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小刚、小红对一久置的NaOH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探究.二位同学都作出以下的猜想:
Ⅰ.①可能是NaOH; ②可能是Na2CO3; ③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做出②③猜想的依据是2NaOH+CO2=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为了验证①②③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再滴加稀HCl,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可肯定猜想①(填序号)是错误的.
(2)为探究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OH,小红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①沉淀B的化学式为CaCO3
②在操作1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在操作2中,除要用到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是漏斗.
III.①小刚认为小红的这个方案有问题,理由是滴加澄清石灰水引入OH-,干扰NaOH的鉴别.
但只要将上述的澄清石灰水换成过量的CaCl2(填化学式)溶液,就可以证明粉末中还含有NaOH.
②小刚对小红的实验作了正确的改进后进行了实验,实验现象和小红的一致,由此确定猜想③(填序号)是正确的.
③已知小刚取5.0g白色粉末进行试验,生成的沉淀B经过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3.0g,则白色固体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36.4%.(假设白色固体中不含其它杂质)如何判断沉淀B已经洗涤干净?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滴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无则沉淀洗涤干净.

分析 Ⅰ.做出②③猜想的依据是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Ⅱ.(1)碳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2)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
②操作1加水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操作2是将沉淀和溶液分开,为过滤,要用到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滤纸、玻璃棒,漏斗;
Ⅲ.①滴加澄清石灰水引入OH-,干扰NaOH的鉴别;将氢氧化钙换成氯化钙即可;
②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将碳酸根沉淀完全,得到沉淀B(碳酸钙),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显红色,则证明粉末中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③沉淀B为碳酸钙,质量为3.0g,物质的量为$\frac{3.0g}{100g/mol}$=0.03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3mol,得出碳酸钠的质量,据此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frac{氢氧化钠的质量}{样品总质量}$×100%;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滴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无则沉淀洗涤干净.

解答 解:Ⅰ.做出②③猜想的依据是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
Ⅱ.(1)碳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说明猜想①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Na2CO3;①;
(2)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则沉淀B是碳酸钙,
故答案为:CaCO3
②操作1加水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操作2是将沉淀和溶液分开,为过滤,要用到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滤纸、玻璃棒,漏斗,
故答案为:搅拌;漏斗;
Ⅲ.①当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同时存在需要证明时,首先需要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检验并除去碳酸钠,滴加澄清石灰水虽能除碳酸根,但是引入OH-,干扰NaOH的鉴别,所以此方案不行,将氢氧化钙换成氯化钙即可,
故答案为:滴加澄清石灰水引入OH-,干扰NaOH的鉴别;CaCl2
②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将碳酸根沉淀完全,得到沉淀B(碳酸钙),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显红色,则证明粉末中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说明猜想③正确,
故答案为:③;
③沉淀B为碳酸钙,质量为3.0g,物质的量为$\frac{3.0g}{100g/mol}$=0.03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3mol,则碳酸钠的质量为:0.03mol×106g/mol=3.18g,氢氧化钠的质量为:5.0g-3.18g=1.82g,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frac{氢氧化钠的质量}{样品总质量}$×100%=$\frac{1.82g}{5.0g}$×100%=36.4%;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滴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无则沉淀洗涤干净,
故答案为:36.4%;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滴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无则沉淀洗涤干净.

点评 本题是探究物质的组成和测量物质的含量,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最后证实猜想,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2Fe3+═Cu2++2Fe2+
B.将Fe3O4固体溶于HI溶液中:Fe3O4+8H+=2Fe3++Fe2++4H2O
C.将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D.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2Br-+Cl2=2Cl-+B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实验室制取SO2的反应原理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已知SO3,熔点16.8℃,沸点44.8℃).

(1)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是:a→h→i→b→c→f→g→d(填各接口的编号).
(2)从乙处均匀通入O2,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时Ⅰ处滴入浓硫酸与Ⅱ处加热催化剂的先后顺序是先加热V2O5,后缓缓滴入浓硫酸.
(3)写出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SO2+O2 $\frac{\underline{催化剂}}{△}$2SO3
(4)在Ⅰ处用大火加热烧瓶时,SO2的转化率会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Ⅳ处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无色(或白色)晶体(或固体)生成.
(5)用n mol 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后,称得Ⅲ处增重m g,则本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frac{64n-m}{64n}$×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再称取剩余固体质量.实验中加热时可能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2)方案二:按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测定反应所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达到实验目的,分液漏斗中所装液体为硫酸.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实验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洗气瓶B中所装的试剂为稀硫酸,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止进入C被吸收.
③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称C装置前后质量的变化.(填“A”、“B”“C”或“D”)
(3)方案三:称取一定量样品20.0g,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为19.7g.
①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
②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取少量滤液,再滴加BaCl2溶液少许,如无白色沉淀出现,说明沉淀完全.
③通过计算可得到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将AgNO3、Na2SO4、BaCl2三种物质按物质的量为2:1:1的比例混合后溶于足量水中,最终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Ba2+和NO3-B.Na+和Cl-C.Ag+和SO42-D.Na+和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常温下,pH=1的某溶液A中还含有NH4+、K+、Na+、Fe3+、Al3+、Fe2+、CO32-、NO3-、Cl-、I-、SO42-中的4种,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乙一定有BaCO3,可能有BaSO4
B.该溶液A中一定有NO3-、Al3+、SO42-、Cl-
C.实验消耗Cu 14.4 g,则生成气体丙为3.36L
D.生成的甲、乙、丙气体均为无色的易溶于水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A、B、C、D、E、F、G均为有机物,其中A 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性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已知醛基在氧气中易氧化成羧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中官能团的名称:A碳碳双键、B羟基;
(2)在F的同系物中最简单的有机物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3)写出与F互为同系物的含5个碳原子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中一氯代物种类最少的结构简式C(CH34
(4)写出下列编号对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②2CH3CH2OH+O2$→_{△}^{Cu/Ag}$2CH3CHO+2H2O、氧化反应;
④CH3CH2OH+CH3COOH$?_{△}^{浓硫酸}$CH3CH2OOCCH3+H2O、酯化(取代)反应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图一是维生素C的键线式结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二不是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
B.维生素C在碱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C.维生素C易发生起氧化及加成反应
D.维生素C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先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会有光亮的银镜出现
B.试管中先加入一定量浓硫酸,再依次加入适量冰醋酸、无水乙醇,然后加热制乙酸乙酯
C.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D.验证溴乙烷水解产物时,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振荡溶液、静置、待液体分层后,滴加硝酸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