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从下列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结论
A将燃烧的镁条放入CO2中能继续燃烧还原性:Mg>C
B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Cl2是电解质
C将CO2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出现浑浊酸性:H2CO3>苯酚
D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溶液一定有NH4+
A.AB.BC.CD.D

分析 A.一般来说,在同一个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B.电解质为化合物;
C.反应符合强酸制备弱酸的特点;
D.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

解答 解:A.将燃烧的镁条放入CO2中能继续燃烧,反应生成MgO和C,Mg为还原剂,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还原性:Mg>C,故A正确;
B.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酸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氯气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将CO2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出现浑浊,说明生成苯酚,可说明酸性:H2CO3>苯酚,故C正确;
D.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为氨气,则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氨气,原溶液中存在NH4+,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判断、非金属性比较及离子检验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及现象与反应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将2mol X和2mol Y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a Q(g).2min达到平衡时生成0.8mol Z,测得Q的浓度为0.4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Y的转化率为60%B.反应速率v(Y)=0.3 mol/(L•min)
C.a的值为2D.平衡时X的浓度为0.2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工厂排放的污水只可能含Na+、K+、NH4+、Mg2+、Fe3+、SO32-、SO42-和Cl-中的几种(忽略由水电离产生的H+、OH-).将试样平均分成甲、乙、丙各l00mL三份,每次均加入足量的试剂,设计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废水可能含有Na+、K+、Fe3+
B.可能存在的离子用焰色反应进一步检验确认
C.废水一定含有Cl-、SO42-和Mg2+,且c(Cl-)=0.2mol•L-1
D.废水一定不含 SO32-、Cl-、NH4+、Na+、K+、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CO2(g)+3H2(g)?CH3OH(g)+H2O(g)△H
现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O2和H2.实验测得反应体系中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下表,
n(CO2n(H2n(CH3OH(g)n(H2O(g)
01.00mol3.25mol0.000.00
5min0.50mol0.50mol
10min0.25mol0.75mol
15min0.25moln1
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的n1=0.75mol
(2)0-5min内 v (H2)=0.3mol•L-1•min-1
(3)该条件下CO2的平衡转化率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H2完全加成,所得产物的一氯代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A.4 种B.5 种C.6 种D.7 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有机物R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R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R的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B.在Ni催化和加热条件下,lmolR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R既能与羧酸、醇反应,还能发生水解、加成和氧化反应
D.1molR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装置和试剂(尾气处理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ABCD
装置和试剂
实验目的检验NO2中混有溴蒸汽分离潮湿的NaOH和I2验证NH4NO3溶解吸热制备和收集SO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棉花、羊毛、丝绸的主要成分均为蛋白质
B.丙烷中的3个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C.中含有的官能团有3种
D.乙烯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一位同学模仿氨碱法,将纯净的CO2通入饱和氨化食盐水中制备固体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烧瓶(甲)中所盛的固体原料是碳酸钙,洗气瓶(乙)中所盛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
烧瓶(丁)中稀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完的NH3;实验结束后,通过过滤操作分离出NaHCO3晶体.
(1)将(丙)中NaHCO3晶体分离后,母液中主要含有四种离子(不计H+、OH-).它们是
Na+、HCO3-、NH4+、Cl-.若在母液中加入消石灰,溶液中新生成的物质可能有(填写化学式)CaCO3
(2)单独将CO2一种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不可能产生碳酸氢钠沉淀,NH3在此的作用主要基于它的碱性.
(3)将所得NaHCO3灼烧后得到碳酸钠.不做溶解操作、不使用带导管的实验装置.证明NaHCO3已完全分解的简便方法是继续加热,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则说明已完全分解(恒重操作);验证产品中是否混有NaCl的基本方法是取样,先加足量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则证明混有NaCl.
(4)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HCO3,欲知NaHCO3的质量分数,可将样品灼烧,并吸收称重分解所得CO2的质量.相关装置中先后使用的两种干燥剂(或吸收剂)是浓硫酸(先)、碱石灰(后).
(5)已知某碱样品中只含NaCl一种杂质,还需定量测定其纯度,比较精准的一种方法是将样品配成溶液后用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
①若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在滴定过程中其颜色由黄色变成橙色.
②将0.100mol/L 标准硫酸溶液装入滴定管;称取纯碱样品,用烧杯和100mL容量瓶配成待测液.
③用滴定管取出其中10.00mL 装入锥形瓶;至滴定终点,用去标准硫酸溶液15.00mL.
④100mL 待测液中Na2CO3的质量为1.59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