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氯化铁是常见的水处理剂,利用废铁屑可制备无水氯化铁,实验室制备氯化铁的装置如图:(已知:废铁屑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1)实验制备操作步骤如下:
Ⅰ.打开弹簧夹K1(填“K1”或“K2”),关闭弹簧夹K2(填“K1”或“K2”),并打开活塞a,缓慢滴加盐酸.
Ⅱ.当装置A中不产生气泡或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不变时,关闭弹簧夹K1,打开弹簧夹K2,当A中溶液完全进入烧杯后关闭活塞a.
Ⅲ.将烧杯中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操作后得到FeCl3•6H2O晶体.
Ⅳ.最后将FeCl3•6H2O晶体制成无水氯化铁.
(2)当盐酸与A中废铁屑接触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
(3)写出H2O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Fe2++H2O2+2H+═2Fe3++2H2O.
(4)铁制品易生锈,采用电化学防腐的方式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请利用石墨为辅助电极材料,完成铁制品防腐示意图2,并做相应标注.

分析 根据装置图可知,向A中加入盐酸的仪器是分液漏斗,根据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可知,实验室制备无水FeCl3,是利用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然后把FeCl2氧化成FeCl3,先制得FeCl3•6H2O晶体,再脱结晶水制得无水FeCl3.烧杯中足量的H2O2溶液是作氧化剂,把亚铁离子全部氧化成三价铁离子;
(1)Ⅰ.应为盐酸与废铁屑的反应,故打开K1,关闭K2
Ⅱ.铁反应生成氢气,量气管中的液面降低,水准管中的液面升高,当反应完全时,无气泡产生,且量气管、水准管中的液面高度保持不变,此时关闭K1,打开K2
Ⅲ.液得到晶体需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步骤;
(2)盐酸与铁屑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3)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氯化亚铁被氧化生成氯化铁来书写方程式;
(4)铁生锈时,做负极,失电子,若采用电化学方法防止铁生锈,应构造一电解池,其中铁应做阴极.

解答 解:(1)Ⅰ.打开弹簧夹K1,关闭弹簧夹K2,并打开活塞a,缓慢滴加盐酸;
故答案为:K1;K2;Ⅱ.装置A不产生气泡或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不变,关闭弹簧夹K1,打开弹簧夹K2,当A中溶液完全进入烧杯后关闭活塞a;
故答案为:装置A中不产生气泡或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不变;
Ⅲ.将烧杯中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操作后得到FeCl3•6H2O晶体.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2)盐酸与铁屑的反应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故答案为:Fe+2HCl═FeCl2+H2↑;
(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氯化亚铁被氧化生成氯化铁,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
(4)铁生锈时,做负极,失电子,若采用电化学方法防止铁生锈,应构造一电解池,其中铁应做阴极,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制备实验方案设计,明确原理是解题关键,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学生欲配制6.0mol/L的H2SO4 980mL,实验室有三种不同浓度的硫酸:①480mL 0.5mol/L的硫酸;②300mL 24.5%的硫酸(p=1.20g/mL);③足量的18mol/L的硫酸.老师要求把①②两种硫酸全部用完,不足的部分由③来补充.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用24.5%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
(2)实验室所用18mol/L的浓硫酸的体积为270mL.
(3)根据配制操作的先后顺序,写出所用仪器的名称: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1000mL容量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高纯氧化铁是现代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以下是用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软磁a-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1)酸浸时,常需将烧渣粉碎、并加入过量H2SO4,其目的是 ;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2)加入FeS2时,发生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3)加入NH4HCO3目的是 。“沉淀”时,pH不宜过高,否则制备的FeCO3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 。检验FeCO3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4)煅烧时,发生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a g气体X2中含有b个X原子,那么c g该气体在0℃、1.01×105 Pa条件下的体积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A. L B. L

C. L D.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2 mol/L硫酸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 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溶液呈现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酸做氧化剂

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

C.1 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 mol电子

D.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黄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FeS2(硫元素显-2价,铁元素显+2价).实验室里用黄铜
矿为原料制取单质铜和铁红(Fe2O3)的流程如图1:
已知:CuFeS2+O2$\frac{\underline{\;高温\;}}{\;}$Cu+FeS+SO2;FeS+2HC1=FeC12+H2S↑
(1)在实验室中,应将黄铜矿粉末放在坩埚(填仪器名称)中焙烧.
(2)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SO2和H2S通入如图2所示装置中检验它
们的性质.该实验证明SO2具有漂白性和氧化性.
(3)欲选用下列部分装置在实验室中以MnO2和浓盐酸为原料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

①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加热\;}}{\;}$Mn2++Cl2↑2H2O.
②按气流方向由左到右,导管口连接顺序为a→b→c→g→h→d.
③装置连接好后,需要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若铁红Fe2O3样品中含有FeO,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铁红中含有FeO.写出有关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向溶液中滴加少量KMnO4溶液,若KMnO4溶液紫红色褪色,则证明含有FeO.
提供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KSCN溶液、KMnO4溶液、NaOH溶液、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图1:

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2如下(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
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76.5℃,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0mL三口瓶a中加入70mL70%硫酸.配制此硫酸时,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先加水、再加入浓硫酸.
(2)将a中的溶液加热至100℃,缓缓滴加40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继续反应.在装置中,仪器b的作用是回流(或使气化的反应液冷凝);仪器c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加入冷水的目的是便于苯乙酸析出.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BCE(填标号).
A.分液漏斗      B.漏斗      C.烧杯   D.直形冷凝管   E.玻璃棒
(3)提纯粗苯乙酸的方法是重结晶.
(4)用CuCl2•2H2O和NaOH溶液制备适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取最后一次少量洗涤液,加入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无白色浑浊出现.
(5)将苯乙酸加入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搅拌30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增大苯乙酸溶解度,便于充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无水氯化铝是白色晶体,易吸收水分,在178℃升华,装有无水氯化铝露置于潮湿空气中会爆炸并产生大量白雾,工业上由金属与氯气作用或由无水氯化氢气体与熔融Al作用而制得,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内通过下列装置(如图)制取少量纯净的无水氯化铝.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 ↑+2H2O.
(2)为使实验成功,A和B间需要加适当的装置,请将它画在框内,并注明其中盛放的药品.如果A产生的气体直接进入B中,实验产生的不良后果是爆炸并产生大量白雾
(3)进行实验时,应先点燃(填写字母,下同)A处的酒精灯,然后再点燃B处的酒精灯.
(4)在C处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氯化铝,原因是AlCl3易升华.
(5)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且防止水蒸气进入C使AlCl3发生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亚氯酸钠(NaClO2)是重要漂白剂,探究小组开展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制取NaClO2晶体按如图装置进行制取.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1)装置C的作用是防止D瓶溶液倒吸到B瓶中;
(2)已知装置B中的产物有ClO2气体,则装置B中反应的方程式为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装置D中反应生成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装置B中反应后的溶液中阴离子除了ClO2-、ClO3-、Cl-、ClO-、OH-外还可能含有的一种阴离子是SO42-;检验该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的盐酸,再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SO42-
(3)请补充从装置D反应后的溶液中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
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用38℃~60℃热水洗涤;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4)如果撤去D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NaClO3和NaCl;
实验Ⅱ:样品杂质分析与纯度测定
(5)测定样品中NaClO2的纯度.测定时进行如下实验:
准确称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KI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lO2-+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稀释成100mL待测溶液.取25.00mL待测溶液,加入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请计算所称取的样品中NaClO2的物质的量为c•V•10-3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