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一定质量的铁、氧化铁、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100mL 4.40mol/L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896mL H2(标准状况),残留固体1.28g.过滤,滤液中无Cu2+.将滤液加水稀释到200mL,测得其中c(H+)为0.400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残留固体中一定不含有铁B.滤液中可能含有Fe3+
C.原混合物中n(Fe)=n(Fe2O3)+n(CuO)D.原混合物中铁为3.36 g

分析 A.反应后溶液中还有较多H+离子剩余,且滤液中没有Cu2+,可知残留物没有Fe,只有Cu;
B.而Cu可以残留说明溶液中没有Fe3+,溶液中阳离子为H+和Fe2+
C.发生反应:Fe+Fe2O3+6HCl=3FeCl2+3H2O、Fe+CuO+2HCl=FeCl2+Cu+H2O、Fe+2HCl=FeCl2+H2↑,根据方程式判断;
D.参加反应的HCl中的H元素转化到氢气、水中,根据H原子守恒,计算混合物中O原子物质的量,根据Cu元素守恒计算n(CuO),再根据O原子守恒计算n(Fe2O3);发生的反应中Fe失电子,Fe2O3、CuO和部分盐酸得电子,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2n(Fe)=2n(Fe2O3)+2n(CuO)+2n(H2),即n(Fe)=n(Fe2O3)+n(CuO)+n(H2),然后根据m=nM计算.

解答 解:A.反应后溶液中还有较多H+离子剩余,且滤液中没有Cu2+,可知残留物没有Fe,只有Cu,故A正确;
B.而Cu可以残留说明溶液中没有Fe3+,溶液中阳离子为H+和Fe2+,故B错误;
C.发生反应:Fe+Fe2O3+6HCl=3FeCl2+3H2O、Fe+CuO+2HCl=FeCl2+Cu+H2O、Fe+2HCl=FeCl2+H2↑,由方程式可知原混合物中n(Fe)>n(Fe2O3)+n(CuO),故C错误;
D.反应后剩余n(H+)=0.4mol/L×0.2L=0.08mol,原溶液中n(HCl)=4.4mol/L×0.1L=0.44mol,参加反应的HCl中的H元素转化到氢气、水中,根据H原子守恒,2n(H2O)+2n(H2)=n(HCl)-n(H+),即:2n(H2O)+2×$\frac{0.896L}{22.4L/mol}$=0.44mol-0.08mol,n(H2O)=0.14mol,故混合物中n(O)=n(H2O)=0.14mol,由铜元素守恒,则n(CuO)=n(Cu)=$\frac{1.28g}{64g/mol}$=0.02mol,由O原子守恒:3n(Fe2O3)+n(CuO)=0.14mol,则n(Fe2O3)=0.04mol;反应中Fe失电子,Fe2O3、CuO和部分盐酸得电子,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2n(Fe)=2n(Fe2O3)+2n(CuO)+2n(H2),即n(Fe)=n(Fe2O3)+n(CuO)+n(H2),xmol=0.04mol+0.02mol+0.04mol,x=0.10mol,则m(Fe)=nM=0.10mol×56g/mol=5.60g,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注意从溶液存在的离子判断物质反应的程度,注意利用守恒法与总方程式解答,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
Ⅰ.2Li+H2$\stackrel{△}{?}$2LiHⅡ.LiH+H2O=LiOH+H2
①反应Ⅰ中的还原剂是Li,反应Ⅱ中的氧化剂是H2O.
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C.
A.LiH中,锂离子和氢负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B.两个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均为2
C.反应Ⅱ中,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干燥Cl2
B.
配制100 mL 0.1 mol•L-1 硫酸溶液
C.
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
D.
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若将溶液中含有的Fe3+、Al3+、Ba2+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出来,其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①加入过量Na2CO3
②加入过量Na2SO4
③加入过量Ba(OH)2
④加入过量NaOH;
⑤通入足量CO2
⑥过滤.
A.①⑥③⑥⑤⑥B.②⑥③⑥⑤⑥C.①⑥④⑥⑤⑥D.②⑥④⑥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和足量的钠反应,可得气体VA L,等质量的该有机物与足量小苏打溶液反应,可得气体VB L.若同温同压下VA<VB,该有机物可能是(  )
A.HO(CH22CHOB.HO(CH22COOHC.CH3CH2OHD.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对叔丁基苯酚工业用途广泛,可用于生产油溶性酚醛树脂、稳定剂和香料等.实验室以苯酚、叔丁基氯[(CH33CC1]等为原料制备对叔丁基苯酚,已知叔丁基氯熔点(℃)-25.4沸点(℃):51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组装仪器,用量筒量取2.2mL叔丁基氯(过量),称取1.6g苯酚,搅拌使苯酚完全溶解,并装人滴液漏斗
步骤2:向X中加入少量无水AlCl3固体作催化剂,打开滴液漏斗旋塞.迅速有气体放出
步骤3:反应缓和后,向X中加入8mL水和1mL浓盐酸,即有白色固体析出
步骤4:抽滤得到白色固体,洗涤,得到粗产物.用石油醚重结晶,得对叔丁基苯酚1.8g
(1)仪器X的名称为三颈烧瓶.
(2)步骤2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过于激烈,放出大量热,常使实验的产率降低,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叔丁基氯挥发导致产率降低.
(3)图中倒扣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苯酚有腐蚀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若其溶液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
(4)在取用苯酚时发现苯酚冻结在试剂瓶中,可采取的措施为在通风橱中中对试剂瓶温水加热.
(5)下列仪器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的是BCD (填选项字母).
A量筒B.容量瓶 C.滴定管D.分液漏斗E.长颈漏斗
(6)本实验中,对叔丁基苯酚的产率为70.5% (请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现有34gNH3气体,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mol.
(2)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3)该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不考虑反应),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4)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8NA个.
(5)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2NH3↑+Ca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实验室模拟SO2与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SO3.现将1.00mol SO2与1.00mol O2置于一体积不变的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a kJ•mol-l.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温度时SO3的浓度(mol•L-1)随时间(min)的变化如表格所示:

 051015202530
T100.200.300.390.470.500.50
T200.250.400.400.400.400.40
(1)判断T1<T2(填“>”“<”或“=”),a<0(填“>”或“<”),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S{O}_{3}]^{2}}{[S{O}_{2}]^{2}•[{O}_{2}]}$.
(2)T1温度下,0~10min内化学反应速率v(O2)=0.015mol•L-1•min-1,T2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0.56(不写单位).
(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D.
A.T1温度时,反应在10min时的混合气体密度是30min时密度的0.6倍
B.T1温度时,反应在10min时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30min时相等
C.T2温度时,当c(SO2)=c(SO3)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T1、T2温度下分别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T1温度下压强小
(4)如图是在T1温度下的v-t图象.在T1温度下30min时将容器的体积缩小至0.5L,请在图象中画出在T1温度下重新达到平衡的图象(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分别表示为v′和v′).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