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2,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同主族,B与D同主族,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D处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ⅥA族

 

B.

四种元素原子的半径大小顺序是A<B<C<D

 

C.

B、D的最高价氧化物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D.

一定条件下,B单质能置换出D单质,C单质能置换出A单质


考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与D为同主族元素,B的原子序数大于A,故B处于第二周期,D处于第三周期,A与C同主族,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设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2x=2,x=1,四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故B、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B、D处于ⅣA族,B为碳元素,D为Si元素,C元素原子序数大于碳元素,故C为Na元素,四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32,故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2﹣14﹣6﹣11=1,则A为H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与D为同主族元素,B的原子序数大于A,故B处于第二周期,D处于第三周期,A与C同主族,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设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2x=2,x=1,四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故B、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B、D处于ⅣA族,B为碳元素,D为Si元素,C元素原子序数大于碳元素,故C为Na元素,四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32,故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2﹣14﹣6﹣11=1,则A为H元素,

A、因硅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在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第ⅣA族,故A错误;

B、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在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在减小,则半径关系为C>D>B>A,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二氧化硅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相似,但二氧化碳属于分子晶体,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二者物理性质不相似,故C错误;

D、因C+SiO2Si+2CO↑,2Na+2H20═2NaOH+H2↑,即B单质能置换出D单质,C单质能置换出A单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根据B的原子序数大于A及元素位置关系、原子序数的关系,明确元素B为第二周期元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 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B的核电荷数比A大1,C原子的电子总数比B原子的电子总数多5;1molA的单质跟盐酸反应可置换出11.2L(标准状况下)氢气,这时A转变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试回答:

(1)写出下列元素名称:A__________,C__________。

(2)写出A、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与C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已知金属元素D和元素A、B在同一周期。分别向B,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滴人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H2SO4和HNO3的浓度分别为4mol/L和2mol/L的混合液,取10mL加入过量的铁粉,若HNO3的还原产物为NO,则生成气体在标况下的总体积为

A.0.224L     B.0.672L    C.0.112L     D.0.336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在给定的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饱和氯水中:Cl﹣、NO3﹣、Na+、SO32﹣

 

B.

常温下,=1×1012的溶液中:Ca2+、Na+、I﹣、NO3﹣

 

C.

0.1 mol/L的NaOH溶液中:K+、AlO2﹣、SO42﹣、CO32﹣

 

D.

在PH=7的溶液中:Fe3+、Na+、Br﹣、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  )

序号

CO2

HCl

CO2

NO2

CO2

SO2

CO2

SO2

SO2

NH3

石灰水

石灰水

Ba(NO3)2

BaCl2

CaCl2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mol/L和2mol/L,取10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混合气体体积为(设反应中HNO3被还原成NO)(  )

 

A.

0.448L

B.

0.672L

C.

0.896L

D.

0.2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

B

C

D

硅太阳能电池

锂离子电池

太阳能集热器

燃气灶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反应相互关系的科学.电池、电解都存在我们熟知的电化学反应.

(1)如图1是一种常见的一次锌锰酸性干电池.干电池工作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MnO2的作用是除去正极上的气体产物,本身生成Mn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以碳棒为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时发现阴极碳棒上除了有红色物质析出外,还有少量白色物质析出.

已知铜的化合物的颜色、性质如下:

物质

颜色、性质

物质

颜色、性质

氢氧化铜Cu(OH)2

蓝色固体不溶于水

硫酸铜(CuSO4

溶液呈蓝色

氧化亚铜(Cu2O)

红色固体不溶于水

氯化铜(CuCl2

溶液绿色,稀溶液蓝色

氯化亚铜(CuCl)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碱式氯化铜

绿色固体不溶于水

取电解CuCl2溶液后的阴极碳棒附着物,洗涤、干燥,连接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验证阴极产物.

实验结束后,碳棒上的白色物质变为红色,无水硫酸铜不变色.

①碳棒上的红色物质有无Cu2O?  (填“有”或“无”),请简要说明的理由:  

②在c装置后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根据表中性质推测的阴极碳棒上的少量白色物质一定存在.试写出上述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由以上实验分析可知:电解CuCl2溶液的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合物分子中,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能给出三种信号而且峰值比为3:2:3的是(   )

A.甲酸乙酯                  B.丁酮        C.间二溴苯          D.丙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