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物质的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最多的是(  )
A.N2B.NH3C.CO2D.CH4

分析 根据各物质分子的电子数判断共用电子对数目多少.

解答 解:A、氮气分子的电子式为:,所以电子对数为3;
B、氨气分子的电子式为:,所以电子对数为3;
C、二氧化碳分子的电子式为:,所以电子对数为4;
D、C最外层4个电子,则甲烷中存在4对共用电子对;
故选CD.

点评 本题以判断共用电子对数多少为载体考查了分子的电子式,难度不大,根据分子的电子式即可解答本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为了除去KCl固体中少量的MgCl2、MgSO4,可选用Ba(OH)2、盐酸和K2CO3三种试剂,按下列步骤操作:
固体$\stackrel{加水}{→}$溶液$\stackrel{加过量A}{→}$ $→_{操作Ⅰ}^{加过量B}$滤液$\stackrel{加适量C}{→}$ $\stackrel{加热煮沸}{→}$KCl溶液$\stackrel{操作Ⅱ}{→}$KCl固体
(1)写出三种试剂的化学式:ABa(OH)2,BK2CO3,C盐酸
(2)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过量A的目的是除去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②加入过量B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Ba(OH)2和生成的BaCl2
③加热煮沸的目的是除去HCl.
(3)操作Ⅰ是过滤,操作Ⅱ是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在水溶液电离出H+的物质是酸
B.氧化还原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有升降
C.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D.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现有镁铝铜合金1.22g,加入过量的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氢气1.12L,反应后过滤得沉淀0.2g.若将此合金放入过量的烧碱溶液中,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的体积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钡溶液的是(  )
A.金属钠B.溴水C.碳酸钠溶液D.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101 kPa、298K下,气态分子断开1mol化学键的焓变为键焓.已知C-C键、C═O键和O═O键的键焓△H分别为347.7kJ•mol-1、745kJ•mol-1、497.3kJ•mol-1.假定石墨烯中碳碳间均是碳碳单键.试计算在101kPa、298K条件下,理论上每12g石墨烯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297.3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从薄荷油中得到一种烃A(C10H16),叫α一非兰烃,与A相关反应如下:

已知:
(1)D的分子式为C3H6O3
(2)含两个-COOCH3基团的C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不考虑手性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呈现2个吸收峰的异构体结构简式为CH3OOCC(CH32COOCH3
(3)G为含六元环的化合物,写出其结构简式
(4)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可得到一种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名称为聚丙烯酸钠
(5)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HBr$\stackrel{△}{→}$CH3CHBrCOOH+H2O
(6)A的结构简式为,A与等物质的量的Br2进行加成反应的产物共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四乙基铅[Pb(C2H54]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制备四乙基铅的工艺流牲如图所示.

已知:①已知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C2H5Cl+Mg$\stackrel{无水乙醚}{→}$C2H5MgCl(格林试剂);
②Pb(C2H54常温下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易燃,燃烧时生成一氧化铅、二氧化碳和水.回答下列问题:
(1)镁能在点燃的条件下与CO2发生置换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Mg$\frac{\underline{\;点燃\;}}{\;}$C+2MgO.为加快格林试剂的制取速率,常用镁屑代替镁块,理由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宜用镁粉,原因是用镁粉反应速率太快且镁粉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
(2)若以金属Pt为电极,阳极参与电极反应的是格林试剂和铅,阴极析出Mg,则电解槽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4e-+4C2H5MgCl=Pb(C2H54+4Mg2++4Cl-
(3)从分离器中分离出来的物质A经电解后,其电解产物之一可循环利用,A的电子式为,电解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frac{\underline{\;电解\;}}{\;}$Mg+Cl2↑.
(4)假设每步反应均为无损耗且完全反应,则开始投入的Pb和M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5)四乙基铅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Pb(C2H54+27O2$\frac{\underline{\;点燃\;}}{\;}$2PbO+16CO2+20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下列有关评价正确的是(  )
A.根据图Ⅰ所示实验,可以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
B.在图Ⅱ所示实验的左右两只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然后向两个气球中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根据反应后气球的大小可鉴别两种固体
C.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D.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小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是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