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第ⅦA族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故未成对电子数均为1;
(2)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据此判断;
(3)四氯化碳为正四面体;
(4)乙烯中C采取sp2杂化,1,2-二氯乙烷中C采取sp3杂化,氯乙烯中C采取sp2杂化,聚氯乙烯中C采取sp3杂化,据此进行分析.
解答 解:(1)第ⅦA族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故未成对电子数均为1,
故答案为:1;
(2)a.Cl2、Br2、I2的熔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非金属性无关,故a错误;
b.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可以根据Cl2、Br2、I2的氧化性来判断非金属性,故b正确;
c.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可以根据HCl、HBr、HI的热稳定性来判断非金属性,故c正确,
故答案为:bc;
(3)在多氯代甲烷常为有机溶剂,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的为四氯化碳,
故答案为:四氯化碳;
(4)乙烯中C采取sp2杂化,1,2-二氯乙烷中C采取sp3杂化,氯乙烯中C采取sp2杂化,聚氯乙烯中C采取sp3杂化,故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杂化方式的变化过程是先由sp2转化为sp3,再转化为sp2,最后又转化为sp3,
故答案为:先由sp2转化为sp3,再转化为sp2,最后又转化为sp3.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未成对电子数的判断,非金属强弱的判断,分子结构,原子杂化方式等知识点,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a}{A+2m}$(A-N+m) mol | B. | $\frac{a}{A+m}$(A-N) mol | C. | $\frac{a}{A+m}$(A-N+m) mol | D. | $\frac{a}{A+2m}$(A-N+2m)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元素代号 | 部分信息 |
R | 基态R原子核外有三个能级,每个能级上电子数相同 |
X | X的双原子单质δ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1:2 |
Y | 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
Z | Z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之和等于4 |
E | 基态E3+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是3d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由题给图示可求出25℃时醋酸 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 | |
B. | 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Na+)+c(H+)=c(CH3COO-)+c(OH-) | |
C. | pH=3.5的溶液中:c(Na+)+c(H+)-c(OH-)+c(CH3COOH)=0.1mol/L | |
D. | 向W点所表示的1L溶液中通入0.05molHCl气体(溶液的体积变化可忽略):c(H+)=c(OH-)+c(CH3CO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氧 | X |
Y | Z |
数据编号 | 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mL | 溶液的pH | |
HX | HZ | ||
① | 0 | 3 | 1 |
② | 20.00 | a | 7 |
A. | 表格中a<7 | |
B. | 25℃时,HX的电离常数Ka=1×10-6 | |
C. | Y和Z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分解温度高 | |
D. | 0.1000mol/L Na2Y的水溶液中:c(Y2-)+c(HY-)+c(H2Y)=0.1000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8 g乙烯和28g丙烯中均含有6NA对共用电子对 | |
B. | 在熔融状态下,l mol NaHSO4完全电离出的阳离子数目为2NA | |
C. | 标准状况下,NA个SO2分子和NA个SO3分子的体积相同 | |
D. | 在含4 mol Si-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4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X | Y | Z | |
A | 强电解质 | 电解质 | 化合物 |
B | 胶体 | 分散系 | 混合物 |
C | 碱性氧化物 | 金属氧化物 | 氧化物 |
D | 置换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 离子反应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