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碱性氧化物

A.

H2CO3

纯碱

CaO

明矾

B.

H2SO4

烧碱

Na2O

小苏打

C.

HNO3

氨水

Al2O3

石灰石

D.

NaHCO3

熟石灰

Al(OH)3

食盐

B

【解析】

试题分析: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错误;B、烧碱是NaOH是碱,H2SO4属于酸,石灰石是碳酸钙属于盐,Na2O是碱性氧化物,正确;C、氨水是混合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错误;D、NaHCO3属于盐,为酸式盐,Al(OH)3是碱,错误。

考点:考查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①5Cl2+I2+6H2O===2HIO3+10HCl

②ClO3-+5Cl-+6H+===3Cl2↑+3H2O

下列按物质氧化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A.Cl2>ClO3->IO3- B.ClO3->Cl2>IO3-

C.ClO3->IO3->Cl2 D.Cl2>ClO3->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N2+3H22NH3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B.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降低温度,平衡混合物里氨气的浓度减小

D.增大压强,不利于氨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山东省聊城市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2分)取质量为4.6g的纯净的金属钠平均分成两等份,做如下实验:

(1)第一块直接投入适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了气体A和200mL溶液(甲);

(2)另一块在干燥氧气中受热后转化成3.5g固体(经检验固体中不含金属钠的单质),再将所得固体全部投入适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气体B和200mL溶液(乙)。求:

①同温同压下,气体A和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 ;

②溶液甲的物质的量浓度= ;

③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甲 乙(填 “>”、“=”、“<”、“无法确定”);

④3.5g固体所含成分是 。

A.只含Na2O B.只含Na2O2

C.既含Na2O又含Na2O2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山东省聊城市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分别加热,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

B.分别溶于水,加Ba(OH)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C.分别溶于水,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分别溶于水,通入CO2观察是否有NaHCO3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山东省聊城市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块可用小刀切割,说明钠质地柔软

B.铝制餐具不能长期存放酸性食物,但可长期存放碱性食物

C.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D.KAl(SO4)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KAl(SO4)2==K++Al3++2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5分)某小组为了探究“铁与水蒸气”能否发生反应及反应的产物,进行了系列实验。

(1)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石棉绒是耐高温材料,不与水反应)。

反应一段时间,有肥皂泡吹起时,用点燃的火柴靠近肥皂泡,当 时(填实验现象),说明“铁与水蒸气”能够进行反应。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为了证明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3价的Fe,他们计划取出少量混合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溶解,过滤。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到溶液的颜色有两种可能,如下表。在下表中填写与现象相对应的结论与解释(可以不填满)。

现象

结论与解释

可能①

溶液由浅绿色变红色

可能②

溶液仍然为浅绿色

(4)可能①中,若要使红色又变成浅绿色,又不增加其它的金属离子,可以加入 ,可能②中,加入 可以使溶液变成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 “出汗” → 变成白色固体(粉末),(银白色→变暗→表面变潮→结块→变成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过氧化钠

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CO2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

D.该过程中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湖南省等三校高一12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则Cl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3 B.4∶3 C.2∶1 D.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