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羧基酸性>碳酸>酚羟基,据此进行判断;
(2)苯酚、苯甲酸呈酸性,苯胺呈碱性,苯甲醇为中性,可先加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苯酚、苯甲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盐,则水层中含有苯酚钠、苯甲酸钠,在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得到苯酚,分离后在水中加入盐酸可得到苯甲酸,则A为NaOH溶液,B为二氧化碳,C为盐酸,物质1为苯甲酸,物质2为苯酚;
苯甲醇、苯胺、苯酚都不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苯甲酸能够与碳酸氢钠反应,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1)羧基酸性>碳酸>酚羟基>醇羟基,则酸性:苯甲酸>碳酸>苯酚,
故答案为:苯甲酸>碳酸>苯酚;
(2)苯酚、苯甲酸呈酸性,苯胺呈碱性,苯甲醇为中性,可先加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苯酚、苯甲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盐,则水层中含有苯酚钠、苯甲酸钠,在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得到苯酚,分离后在水中加入盐酸可得到苯甲酸,则A为NaOH溶液,B为二氧化碳,C为盐酸,物质1为苯甲酸,物质2为苯酚;
苯甲醇、苯胺中加入盐酸,苯胺生成盐,溶于水,在水层中加入氢氧化钠可得到苯胺;则物质3为苯胺,物质4为苯甲醇;
若首先仅仅将苯甲酸与其他三种物质分开,由于只有苯甲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加入NaHCO3溶液将苯甲酸与其他三种物质分开,
故答案为:NaOH溶液;CO2;盐酸;NaHCO3溶液.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分离与提纯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 |
B. | 过滤操作中,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 | |
C. | 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不接触 | |
D. |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O22-+2H2O═O2↑+4OH- | |
B. | 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 | |
C. | 向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 |
D. | 次氯酸钠与Fe(OH)3在碱性溶液中反应生成Na2FeO4:3ClO-+2Fe(OH)3═2FeO42-+3Cl-+H2O+4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反应时间/min | n(CO)/mol | n(H2)/mol |
0 | 0.60 | 1.20 |
20 | 0.20 | |
30 | 0.40 |
A. | 反应在20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0.04 mol•L-1•min-1 | |
B.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H3OH)=0.15 mol•L-1,则反应的△H<0 | |
C.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平衡体系中同时通入0.20 mol CO、0.20 mol H2、0.20 mol CH3OH,达到新平衡前v(正)>v(逆) | |
D. | 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CH3OH,达到平衡时CH3OH转化率大于$\frac{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 |
B. | 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 |
C. | 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 |
D. | 鸡蛋清和豆浆都属于胶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Ag(NH3)2+、Fe3+、Cl-、NO3- | |
B. | 常温下c(H+)=10-14mol/L的溶液中:Na+、AlO2-、SO32-、S2- | |
C. | “84”消毒液中:NO3-、Cl-、Ca2+、H+ | |
D. | 常温时,在中性溶液中:Na+、Fe3+、NO3-、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