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实验室制取、净化并收集氯气涉及以下几个主要阶段:$\stackrel{Mn{O}_{2}}{浓盐酸}$$\stackrel{加热}{→}$$→_{ii.通过Y溶液}^{i.通过X溶液}$$\stackrel{收集}{→}$尾气处理

(1)写出实验室制取Cl2的离子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若有4mol的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NA
(2)现有以下3种试剂:A.饱和食盐水      B.浓硫酸    C.NaOH溶液
请在以上试剂中选择并回答填空:
X溶液应选用A (填写序号);Y试剂的作用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或干燥氯气).
(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Cl2的相关性质,设计了如图1的实验.
通入Cl2后,从观察集气瓶A、B中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Cl2+H2O=HClO+HCl次氯酸有漂性(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简要文字解释).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来;
②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出现褪色的现象,但两者褪色原理不同,如何区别,请你帮助设计实验,你的操作是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

分析 (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分析方程式中氯元素化合价变化,计算转移电子数目;
(2)浓盐酸具有易挥发性,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依据氯化氢、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选择合适的除杂剂;
(3)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依据AB现象解答;
(4)①使用分液漏斗时应取下塞子,使分液漏斗内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保证液体顺利流出;
②依据二氧化硫漂白性具有不稳定性,受热易恢复颜色,次氯酸漂白具有稳定性,受热不恢复颜色解答.

解答 解:(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依据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mol氯气,有4mol氯化氢参加反应,其中只有2mol氯化氢中-1价氯升高为氯气中0价,失去2mol电子,所以有4mol的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NA
故答案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2NA;
(2)浓盐酸具有易挥发性,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依据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所以X试液为饱和食盐水,作用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选择合适的除杂剂,所以Y为浓硫酸,作用干燥氯气;
故答案为:A;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或干燥氯气);
(3)通入Cl2后,A中干燥布条不褪色,B中湿润布条褪色,可证明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方程式:Cl2+H2O=HClO+HCl;
故答案为:Cl2+H2O=HClO+HCl 次氯酸有漂性;
(4)①使用分液漏斗时应取下塞子,使分液漏斗内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保证液体顺利流出,打开分液漏斗,发现其中的液体不能流下,可能的原因是分液漏斗瓶塞未打开;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来;
②二氧化硫漂白性具有不稳定性,受热易恢复颜色,次氯酸漂白具有稳定性,受热不恢复颜色,所以为区别二者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
故答案为: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与氯气的制取以及二氧化硫漂白与次氯酸漂白的区别,明确二者制备原理及漂白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试分析分子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
(1)在同一条直线上最多有4个原子;
(2)能肯定在同一平面内,最多的有12个原子.
(3)可能在同一平面内的,最多有17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实验学习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让氯气与铜粉反应制取纯净的无水CuCl2,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检查氯气发生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装置连接好后,用手捂热圆底烧瓶,若B中有气泡产生,则气密性良好.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B中选用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吸收HCl;C中选用的试剂是浓硫酸,其作用是干燥氯气.
(3)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Cl2$\frac{\underline{\;点燃\;}}{\;}$CuCl2
(4)E装置的目的是吸收尾气Cl2 防止污染,
(5)但实验发现得到的无水CuCl2总是偏蓝色,请你帮他们分析这是为什么?提出改进方案:在D、E之间增加一个含氯化钙的干燥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酚酞变红,有气泡产生.
②电解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OH-+Cl2↑+H2↑.
(2)要在铁件的表面镀铜防止铁被腐蚀,则:
①Y电极的材料是纯铜(选填纯铁、纯铜或纯锌),电极反应式是Cu-2e-=Cu2+.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电解过程中其浓度不变(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若电镀前X、Y两电极的质量相同,电镀完成后将它们取出洗净、烘干、称量,二者质量差为5.12g,则电镀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0.08mol.
③镀层破损后,镀铜铁比镀锌铁更容易被腐蚀,请简要说明原因:铁比铜活泼,镀层破坏后,在潮湿的环境中形成原电池,加速铁的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由Zn-Cu-硫酸溶液组成的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锌片的质量减少了6.5g.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原电池的正极是:Cu,负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Zn2+
(2)若将电解质溶液改为硫酸铜溶液,负极是:Zn,正极的电极反应式:Cu2++2e-═Cu.当电池输出相同的电量时,电池两极的质量差为12.9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下列实验装置图合理的是(  )
A.
装置所示装置可实现反应:Cu+2H2O$\frac{\underline{\;通电\;}}{\;}$Cu(OH)2+H2
B.
装置能构成锌铜原电池
C.
装置可用于粗铜的电解精炼
D.
装置可用于在实验室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物质的某些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

(1)若用实验Ⅳ来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NaHCO3,现象是右边试管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而左边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2)若用实验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填装置序号)Ⅱ、Ⅲ、Ⅳ.
(3)为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采用实验Ⅲ进行实验,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最后减重b克,则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frac{a-\frac{84b}{31}}{a}×100%$(用含有a、b的数学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1)铜、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负极为:锌,正极反应式:2H++2e-=H2↑.
(2)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其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
(3)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电解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 回答下列问题:

①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b极流向a极.(填字母)
②电池正极反应式为MnO2+e-+Li+═LiMnO2
(4)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酸性水中的硝酸盐污染.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2所示.直流电源正极为A(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2NO3-+10e-+12H+=6H2O+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有A、B、C、D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产生系列离子(每种物质只含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
阳离子Na+、Ba2+、NH4+
阴离子CH3COO-、Cl-、OH-、SO42-
已知:①A、C溶液的pH均大于7;
②一定浓度的A、B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可以相同;
③C溶液和D溶液相遇时只生成白色沉淀;
④仅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⑤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现象.
(1)写出A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或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写出C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
(3)25℃时,0.1mol•L-1B溶液的pH=a,则B溶液中c(H+)-c(NH3•H20)=10 a-14(用含有a的关系式表示).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溶液和C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OH-)>c(Ba2+)=c(Cl-)>c(NH4+)>c(H+).
(5)25℃时,在一定体积的0.01mol•L-1的C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01mol•L-1的盐酸,混合溶液的pH=12,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C溶液与盐酸的体积之和,则C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是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