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甲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它不仅可用于制取重要的食用香料肉桂酸丙烯酯,还可用于合成常用药物布洛芬,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已知:
Ⅰ.
Ⅱ.
(1)甲苯的分子式是C7H8,布洛芬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
(2)试剂a的结构简式是
(3)第③步的化学方程式是+CH2=CHCH2OH$→_{△}^{浓硫酸}$+H2O;
(4)第④~⑥步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④⑥(填步骤编号);
(5)第⑤步的化学方程式是
(6)布洛芬的一种同分异构体C与NaOH溶液共热反应,生成丙酸钠和化合物D,D的苯环上只有一条侧链且与浓硫酸共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的结构简式是

分析 甲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苯甲醛,由信息I、肉桂酸的结构简式可知试剂a为,反应③为酯化反应,则试剂b为CH2=CHCH2OH.结合反应⑤产物结构可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则反应④为甲苯与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为,对比B的前后物质的结构可知,反应⑥是羰基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反应⑦为B中碳氧键断裂与C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布洛芬.

解答 解:甲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苯甲醛,由信息I、肉桂酸的结构简式可知试剂a为,反应③为酯化反应,则试剂b为CH2=CHCH2OH.结合反应⑤产物结构可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则反应④为甲苯与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为,对比B的前后物质的结构可知,反应⑥是羰基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反应⑦为B中碳氧键断裂与C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布洛芬.
(1)甲苯的分子式是为C7H8,布洛芬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
故答案为:C7H8;羧基;
(2)试剂a的结构简式是
故答案为:
(3)第③步的化学方程式是+CH2=CHCH2OH$→_{△}^{浓硫酸}$+H2O,
故答案为:+CH2=CHCH2OH$→_{△}^{浓硫酸}$+H2O;
(4)第④~⑥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④⑥,
故答案为:④⑥;
(5)第⑤步的化学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
(6)布洛芬的一种同分异构体C与NaOH溶液共热反应,生成丙酸钠和化合物D,则C含有酯基,D含有羟基,而D的苯环上只有一条侧链且与浓硫酸共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则D的结构简式是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充分利用有机物的结构进行分析解答,注意对题目信息的理解,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是对有机化学基础的综合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SiO2$\stackrel{HCl(aq)}{→}$SiCl4$→_{高温}^{H_{2}}$Si
B.FeS2$→_{煅烧}^{O_{2}}$SO2$\stackrel{H_{2}O}{→}$H2SO4
C.N2$→_{高温、高压、催化剂}^{H_{2}}$NH3$\stackrel{HCl(aq)}{→}$NH4Cl(aq)
D.MgCO3$\stackrel{HCl(aq)}{→}$MgCl2(aq)$\stackrel{电解}{→}$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溴乙烷(乙醇):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
B.苯(苯酚):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
C.溴苯(溴单质):加NaOH溶液振荡,分液,弃水层
D.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能用于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的试剂是(  )
A.溴水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苛性钠溶液D.四氯化碳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如图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K与c连接,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4H+=2H2O
B.若K与c连接,则溶液中的Na+向铁电极移动
C.若K与d连接,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2H++2e-═H2
D.若K与d连接,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稀盐酸可使电解质溶液复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氮的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很多重要应用.工业上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设备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煤和热交换器,设备A的名称合成塔,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3H2$?_{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
(2)设备B中m和n是两个通水口,入水口是n(填“m”或“n”).
(3)设备C的作用是将液氨和未反应的原料气体分离.
(4)某工厂利用氨气生产硝酸的流程简要表示如图2所示:
①写出设备b的名称吸收塔;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②常压法生产的硝酸浓度较低,尾气中氮氧化物含量较高,请帮助上述工厂设计一个能提高硝酸浓度、减少尾气排放的改进方案,并表示在图中.
(5)工业上利用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如图3是氨氧化率与氨一空气混合其中氧氨比的关系.其中直线表示反应的理论值;曲线表示生产实际情况.当氨氧化率达到100%,理论上r[n(O2)/n(NH3)]=1.25,实际生产要将r值维持在1.7~2.2之间,原因是O2太少不利于NH3的转化,r值为2.2时NH3氧化率已近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工业上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在尿素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应可表示如下:
反应Ⅰ:2NH3(g)+CO2(g)?NH2CO2NH4(s)△H1=-159.47kJ•mol-1
反应Ⅱ:NH2CO2NH4(s)?CO(NH22(s)+H2O(g)△H2=+72.49kJ•mol-1
总反应Ⅲ:2NH3(g)+CO2(g)?CO(NH22(s)+H2O(g)△H3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相同条件下,反应Ⅰ分别在恒温恒容容器中和绝热恒容容器中进行,二者均达到平衡后,c(CO2恒温小于c(CO2绝缘(填“大于”、“小于”或“等于”):△H3=-86.98KJ/mol.
(2)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反应Ⅰ中影响c(CO2)的因素,在恒温下将0.4molNH3和0.2molCO2放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t1时达到化学平衡,c(CO2)随时间t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在0-t1时间内该化学反应速率v(NH3)=$\frac{0.15}{{t}_{1}}$mol/(L•min);若其他条件不变,t1时将容器体积压缩到1L,t2时达到新的平衡.请在图1中画出t1-t2时间内c(CO2)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3)在150℃时,将2molNH3和1molCO2置于a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Ⅲ,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CO2转化率约为73%,然后分别在温度为160℃、170℃、180℃、190℃时,保持其它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转化率并绘制变化曲线(见图2).在150℃-170℃之间,CO2转化率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在150℃-170℃之间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CO2转化率就越向平衡靠拢.180℃时反应Ⅲ的平衡常数K3=12a2(mol/L)2(用含a的式子表示).
(4)侯氏制碱法主要原料为NaCl、CO2和NH3,其主要副产品为NH4Cl,已知常温下,NH3•H2O的电离常数Kb=1.8×10-5,则0.2mol•L-1NH4Cl溶液的pH约为5(取近似整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6g 14CH4所含中子数目为8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所含分子数目为NA
C.6.2g白磷(分子式为P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所含P-P键数目为0.3NA
D.1mol含8个碳原子的某烃分子,最多形成8NA个碳碳单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25℃时,向100mL 0.1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 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设滴加过程中无气体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未滴加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小于相同条件下0.1mol•L-1 NaHSO4溶液的pH
B.pH为7时混合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C.当V(NaOH)=30mL时,c(NH3•H2O)+c(Na+)<2c(SO42-
D.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从30mL至40mL的过程中,$\frac{c(N{{H}_{4}}^{+})}{c({H}^{+})}$的值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