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A~H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略去).A、H 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H;通常状况下B 为黄绿色气体;G 为红棕色固体;C、D、E、F、G 物种化合物含有同一种元素.
(1)B 的电子式为
(2)检验D 中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案是(或取少量D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若出现蓝色沉淀,则D溶液中含Fe2+)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若滴加KSCN溶液时未出现明显现象,滴加氯水后出现血红色,则D溶液中含Fe2+(或取少量D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若出现蓝色沉淀,则D溶液中含Fe2+).
(3)金属H 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其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4)E 在空气中转化成F 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5)理论上G 与H 反应生成1mol 固体A 放出428kJ 热量,G 与H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Al(s)+Fe2O3(s)═2Fe(s)+Al2O3(s)△H=-856kJ•mol-1
(6)单质A 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X 可用于去除地下水中的TcO4-99Tc具有放射性).在酸性条件下,X 将TcO4--转化为难溶于水的 TcO2,同时得到F,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3O4+TcO4-+H++13H2O═9Fe(OH)3+TcO2

分析 通常状况下B 为黄绿色气体,则B为Cl2,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且A与盐酸反应生成D,D又与氯气反应生成C,A也能与氯气反应生成C,且A与C反应生成D,则A应为Fe,D为FeCl2,C为FeCl3,C、D、E、F、G 物种化合物含有同一种元素,且G 为红棕色固体,D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E为Fe(OH)2,E氧化得F为Fe(OH)3,F受执分解得G为Fe2O3,H 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H,金属H 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则H应为Al,氧化铁与铝发生铝热反应得铁,符合各物质的转化关系,据此答题;

解答 解:通常状况下B 为黄绿色气体,则B为Cl2,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且A与盐酸反应生成D,D又与氯气反应生成C,A也能与氯气反应生成C,且A与C反应生成D,则A应为Fe,D为FeCl2,C为FeCl3,C、D、E、F、G 物种化合物含有同一种元素,且G 为红棕色固体,D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E为Fe(OH)2,E氧化得F为Fe(OH)3,F受执分解得G为Fe2O3,H 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H,金属H 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则H应为Al,氧化铁与铝发生铝热反应得铁,符合各物质的转化关系,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B为Cl2,B 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2)D为FeCl2,检验D 中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案是 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若滴加KSCN溶液时未出现明显现象,滴加氯水后出现血红色,则D溶液中含Fe2+
(或取少量D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若出现蓝色沉淀,则D溶液中含Fe2+),
故答案为: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若滴加KSCN溶液时未出现明显现象,滴加氯水后出现血红色,则D溶液中含Fe2+(或取少量D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若出现蓝色沉淀,则D溶液中含Fe2+);
(3)金属H 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其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4)E为Fe(OH)2,E 在空气中转化成F 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OH)2+O2+2H2O═4Fe(OH)3
故答案为:4Fe(OH)2+O2+2H2O═4Fe(OH)3
(5)G为Fe2O3,理论上G 与H 反应生成1mol 固体Fe 放出428kJ 热量,则生成2mol铁应放出856kJ 热量,G 与H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Al(s)+Fe2O3(s)═2Fe(s)+Al2O3(s)△H=-856kJ•mol-1
故答案为:2Al(s)+Fe2O3(s)═2Fe(s)+Al2O3(s)△H=-856 kJ•mol-1
(6)单质铁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X应为Fe3O4,在酸性条件下,Fe3O4 将TcO4--转化为难溶于水的 TcO2,同时得到Fe(OH)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Fe3O4+TcO4-+H++13H2O═9Fe(OH)3+TcO2
故答案为:3Fe3O4+TcO4-+H++13H2O═9Fe(OH)3+TcO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转化关系的判断,物质性质的应用,反应现象的应用,主要考查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综合性较强,对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从某些反应看,NH3和H2O、NH4+和H3O+、NH2-和OH-、N3-和O2-两两类似.据此判断下列反应正确的是(  )
①CaO+2NH4Cl=CaCl2+2NH3↑+H2O          
②2Na+2NH3=2NaNH2+H2
③3Mg(NH22=Mg3N2+4NH3
④NH4Cl+NaNH2=NaCl+2NH3
A.只有③B.只有①C.①和②D.都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有A、B、C、D、E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
阳离子K+Na+Cu2+Al3+
阴离子SO42- HCO3-NO3-OH-
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E溶液滴人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③进行焰色反应,仅有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只有A中放出无色气体,只有C、D中产生白色沉淀;
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1)写出B、C的化学式:BKNO3,CKAl(SO42
(2)将含l mol A的溶液与含l mol 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化学式为Na2CO3
(3)C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Al3++3H2O?Al(OH)3+3H+
(4)在A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其离子方程式为2HCO3-+Ca2++2OH-=CaCO3↓+CO32-+H2O.
(5)向20mL 2mol/L C溶液中加入60mL E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0.78g沉淀,则E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0.5和2.5moI/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C.将煤气化或液化,获得清洁燃料
D.向高空排放金属冶炼产生的粉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略去试剂和条件):

