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玻璃容器被下列物质沾污后,需要洗涤.如洗涤方法属于物理方法的,请写出所需试剂;洗涤原理属于化学反应的,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若无法用试剂使容器复原者,请说明原因.
(1)盛石灰水后的沾污:CaCO3+2H+=Ca2++CO2↑+H2O
(2)碘的沾污:用酒精洗涤
(3)硫的沾污:3S+6OH-$\frac{\underline{\;\;△\;\;}}{\;}$2S2-+SO32-+3H2O
(4)长期盛强碱溶液的试剂瓶变“毛”了.玻璃瓶发“毛”是强碱和SiO2(玻璃中)反应之故,无法用试剂复原.

分析 (1)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2)碘易溶于酒精;
(3)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和亚硫酸钠;
(4)强碱和SiO2反应.

解答 解:(1)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CaCO3+2H+=Ca2++CO2↑+H2O,故答案为:CaCO3+2H+=Ca2++CO2↑+H2O;
(2)碘易溶于酒精,因此能用酒精洗涤,故答案为:用酒精洗涤;
(3)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和亚硫酸钠,离子方程式3S+6OH-$\frac{\underline{\;\;△\;\;}}{\;}$2S2-+SO32-+3H2O:,故答案为:3S+6OH-$\frac{\underline{\;\;△\;\;}}{\;}$2S2-+SO32-+3H2O;
(4)强碱和SiO2反应,无法用试剂复原得到光滑的玻璃,故答案为:玻璃瓶发“毛”是强碱和SiO2(玻璃中)反应之故,无法用试剂复原.

点评 本题考查仪器的洗涤、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都是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的是(  )
A.Al→Al2O3→Al(OH)3→NaAlO2B.Fe→FeO→Fe(OH)2→Fe(OH)3
C.S→SO3→H2SO4→MgSO4D.N2→NO→NO2→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各物质相互反应后,再向得到的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能直接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  )
A.氯水和氯化亚铁溶液B.铁屑和氯化铜溶液
C.铁屑和过量稀硫酸D.过量铁屑和氯化铁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大多数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结合方式是(  )
A.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B.通过非极性键
C.通过2个共价键D.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H<0.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密闭容器I、II、III,在I中充入1mol CO和1mol H2O,在II中充入1mol CO2和1mol H2,在III中充入2mol CO 和2mol 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不相同
B.容器Ⅰ中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
C.容器I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Ⅲ中
D.容器Ⅲ中CO 的浓度比容器II中CO浓度的2倍还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胃酸中和剂
C.铁比铜活泼,氯化铁不能用于腐蚀铜板
D.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FeCl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
B.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Ca2++2OH-═CaCO3↓+H2O
C.钠与水的反应:Na+H2O═Na++OH-+H2
D.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氮肥硫酸铵中混有硫酸氢铵.为测定该氮肥的含氮量,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取一定量氮肥样品,研磨使其混合均匀,备用.已知:
氢氧化钠少量时2NH4HSO4+2NaOH═(NH42SO4+Na2SO4+2H2O
氢氧化钠过量时NH4HSO4+2NaOH═Na2SO4+NH3↑+2H2O
(1)同学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如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
②广口瓶内四氯化碳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③指导老师指出,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即使氢氧化钠足量且实验过程中无氨气外逸,测得的样品含氮量仍将偏低,其原因可能是残留在反应装置中的氨气未被稀硫酸吸收.
(2)同学们改进实验装置后(改进装置图略),进行如下实验.
称取不同质量的上述样品分别与40.00mL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完全溶解后,加热充分反应(此温度下铵盐不分解),并使生成的氨气全部被稀硫酸吸收,测得氨气的质量.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L
 

40.00mL

 

样品质量/g

7.750

15.50

23.25

氨气质量/g

1.870

1.870

1.700
请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①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9.87%.
②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25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OH)2;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Ⅰ.(1)按照甲同学的观点,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O32-+Cu2+=CuCO3↓;
(2)在探究沉淀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分离并净化.
Ⅱ.请用如图1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是何种成分.

(3)B中试剂为无水硫酸铜固体.
(4)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Ⅲ.若CuCO3和Cu(OH)2两者都有,还可利用如图2装置通过实验测定其组成.
(5)各装置连接顺序为 e→f→a→b→d→c→g→h→j.(填字母序号)
(6)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H2O蒸汽和CO2,实验开始和结束时都要通入足量的空气,请说明结束时通入足量空气的作用是将装置中滞留的H2O蒸汽和CO2排出
(7)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克,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则样品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1-$\frac{49n}{9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