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Ⅰ、已知 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现有以下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温度(℃)3040506070
显色时间(s)16080402010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4I-+O2=2I2+2H2O.
(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实验试剂除了1mol/L KI溶液、0.1mol/L H2SO4溶液外,还需要的试剂是淀粉溶液,实验现象为无色溶液变蓝色.
(4)由上述实验记录可得出的结论是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约2倍
(5)若要进行酸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你会采取的措施是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进行对比实验
Ⅱ、分别取40mL 0.50mol/L盐酸与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实验时,还需测量的数据有ACE.
A.反应前盐酸溶液的温度          B.反应前盐酸溶液的质量
C.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D.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E.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质量
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
盐酸氢氧化钠混合溶液
120.020.123.2
220.220.423.4
320.520.623.6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为△H=-51.8kJ/mol.
假定该学生的操作完全同上,实验中改用100mL 0.50mol/L盐酸跟10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分析 Ⅰ、(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类型离子方程式要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数目相等书写;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该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为测定显色时间,产物中有碘单质生成,还需要的试剂是淀粉溶液,实验现象为无色溶液变蓝色;
(4)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约2倍;
(5)若要进行酸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你会采取的措施是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进行对比实验;
Ⅱ、根据中和热计算公式Q=cm△T中涉及的未知数据进行判断;
先根据表中测定数据计算出混合液反应前后的平均温度差,再根据Q=cm△T计算出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后计算出中和热;
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

解答 解:Ⅰ、(1)碘离子被氧气氧化生成单质碘,氧气在酸性条件下还原成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4I-+O2=2I2+2H2O;
故答案为:4H++4I-+O2=2I2+2H2O;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该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故答案为: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为测定显色时间,产物中有碘单质生成,还需要的试剂是淀粉溶液,实验现象为无色溶液变蓝色;
故答案为:淀粉溶液;无色溶液变蓝色;
(4)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约2倍;
故答案为: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约2倍;
(5)若要进行酸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你会采取的措施是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进行对比实验;
故答案为: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进行对比实验;
Ⅱ、由Q=cm△T可知,测定中和热需要测定的数据为:A.反应前盐酸溶液的温度、C.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E.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第1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05℃,反应后温度为:23.2℃,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5℃;
第2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3℃,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
第3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55℃,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05℃;
3次实验数据均有效,温度差平均值为3.1℃,
40mL 0.50mol/L盐酸与 40mL 0.50mol/LNaOH溶液的质量和m=80mL×1g/cm3=80g,c=4.18J/(g•℃),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2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J/(g•℃)×80g×3.1℃=1.036kJ,即生成0.02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036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036kJ×$\frac{1mol}{0.02mol}$=-51.8kJ/mol,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1.8kJ/mol;
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改用100mL 0.50mol/L盐酸跟10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加,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改用100mL 0.50mol/L盐酸跟10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
故答案为:ACE;-51.8kJ/mol;相等.

点评 本题题以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为载体,提高实验探究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反应热测定与计算,注意理解中和热测定原理以及测定反应热的误差等问题,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有机物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苯酚的同系物
B.1 mol该物质能与溴水反应消耗2molBr2发生取代反应
C.1 mol该有机物能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0.5mol H2
D.1 mol该有机物能与2molNaOH反应
E.该物质在加热条件下可以与铜反应生成一种具有醛基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将30%的H2SO4和50%的H2SO4等体积相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40%B.<40%C.=40%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做法不存在安全隐患或不会导致实验失败的是(  )
A.氢气还原氧化铜当反应完成后,先停止通氢气再停止加热
B.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煮沸来制备Fe(OH3胶体)
C.工业制备HCl气体时将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D.浓硫酸稀释时如图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代表燃烧热(25℃,101kPa)的是(  )
A.CH4(g)+$\frac{3}{2}$O2(g)═2H2O(l)+CO(g)△H1B.2CO(g)+O2(g)═2CO2(g)△H2
C.S(s)+$\frac{3}{2}$O2(g)═SO3(s)△H3D.C6H12O6(s)+6O2(g)═6CO2(g)+6H2O(l)△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已知:在298K、100kPa时,
①C(s,石墨)+O2(g)═CO2(g)△H1=-400kJ•mol-1
②2H2(g)+O2(g)═2H2O(l)△H2=-570kJ•mol-1
③2C2H2(g)+5O2(g)═4CO2(g)+2H2O(l)△H3=-2600kJ•mol-1
写出298K时由C(s,石墨)和H2(g)生成1mol C2H2(g)反应的热化学方式C(s,石墨)+2H2(g)=C2H2(g)△H=+215kJ•mol-1.2C(s,石墨)+H2(g)=C2H2(g)△H=+215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1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8.4mol/L.
(2)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硫酸性质的实验探究时,需要490mL 4.6mol/L的稀硫酸,则需要取125.0mL的该硫酸.
(3)配制时,所需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之外,还需要500mL容量瓶(填仪器名称);
(4)配制溶液有如下(未按顺序排列):a.溶解,b.摇匀,c.洗涤,d.冷却,e.称量,f.将溶液移至容量瓶,g.定容等操作.其中摇匀的前一步操作是g;(填写字母)
(5)在如图2的配制过程示意图中,有错误的是(填写序号)①④.

(6)在配制4.6mol/L的稀硫酸的过程中,下列情况会引起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A
A.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B.容量瓶洗涤后,未经干燥处理
C.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                D.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实验室在加热条件下,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可制备氯气,通常与其制备的发生装置相同的气体是(  )
A.H2B.HClC.O2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有32.2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为28.4g,冷却后加入200mL水搅拌、过滤,将滤渣烘干、称量,其质量为8.7g.
(1)试求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2)试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分解百分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