已知:$→_{盐酸}^{Fe}$(苯胺易被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的分子式是:C7H7O3N;烃A的名称为:甲苯;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2)①下列对该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可能具有的性质推测正确的是:AD;
A.水溶性比苯酚好                      B.能发生消去反应也能发生聚合反应
C.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4mol H2发生反应   D.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②E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符合下列条件的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的同分异构体有10种.
A.遇FeCl3溶液有显色反应;    
B.分子中甲基与苯环直接相连;
C.苯环上共有三个取代基
(4)已知:苯环上连有烷基时再引入一个取代基,常取代在烷基的邻对位,而当苯环上连有羧基时则取代在间位,据此按先后顺序写出以A为原料合成邻氨基苯甲酸()合成路线中两种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是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NH3:N2+3H2O?2NH3+$\frac{3}{2}$O2,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表(反应时间3h):
T/℃304050
生成NH3量/(10-6 mol)4.85.96.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从开始到3h内以O2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5×10-6 mol•h-1
(2)该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2(g)+3H2O(l)=2NH3(g)+$\frac{3}{2}$O2(g)△H=+765.2kJ•mol-1
(3)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该方法中固氮反应速率较慢.请提出可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大NH3生成量的建议:升高温度.
(4)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某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N2和4mol H2,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50%,体积变为10L.求:
①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②若向该容器中加入a mol N2、b mol H2、c mol NH3,且a、b、c均大于0,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与上述平衡相同.反应放出的热量<(填“>”“<”或“=”)92.4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电镀废水中常含有NaCN,工业上规定其含量低于0.5mg/L才可排放,对NaCN超标的废水可用两段氧化法处理:

己知:HCN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有剧毒;HCN、HOCN中N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氧化时,溶液的pH应调节为碱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原因是防止生成HCN,造成人员中毒或污染空气.反应中,欲使1mol NaCN变为NaOCN,则需要氧化剂NaClO至少为1mol.
(2)写出第二次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OCN-+3C1O-=CO2↑+CO32-+3Cl-+N2↑.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氮.
(3)处理10m3含NaCN 10.3mg/L的废水,实际至少需NaClO1490g(实际用量应为理论值的4倍),才能使废水中NaCN含量达到排放标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A(C2H4)是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用A和常见的有机物可合成一种醚类香料和一种缩醛类香料.具体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①
②D为单取代芳香族化合物且能与金属钠反应;每个D分子中只含有1个氧原子,D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3.1%.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官能团名称是乙烯,图中缩醛的分子式是C10H12O2
(2)B的结构简式为CH3OH.
(3)⑥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4)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5)请写出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3:2:2:1,并含有苯环和结构的苯乙醛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6)参照的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2-氯丙烷和必要的无机试剂制备的合成路线(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取两支试管A、B,分别加入5mL 4%、5mL 12%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各加入几滴0.2mol/L的氯化铁溶液.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加入氯化铁的目的是加深溶液颜色,放大实验现象
B.、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浓度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
C.、本实验过程中A、B试管都不明显,可以将那个很不明显的试管放入热水浴中来观察
D.、小明刚把A药品准备好,就有事情出去了,第二天继续这个实验来进行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