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有一定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实验时,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
(2)装置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D碱石灰(供选试剂为:浓硫酸、无水CaCl2、碱石灰)
(3)E在该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影响测定结果
(4)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将偏小(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若样品的质量为m g,反应后C、D的质量差分别为m1g、m2g,则该混合物中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为:$\frac{286×({m}_{1}-\frac{18{m}_{2}}{44})}{180m}$×100%(结果用分数表示,可不化简).

分析 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由实验装置可知,A中应为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B中加热发生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打开弹簧夹,C中可吸收水,D中碱石灰可吸收二氧化碳,反应后C、D的质量差分别为m1g、m2g,即分别为B中反应生成的水、二氧化碳的质量,E中碱石灰可防止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进入D中,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由实验装置可知,A中应为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B中加热发生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打开弹簧夹,C中可吸收水,D中碱石灰可吸收二氧化碳,反应后C、D的质量差分别为m1g、m2g,即分别为B中反应生成的水、二氧化碳的质量,E中碱石灰可防止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进入D中,
(1)由上述分析可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
故答案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
(2)D装置吸收二氧化碳,盛放固体干燥剂,则为碱石灰,故答案为:碱石灰;
(3)E为球形干燥管,盛放碱石灰,碱石灰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所以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影响测定结果,
故答案为: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影响测定结果;
(4)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C吸收的水的质量偏大,即碳酸氢钠、Na2CO3•10H2O含量均偏大,导致测得的NaCl含量将偏小,故答案为:偏小;
(5)由上述分析可知,m1g、m2g,即分别为B中反应生成的水、二氧化碳的质量,则
设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水为xg,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18  44
                   x   m2g
x=$\frac{18{m}_{2}}{44}$g,
Na2CO3•10H2O分解生成的水为m1g-$\frac{18{m}_{2}}{44}$g,设Na2CO3•10H2O的质量为y,则
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
 286                    180
 y                     m1g-$\frac{18{m}_{2}}{44}$g,
y=$\frac{286×({m}_{1}-\frac{18{m}_{2}}{44})}{180}$g,
样品的质量为m g,则该混合物中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为$\frac{286×({m}_{1}-\frac{18{m}_{2}}{44})}{180m}$×100%,
故答案为:$\frac{286×({m}_{1}-\frac{18{m}_{2}}{44})}{180m}$×100%.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含量的测定,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实验装置的作用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钠的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实验室中某实验小组同学关于硫酸铜的制取和应用,设计了以下实验:
(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②上图装置中导管B的作用你认为可能是(写出一种)平衡试管内外的压强、若C的导管堵塞时防止装置爆炸、拆除装置前从B管口向A鼓气使二氧化硫被全部吸收.
(2)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同学进行如下设计:将铜粉在坩埚(填仪器名称)中反复灼烧,使铜与 空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再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反应后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产品CuSO4•5H2O晶体,干燥需要控制温度小于100℃,若温度过高,则会导致CuSO4•5H2O失去部分结晶水.
(3)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发现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向反应液中加少量:FeSO4作催化剂,即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其反应过程的第2步是:2Fe3++Cu=2Fe2++Cu2+,请写出其第l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Fe2++O2+4H+═4Fe3++2H2O.
(4)制取的CuSO4溶液和“另一物质”在40-50℃混合时生成了一种难溶物质氢化亚铜(CuH).将CuH溶解在稀盐酸中时生成了一种气体,这种气体是H2,经收集测定生成的该气体为标况下11.2L,则被还原的离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已知Cu+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2Cu+=Cu2++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25℃时,现有浓度均为0.10mol/L 的两种溶液:①CH3COOH溶液、②CH3COONa溶液.
(1)溶液①的pH>1(填“>”、“<”或“=”).
(2)溶液②显碱性的原因是CH3COO-+H2O?CH3COOH+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填字母序号).
a.CH3COOH和CH3COONa都是弱电解质
b.CH3COOH能抑制水的电离,CH3COONa能促进水的电离
c.水垢中的CaCO3用CH3COOH溶液充分浸泡后除去,是因为CaCO3在水中存在的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结果
(4)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H3COONa溶液时,阴极电极反应式是2H++2e-=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某温度时,在VL密闭容器中,A、B、C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2B?3C.
(2)从开始到t1 min末时,用物质C表示的反应速率为$\frac{6}{V{t}_{1}}$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T℃时,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B(g)?cC(g)+dD(g),平衡后测得B气体的浓度为0.6mol/L,恒温下,将密闭容器中的容积扩大1倍,重新达到平衡后,测得B气体的浓度为0.4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重新达到平衡时,D的体积分数减小B.a+b<c+d
C.平衡向右移动D.重新达到平衡时,A气体浓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n(PCl3)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l5)=0.0032 mol•L-1•s-1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025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 和0.20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则反应的△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其电极分别为Ag2O、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总反应为Ag2O+Zn+H2O═2Ag+Zn(OH)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Zn
B.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Zn+2OH--2e-═Zn(OH)2
C.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减小,正极区pH增大
D.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 CO2和2.75mol 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及压强下,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压强大小关系为p1<p2<p3
C.M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约为1.04×10-2
D.在p2及512K时,图中N点v(正)<v(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汽车尾气里含有的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N2(g)+O2(g)?2NO(g)△H>0,已知该反应在2404℃时,平衡常数K=64×10-4.请回答:
(1)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mol,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NO表示的反应速率0.1mol/(L•min).
(2)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C(填字母序号).

(3)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的体积分数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 mol/L、4.0×10-2 mol/L和3.0×10-3 mol/L,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理由是$\frac{(3×1{0}^{-3})^{2}}{(2.5×1{0}^{-1})(4×1{0}^{-2})}$=9×10-4<K=64×1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