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1)硫酸的用途非常广泛,可应用于下列哪些方面火山喷发所产生的硫黄可用于生产重要的化工原料硫酸.某企业用如图1所示的工艺流程生产硫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的用途非常广泛,可应用于下列哪些方面BCD
A.橡胶的硫化
B.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
C.铅蓄电池的生产
D.过磷酸钙的制备
(2)为充分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接触室中应安装热交换器(填设备名称).吸收塔中填充有许多瓷管,其作用是增大三氧化硫与浓硫酸的接触面,有利于三氧化硫的吸收.
(3)如果进入接触室的混合气(含SO2体积分数为7%、O2为11%、N2为82%)中SO2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在实际生产中,SO2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选择常压和450℃,而没有选择SO2转化率更高的B或C点对应的反应条件,其原因分别是不选择B点,因为压强越大对设备的投资大,消耗的动能大,SO2原料的转化率已是97%左右,再提高压强,SO2的转化率提高的余地很小,所以采用1个大气压、不选择C点,因为温度越低,SO2转化率虽然更高,但催化作用受影响,4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高,故不选C点.
(4)为使硫黄充分燃烧,经流量计l通入燃烧室的氧气过量50%;为提高SO2转化率,经流量计2的氧气量为接触室中二氧化硫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2.5倍;则生产过程中流经流量计l和流量计2的空气体积比应为6:5.假设接触室中SO2的转化率为95%,b管排出的尾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0.4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0.2计).
(5)工业对硫酸厂尾气的处理方法一般是用氨水吸收.

分析 (1)A、橡胶硫化所用到的为单质硫;
B、烷基苯磺酸钠中含有磺酸基,制取过程中需要发生磺化反应;
C、铅蓄电池中需要用到硫酸和硫酸铅;
D、过磷酸钙的制取过程中需要浓硫酸和磷矿石;
(2)充分利用能量,应安装热交换器,吸引塔中填充许多瓷管,增大三氧化硫与浓硫酸的接触面;
(3)从温度、压强对SO2的转化率进行分析;
(4)假设SO2的体积为x,经流量计1通入燃烧室的氧气过量50%,则流量计1中通入氧气的体积为1.5x,经流量计2的氧气量为接触室中SO2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2.5倍,则流量计2中通入氧气的体积为2.5×0.5x=1.25x,则流量计1中通入空气的体积为7.5x,流量计2中通入空气的体积为6.25x;燃烧室剩余空气6.5x,接触室剩余空气6.25x-0.5×0.95x=5.775x,剩余SO20.05x,故b管尾气中SO2的体积分数=$\frac{V(S{O}_{2})}{V(总)}$;
(5)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可用碱性物质氨水来处理.

解答 解:(1)A、橡胶硫化所用到的为单质硫,故A错误;
B、烷基苯磺酸钠中含有磺酸基,制取过程中需要发生磺化反应,磺化反应就是与硫酸发生的取代反应,故B正确;
C、铅蓄电池中需要用到硫酸作电解质溶液,故C正确;
D、过磷酸钙的制取过程中需要浓硫酸和磷矿石,故D正确;
故选:BCD;
(2)充分利用能量,应安装热交换器,吸引塔中填充许多瓷管,增大三氧化硫与浓硫酸的接触面,有利于三氧化硫的吸收,
故答案为:热交换器;增大三氧化硫与浓硫酸的接触面,有利于三氧化硫的吸收;
(3)由图2可知,不选B点,压强越大对设备的投资越大,消耗的动能大,SO2的转化率在1个大气压时,已经很高了,再提高压强SO2的转化率提高不大;不选C点,因为C点温度低,SO2的转化率虽然很高,但是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4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高,所以选择A点,不选择C点;
故答案为:不选B点,压强越大对设备的投资越大,消耗的动能大,SO2的转化率在1个大气压时,已经很高了,再提高压强SO2的转化率提高不大;不选C点,因为C点温度低,SO2的转化率虽然很高,但是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4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高,所以选择A点,不选择C点;
(4)燃烧室中的反应为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假设SO2的体积为x,则流量计1中通入氧气的体积为1.5x,接触室中的反应为2SO2+O2?2SO3,则流量计2中通入氧气的体积为2.5×0.5x=1.25x;流量计1中通入空气的体积为7.5x,流量计2中通入空气的体积为6.25x,故流经流量计1和流量计2的空气体积比应为7.5x:6.25x=6:5;
燃烧室剩余空气6.5x,接触室剩余空气6.25x-0.5×0.95x=5.775x,剩余SO20.05x,故b管尾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为$\frac{0.05x}{6.5x+5.775x+0.05x}$=0.41%;
故答案为:6:5;0.41%;
(5)硫酸工业的尾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可用碱性物质氨水来处理,故答案为:用氨水吸收.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与技术及工业生产,为往年高考热点,近几年高考一般不涉及,需要学生细读生产工艺图中各物质的变化进行解答,把握氨碱法、制备浓硫酸的工艺流程及设备的作用、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溴乙烷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实验室合成溴乙烷的装置示意图、相关原理和数据如下:
主反应:
NaBr+H2SO4$\stackrel{△}{→}$HBr+NaHSO4
C2H5OH+HBr$\stackrel{△}{→}$C2H5Br+H2O
副反应:在该实验中经常会有乙醚、溴等副产物生成.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度
乙醇460.78978.3易溶
溴乙烷1091.4638.2难溶
浓硫酸(H2SO4981.84338.0易溶
实验步骤:
①向A中先加入5mL 95%的无水乙醇(0.085mol)和4.5mL的水,加入溴化钠7.725g,再加入沸石,摇匀.在接受器F中加冷水及3ml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并将其放入冰水浴中.
