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B.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也越大
C.固体颗粒大小也会影响反应速率D.反应速率主要由反应物性质决定

分析 使用正催化剂、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增大接触面积均可加快反应速率,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为影响反应速率的内因,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加入催化剂可能加快反应速率,若使用负催化剂,反应速率减小,故A错误;
B.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
C.增大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则固体颗粒大小也会影响反应速率,故C正确;
D.反应速率主要由反应物性质决定,为内因,而温度、浓度、压强均为影响反应速率的外因,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的影响速率的外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影响速率的内因与外因不同,注重迁移应用能力的训练,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  )
A.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C.溴化铵的电子式:
D.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53131 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氧化剂H2O2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Ⅰ.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下表所示的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
10mL 2%H2O2溶液
10mL 5%H2O2溶液
10mL 5%H2O2溶液1mL 0.1mol•L-1FeCl3溶液
10mL 5%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1mL 0.1mol•L-1FeCl3溶液
10mL 5%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1mL 0.1mol•L-1FeCl3溶液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同学们进行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方法是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在同一热水浴中)(填一种即可).
(2)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碱性环境能增大H2O2分解的速率,酸性环境能减小H2O2分解的速率.

Ⅱ.资料显示,某些金属离子对H2O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某同学通过测定O2的体积来比较H2O2的分解速率快慢,实验时可以通过测量单位时间生成O2的体积或生成单位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来比较;
(2)0.1g MnO2粉末加入50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0.11mol/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3)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理论,联系化工生产实际,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填序号).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以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勒夏特列原理可以指导怎样使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催化剂的使用是提高产品产率的有效办法
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都可以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也是化学物质的认识和发现的历程,其中铁、硝酸钾、青霉素、氨、乙醇、聚乙烯、二氧化硅等17种“分子”改变过人类的世界.
(1)Fe单质为体心立方晶体,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为8,Fe3+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
(2)硝酸钾中NO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写出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非极性分子化学式BF3[SO3( g)、BBr3等].
(3)氨基青霉烷酸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采用sp3杂化的原子有C、N、O、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用等质量铁与稀盐酸反应制备氢气时,欲使生成氢气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增加铁粒质量B.换成同浓度的稀硫酸
C.改成98%的浓硫酸D.加入纯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中A、B、C、D分别代表有关反应中的一种化合物,其中物质A是一种高熔点化合物,不溶于硫酸、硝酸,却溶于氢氟酸.C为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D为一种酸,请填写以下空白.
(1)A、B、C、D的化学式分别是SiO2、CO、CO2、H2SiO3
(2)A→B的化学方程式是2C+SiO2$\frac{\underline{\;高温\;}}{\;}$Si+2CO↑;
(3)C→D的离子方程式是2CO2+2H2O+SiO32-=H2SiO3↓+2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下列物质中①NaCl溶液、②NaOH、③H2SO4、④Cu、⑤CH3COOH、⑥冰、⑦CO2、⑧乙醇,
(1)②③是强电解质,(2)⑦⑧是非电解质,(3)⑤⑥是弱电解质,(4)①④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5)①④能导电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正规化学试卷的开始处总有“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项,如H:1 C:12 Cl:35.5 S:32 Cu:64等.请问这些数值准确的说法应该是(  )
A.某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某种核素的原子质量
C.某种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D.某种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可形成顺反异构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