⑤表示生成的NH3离开催化剂表面,图②和图③的含义分别是N2、H2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在催化剂表面N2、H2中的化学键断裂.
(3)在合成氨的设备(合成塔)中,设置热交换器的目的是利用余热,节约能源;在合成硝酸的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全部转化为硝酸.
(4)生产硝酸的过程中常会产生一些氮的氧化物,可用如下两种方法处理:
碱液吸收法:NO+NO2+2NaOH=2NaNO2+H2O
NH3还原法:8NH3+6NO2$\frac{\underline{催化剂}}{△}$7N2+12H2O(NO也有类似的反应)
以上两种方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氨气还原法.
(5)某化肥厂用NH3制备NH4NO3.已知:由NH3制NO的产率是96%、NO制HNO3的产率是92%,则制HNO3所用去的NH3的质量占总耗NH3质量(不考虑其它损耗)的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