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三种强碱,A0H、BOH、c(0H)2.其摩尔质量之比为1.0:1.35:1.85.将三种强碱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得1.70g混合粉末.这些粉末恰好与2mol/L盐酸20mL完全中和.
(1)当三种强碱各以1mol混合时.总质量为170g.
(2)混合粉末中A0H的质量分数为24%.
(3)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1.

分析 三种强碱以等物质的量混合,设三种强碱的物质的量都为xmol,所以A0H、BOH、c(0H)2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4xmol,这些粉末恰好与20mol/L盐酸20mL完全中和,所以4x=2mol/L×20×10-3L,则x=0.01mol,因为A0H、BOH、c(0H)2,其摩尔质量分别为ag/mol,1.35ag/mol,1.85ag/mol,而质量为:1.70g,所以0.01(a+1.35a+1.85a)=1.7,所以a=41,所以A0H、BOH、C(0H)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41g/mol,55.35g/mol,75.85g/mol,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1)三种强碱以等物质的量混合,设三种强碱的物质的量都为xmol,所以A0H、BOH、c(0H)2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4xmol,这些粉末恰好与20mol/L盐酸20mL完全中和,所以4x=2mol/L×20×10-3L,则x=0.01mol,所以当三种强碱各以1mol混合时,总质量为1.70g×$\frac{1}{0.01}$=170g,故答案为:170;
(2)合粉末中A0H的质量分数为$\frac{0.01×41}{1.70}×100%$=24%,故答案为:24%;
(3)M(C)=75.85-17×2=41,所以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1,故答案为:41.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学习中能牢固把握相关计算公式,注意答题时能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写出下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
(1)苯→氯苯:化学方程式+Cl2+HCl,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2)甲苯→三硝基甲苯:化学方程式+3HO-NO2+3H2O,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3)苯→环己烷:化学方程式+3H2,反应类型加成反应.
(4)甲苯→间溴甲苯:化学方程式+Br2+HBr,反应类型取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图中为直流电源,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上的c点显红色.为实现铁上镀锌,接通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B.d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C.e极发生氧化反应D.f电极为锌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B.冰醋酸、一水合氨、次氯酸都是弱电解质
C.盐酸、硫酸、硝酸都是强电解质
D.液氨、液氯、液体氯化氢都不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常温常压下,71g Cl2所含原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C.在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是22.4L
D.常温常压下,32g 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H=-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
B.一定条件下,将0.5 mol N2和1.5 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 kJ/mol
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571.6 kJ/mol
D.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一定不能自发进行反应
B.已知:CH4(g)+$\frac{3}{2}$O2(g)═2H2O(l)+CO(g)△H,则△H表示CH4的燃烧热
C.恒温恒压时,将2 mol A和1 mol B投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2C(g),充分反应后测得放出的热量为Q kJ,则该反应的△H=-Q kJ/mol
D.由4P(s,红磷)═P4(s,白磷)△H=+139.2 kJ/mol,可知红磷比白磷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可逆反应:
反应Ⅰ:2NH3(l)+H2O(l)+CO2(g)?(NH42CO3(aq)△H1
反应Ⅱ:NH3(l)+H2O(l)+CO2(g)?NH4HCO3(aq)△H2
反应Ⅲ:(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aq)△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3与△H1、△H2之间的关系是:△H3=2△H2-△H1
(2)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它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1).则:

①△H3<0(填“>”、“=”或“<”).
②在T1~T2及T4~T5二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呈现如图1所示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T1-T2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获的量随温度升高而提高.T4-T5区间,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的捕获.
③反应Ⅲ在温度为T1时,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2所示.当时间到达t1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到T2,并维持该温度.请在该图中画出t1时刻后溶液的pH变化总趋势曲线.
(3)利用反应Ⅲ捕获CO2,在(NH42CO3初始浓度和体积确定的情况下,提高CO2吸收量的措施有降低温度、增加CO2浓度(写出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金属一定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同一化合物里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