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研究如何利用CO、SO2等污染物有重要意义.
(1)用CO可以合成甲醇.已知:
CH3OH(g)+$\frac{3}{2}$O2(g)═CO2(g)+2H2O(l)△H=-764.5kJ•mol-1
CO(g)+$\frac{1}{2}$O2(g)═CO2(g)△H=-283.0kJ•mol-1
H2(g)+$\frac{1}{2}$O2(g)═H2O(l)△H=-285.8kJ•mol-1
则CO(g)+2H2(g)?CH3OH(g)△H=-90.1kJ•mol-1
(2)在一定压强下,容积为V L的容器中充入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p1小于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1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frac{V{\;}^{2}}{a{\;}^{2}}$;
(3)某科研小组用SO2为原料制取硫酸.
①利用原电池原理,用SO2、O2和H2O来制备硫酸,该电池用多孔材料作电极,它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请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SO2-2e-+2H2O═SO42-+4H+
②用Na2SO3溶液充分吸收SO2得NaHSO3溶液,然后电解该溶液可制得硫酸.电解原理示意图如图2.请写出开始时阳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HSO3-+H2O-2e-=SO42-+3H+

分析 (1)①CH3OH(g)+$\frac{3}{2}$O2(g)═CO2(g)+2H2O(l)△H=-764.5kJ•mol-1
②CO(g)+$\frac{1}{2}$O2(g)═CO2(g)△H=-283.0kJ•mol-1
③H2(g)+$\frac{1}{2}$O2(g)═H2O(l)△H=-285.8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②+③×2-①进行计算;
(2)①相同温度下,同一容器中,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CO的转化率增大;
②该温度下,平衡时n(CO)=amol×(1-0.5)=0.5amol,n(CH3OH)=c(CO)(参加反应)=amol×0.5=0.5amol,n(H2)=2amol-2×amol×0.5=amol,则根据化学平衡常数K=$\frac{c(CH{\;}_{3}OH)}{c(CO)×c{\;}^{2}(H{\;}_{2})}$进行计算;
(3)①依据原电池原理,负极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二氧化硫失电子生成硫酸的过程;
②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阳极反应物质,写出阳极反应式.

解答 解:(1)①CH3OH(g)+$\frac{3}{2}$O2(g)═CO2(g)+2H2O(l)△H=-764.5kJ•mol-1
②CO(g)+$\frac{1}{2}$O2(g)═CO2(g)△H=-283.0kJ•mol-1
③H2(g)+$\frac{1}{2}$O2(g)═H2O(l)△H=-285.8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②+③×2-①得:CO(g)+2H2(g)═CH3OH(g)△H,则△H=△H2+2△H3-△H1=-90.1KJ/mol;
故答案为:-90.1;
(2)①相同温度下,同一容器中,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CO的转化率增大,根据图象知,p1小于p2,故答案为:小于;
②该温度下,平衡时n(CO)=amol×(1-0.5)=0.5amol,n(CH3OH)=c(CO)(参加反应)=amol×0.5=0.5amol,n(H2)=2amol-2×amol×0.5=amol,则c(CO)=$\frac{0.5a}{V}$mol/L、c(CH3OH)=$\frac{0.5a}{V}$mol/L、c(H2)=$\frac{a}{V}$mol/L,化学平衡常数K=$\frac{c(CH{\;}_{3}OH)}{c(CO)×c{\;}^{2}(H{\;}_{2})}$=$\frac{\frac{0.5a}{V}}{\frac{0.5a}{V}×\frac{a{\;}^{2}}{V{\;}^{2}}}$=$\frac{V{\;}^{2}}{a{\;}^{2}}$,故答案为:$\frac{V{\;}^{2}}{a{\;}^{2}}$;
(3)①该原电池中,负极上失电子被氧化,二氧化硫到硫酸,硫的化合价升高,所以负极上投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所以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e-+2H2O═SO42-+4H+
故答案为:SO2-2e-+2H2O═SO42-+4H+
②电解池中阳极和电源正极相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解NaHSO3溶液可制得硫酸,硫的化合价升高,所以阳极是HSO3-溶液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SO42-,则阳极电极反应式是:HSO3-+H2O-2e-=SO42-+3H+
故答案为:HSO3-+H2O-2e-=SO42-+3H+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盖斯定律、可逆反应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变化的曲线以及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的应用,注意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常温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Al3+、NH4+、Cl-、HCO3-
B.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Fe2+、Na+、SO42-、NO3-
C.水电离出来的c(H+)=10-12mol•L-1的溶液:K+、HCO3-、I-、ClO-
D.pH值为1的溶液:Fe2+、Cl-、Na+、SC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Ⅰ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已知X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且与R同周期.(请用化学用语答题)
元素代号XYZMR
原子半径/nm0.1860.1020.0750.0740.143
主要化合价+1+6-2+5-3-2+3
(1)R的元素符号为Al; 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VIA族.
(2)X与Y按原子个数比1:1构成的物质的电子式为;所含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
(3)X+,Y2?,M2?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S2?>O2?>Na+
(4)将YM2通入FeCl3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2H2O+SO2+2Fe3+=2Fe2++SO42-+4H+
(5)用Cu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写出阳极的反应式Cu+2OH?-2e?=Cu(OH)2
Ⅱ如图转化关系A$\stackrel{+X}{→}$B$\stackrel{+X}{→}$C
①若B为白色胶状不溶物,则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AlO2?+6H2O=4Al(OH)3↓.
②若向B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会产生特征蓝色沉淀,则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M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粗MnO2的提纯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将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和MnCO3)样品转化为纯MnO2实验,其流程如图:

(1)第①步加稀H2SO4时,粗MnO2样品中的MnO和MnCO3(写化学式)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2)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Mn2++2ClO3-+4H2O=5MnO2+1Cl2↑+8H+
(3)第③步蒸发操作必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已知蒸发得到的固体中有NaClO3和NaOH,则一定还有含有NaCl(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2molO3和3molO2的质量之比为1:1,分子数之比为2:3,同温同压下的密度之比为3:2.含氧原子数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现有A、B、C、D、E、F六种装置,如图所示,(胶塞、导管可自由选用)

(1)写出仪器名称:①铁架台②分液漏斗③烧杯 ④酒精灯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A 和E装置相连接;制取并收集氢气时,应选择B 和F装置相连接.
(3)实验室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并检验生成气体的实验,应用的试剂澄清的石灰水 检验气体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实验室制取氢气并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应选择B 和D装置,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其中原因是防止铜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采集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pH,得到下列数据:
时间开始8h后16h 后24h后32h后40h后48h后
pH5.04.84.54.34.24.04.0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酸雨放置时,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为酸雨样品中的H2SO3逐渐被氧化成H2SO4,使溶液的酸性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常温下,在27.5g水中溶解12.5g CuSO4•5H2O(式量为250),恰好达到饱和,该溶液密度为1.21g/cm3,求:
①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②该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③取出20.0ml该溶液,配成浓度为1.00mol/L的稀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多少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图是298K 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1
B.b曲线是升高温度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都改变
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lmol N2和3molH2 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kJ,若通入2mol N2和6mol H2 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kJ,则184>Q2>2Q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