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也可以直接用作燃料.
(1)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来制备甲醇.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
化学键C-CC-HH-HC-OC≡OH-O
键能/kJ•mol-13484134363581072463
工业通过CO和H2化合来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 (g)△H=-116 kJ•mol-1
(2)工业上由甲醇制取甲醛的两种方法如下(有关数据均为在298K时测定):
反应Ⅰ:CH3OH(g)═HCHO(g)+H2(g)△H1=+92.09kJ/mol,K1=3.92×10-11
反应Ⅱ:CH3OH(g)+$\frac{1}{2}$O2(g)═HCHO(g)+H2O(g)△H2=-149.73kJ/mol,K2=4.35×1029
从原子利用率看,反应Ⅰ(填“Ⅰ”或“Ⅱ”.下同)制甲醛的原子利用率更高.从反应的焓变和平衡常数K值看,反应Ⅱ制甲醛更有利.
(3)工业废气二氧化碳催化加氢也可合成甲醇:CO2(g)+3H2(g)?CH3OH(g)+H2O(g)△H.在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O2和2.75molH2,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实验测得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正反应的△H<0 (填“>”、“<”或“=”,下同).
②M、N两点时化学反应速率:v(N)<v(M).
③为提高CO2的转化率除可改变温度和压强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大氢碳比.
④图中M点时,容器体积为10L,则N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1.04(填数值,保留2位小数).
(4)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不变的某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CO2和b mol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欲使整个反应过程中CO2的体积分数为恒定值,则a与b的关系是a=b.

分析 (1)依据化学反应焓变=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计算,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2)根据原子利用率表示目标产物的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比来比较;根据平衡常数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3)①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CH3OH的物质的量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大,结合图可知,P1>P2,根据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答题;
③在可逆反应中,增加一种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
④图中M点时,容器体积为10L,结合M点的坐标可知,M点的CH3OH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根据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起始(mol/L) 0.1      0.275      0         0
转化(mol/L)0.025     0.075     0.025     0.025  
平衡(mol/L) 0.075    0.2       0.025     0.025
根据K=$\frac{c({H}_{2}O)c(C{H}_{3}OH)}{{c}^{3}({H}_{2})c(C{O}_{2})}$计算;
(3)设转化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
根据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起始    a         b         0       0
转化    x        3x        x        x  
平衡  a-x        b-3x      x        x
则CO2的体积分数为$\frac{a-x}{a-x+b-3x+x+x}$=$\frac{a-x}{a+b-2x}$,据此讨论.

解答 解(1)CO(g)+2H2(g)?CH3OH (g),反应的焓变可以根据反应物的总键能和生成物的总键能计算得到,焓变=反应物总键能之和-生成物总键能之和,依据图表提供的化学键的键能计算得到,)△H1═1072KJ/mol+2×436KJ/mol-(3×413KJ/mol+358KJ/mol+463KJ/mol)=-116 kJ•mol-1,热化学方程式CO(g)+2H2(g)?CH3OH (g)△H=-116 kJ•mol-1
故答案为:CO(g)+2H2(g)?CH3OH (g)△H=-116 kJ•mol-1
(2)因原子利用率表示目标产物的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比,反应I的原子利用率为$\frac{30}{32}$×100%=93.7%,反应II的原子利用率为$\frac{30}{48}$×100%=62.5%;平衡常数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故答案为:Ⅰ,Ⅱ;
(3)①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CH3OH的物质的量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
故答案为:<;
②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大,故压强P1>P2,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也增大,所以v(N)<v(M),
故答案为:<;
③在可逆反应中,增加一种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所以为提高CO2的转化率除可改变温度和压强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大氢气物质的量比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的值,
故答案为:增大氢碳比;
④图中M点时,容器体积为10L,结合M点的坐标可知,M点的CH3OH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根据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起始(mol/L) 0.1      0.275      0         0
转化(mol/L)0.025     0.075     0.025     0.025  
平衡(mol/L) 0.075    0.2       0.025     0.025
K=$\frac{c({H}_{2}O)c(C{H}_{3}OH)}{{c}^{3}({H}_{2})c(C{O}_{2})}$=$\frac{0.025×0.025}{0.{2}^{3}×0.075}$=1.04,
故答案为:1.04;
(4)设转化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
根据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起始    a         b         0       0
转化    x        3x        x        x  
平衡  a-x        b-3x      x        x
则CO2的体积分数为$\frac{a-x}{a-x+b-3x+x+x}$=$\frac{a-x}{a+b-2x}$,要使$\frac{a-x}{a+b-2x}$为恒定的值,则a=b,
故答案为:a=b.

