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通常状况下B 为黄绿色气体,则B为Cl2,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且A与盐酸反应生成D,D又与氯气反应生成C,A也能与氯气反应生成C,且A与C反应生成D,则A应为Fe,D为FeCl2,C为FeCl3,C、D、E、F、G 物种化合物含有同一种元素,且G 为红棕色固体,D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E为Fe(OH)2,E氧化得F为Fe(OH)3,F受执分解得G为Fe2O3,H 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H,金属H 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则H应为Al,氧化铁与铝发生铝热反应得铁,符合各物质的转化关系,据此答题;
解答 解:通常状况下B 为黄绿色气体,则B为Cl2,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且A与盐酸反应生成D,D又与氯气反应生成C,A也能与氯气反应生成C,且A与C反应生成D,则A应为Fe,D为FeCl2,C为FeCl3,C、D、E、F、G 物种化合物含有同一种元素,且G 为红棕色固体,D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E为Fe(OH)2,E氧化得F为Fe(OH)3,F受执分解得G为Fe2O3,H 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H,金属H 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则H应为Al,氧化铁与铝发生铝热反应得铁,符合各物质的转化关系,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B为Cl2,B 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2)D为FeCl2,检验D 中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案是 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若滴加KSCN溶液时未出现明显现象,滴加氯水后出现血红色,则D溶液中含Fe2+
(或取少量D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若出现蓝色沉淀,则D溶液中含Fe2+),
故答案为: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若滴加KSCN溶液时未出现明显现象,滴加氯水后出现血红色,则D溶液中含Fe2+(或取少量D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若出现蓝色沉淀,则D溶液中含Fe2+);
(3)金属H 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其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4)E为Fe(OH)2,E 在空气中转化成F 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OH)2+O2+2H2O═4Fe(OH)3,
故答案为:4Fe(OH)2+O2+2H2O═4Fe(OH)3;
(5)G为Fe2O3,理论上G 与H 反应生成1mol 固体Fe 放出428kJ 热量,则生成2mol铁应放出856kJ 热量,G 与H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Al(s)+Fe2O3(s)═2Fe(s)+Al2O3(s)△H=-856kJ•mol-1,
故答案为:2Al(s)+Fe2O3(s)═2Fe(s)+Al2O3(s)△H=-856 kJ•mol-1;
(6)单质铁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X应为Fe3O4,在酸性条件下,Fe3O4 将TcO4--转化为难溶于水的 TcO2,同时得到Fe(OH)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Fe3O4+TcO4-+H++13H2O═9Fe(OH)3+TcO2,
故答案为:3Fe3O4+TcO4-+H++13H2O═9Fe(OH)3+TcO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转化关系的判断,物质性质的应用,反应现象的应用,主要考查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综合性较强,对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有③ | B. | 只有① | C. | ①和② | D. | 都正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阳离子 | K+Na+Cu2+Al3+ |
阴离子 | SO42- HCO3-NO3-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 |
B. |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 |
C. | 将煤气化或液化,获得清洁燃料 | |
D. | 向高空排放金属冶炼产生的粉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T/℃ | 30 | 40 | 50 |
生成NH3量/(10-6 mol) | 4.8 | 5.9 | 6.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入氯化铁的目的是加深溶液颜色,放大实验现象 | |
B. |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浓度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 | |
C. | 、本实验过程中A、B试管都不明显,可以将那个很不明显的试管放入热水浴中来观察 | |
D. | 、小明刚把A药品准备好,就有事情出去了,第二天继续这个实验来进行比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