②在B中加入9.5mL浓硫酸(0.17mol),向A中缓缓滴入浓硫酸,加热体系,控制反应温度,保持反应平稳地发生,直至无油状物馏出为止;
③分出馏出液中的有机层,加入1-2mL浓硫酸以除去乙醚、乙醇、水等杂质,溶液明显分层后,分离得到粗产物;
④将粗产物转入蒸馏瓶中,加沸石,在水浴上加热蒸馏,收集35-40℃的馏分,称量得5.23g.
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三颈烧瓶
(2)步骤①在接受器F中加冷水以及将F放入冰水浴中的目的是溴乙烷沸点低、极易挥发,冰水主要可以防止溴乙烷的挥发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反应中的副产物溴
(3)步骤②中浓硫酸要缓缓滴加而不一次加入,其作用有abd(填标号).
a.可以防止乙醇发生碳化    b.避免生成HBr的速度过快,减少其挥发
c.避免溶液发生暴沸        d.减少因浓硫酸氧化HBr而生成副产物溴
(4)步骤③中分出馏出液中有机层的操作名称为分液;:加入浓硫酸除杂后的溶液明显分层,粗产物在上层(填“上”或“下”).
(5)本实验的产率为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中,能说明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N2O4(g)═2NO2(g),改变某一条件后,气体颜色加深
B.H2(g)+I2(g)═2HI(g),单位时间内消耗H2和HI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2
C.N2(g)+3H2(g)═2NH3(g),改变某一条件后,NH3的体积分数增加
D.2SO2(g)+O2(g)═2SO3(g),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H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没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B.乙醛、乙酸和葡萄糖都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且反应类型均为氧化反应
C.乙醛、氯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D.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Li、Na、K、Rb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质子数的增加而增多
B.它们的L层电子数都相同
C.它们的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
D.它们与氧气或水反应时越来越剧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大胆改革国外氨碱法生产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联合制碱法所得最终的化工产品是Na2CO3、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为K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达到新的平衡后Y的浓度为原来的1.6倍,平衡常数为K2.则K1 与K2的大小关系(  )
A.K1=K2B.K1<K2C.K1>K2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 H2SO4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mol/L 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则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5.0g.
(2)从表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填序号)abe.
名称托盘天平(带砝码)小烧杯坩埚钳玻璃棒药匙量筒
仪器
序号abcdef
Ⅱ.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数值57.3kJ/mol):$\frac{1}{2}$H2SO4(aq)+NaOH(aq)═$\frac{1}{2}$Na2SO4(aq)+H2O(l)△H=-57.3kJ/mol
(2)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次数
温度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平均温度差
(t2-t1)/℃
H2SO4NaOH平均值
126.226.026.130.1
227.027.427.233.3
325.925.925.929.8
426.426.226.330.4
②近似认为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 H2SO4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53.5kJ/mol(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结果的数值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cd.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在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图中,A、B、C、D、E是单质,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已知:①反应C+G$\stackrel{高温}{→}$B+H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
②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可以发生反应:2E+$\frac{\underline{\;点燃\;}}{\;}$2F+D,F中的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回答问题:(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Al2O3+2Fe;
(2)化合物Ⅰ的电子式为,它的空间构型是直线型;
(3)1.6g G 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至少所需铜粉的质量为0.64g;
(4)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反应后溶液与过量化合物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CO2+2H2O=HCO3-+Al(OH)3↓;
(5)实验室中一般检验I存在的试剂和方法是:试剂:澄清石灰水,方法:把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溶液出现浑浊说明有CO2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