点评 本题属于拼合型题目,涉及化学键键能计算反应焓变、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等知识,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把氯气缓慢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2)某化学兴趣小组计划用氯气和氢氧化钠制取简易消毒液.
①其反应原理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l2+2OH-=Cl-+ClO-+H2O.
②实验室配制好4.0mol•L-1的NaOH溶液,这种溶液50mL才能与2.24L氯气(标准状况)恰好完全反应.
(3)配制250mL 4.0mol•L-1 NaOH溶液的实验步骤:
a.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
d.用适量蒸馏水溶解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静置冷却.
e.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f.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1cm~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①用天平称量的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40g.
②上述步骤的正确操作顺序a、b、d、c、f、e.
(4)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室常选用制CO2的发生装置,用KMnO4和浓盐酸制Cl2;选用Cu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时,应选用上图A、E两发生装置中E装置(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②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无变化,
D:恢复红色.
(5)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还利用图2所示装置探究SO2和Cl2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漂白性.
试分析:
①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盛有浓硫酸装置的目的是:a.控制气体通入速率;b.使SO2和Cl2充分混合.
②实验过程中发现:通气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其原因是SO2+Cl2+2H2O=2HCl+H2SO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试管中装有足量的煤油和水的混合物,静置后投入一小块碱金属.可观察到金属在煤油和水的界面附近上下往复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碱金属可能是钾或钠
B.反应过程中煤油不会燃烧
C.碱金属上下运动是由于与水反应产生了气体
D.若是金属钾则上下运动的幅度比钠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有机物X是近年来合成的一种化合物,用现代物理方法测得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X含碳质量分数为93.8%,含氢质量分数为6.2%,X分子中有3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和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碳原子;X分子中同时存在C-C、C=C和C≡C三种键,并发现其C=C键比普通的C=C键短,
(1)X的分子式是C5H4
(2)请写出X可能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同一短周期的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W<X<Y<Z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W<X<Y<Z
C.原子半径:W>X>Y>ZD.元素的最高化合价:W<X<Y<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对于反应3A+B═2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无论用A、B、C何种物质表示,其数值都是相同的
B.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C.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D.若增加或减少A物质的量,反应速率一定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NH4I(s)?NH3(g)+HI(g)    
B:2HI(g)?H2(g)+I2(g)
(1)写出反应A的平衡常数表达式c(NH3)•c(HI).
(2)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反应B不移动(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达到新的平衡时容器内颜色将怎样变化加深.(填“加深”、“变浅”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混合即可发生反应.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的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

请回答: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2)装置D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其作用是干燥氯气;
(3)A装置还可用于制取气体O2(只填一种);
(4)若有10.7gNH4Cl固体,最多可制取NH3(标准状况)的体积是4.48 L,
(5)装置C中有白烟产生,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HCl=NH4Cl;
(6)若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少量Cl2,为防止其污染环境,可将尾气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装置的名称:A池为原电池B池为电解池
(2)铜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3)B装置中,C1与C2均为石墨棒,石墨棒C1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石墨棒C2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无色溶液变红色
(4)当C2极析出224mL(标准状态)气体时,锌的质量减少0.6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