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含铁的铜屑为原料制备Cu(NO32•3H2O晶体,并进一步探究用SOCl2制备少量无水Cu(NO32.设计的合成路线如下:
Cu屑(含Fe)$→_{①}^{足量HNO_{3}}$ $→_{②}^{调pH}$ Cu(NH32溶液$\stackrel{③}{→}$Cu(NH32•3H2O晶体$→_{④}^{SOCl}$无水Cu(NH3
已知:Cu(NO32•3H2O$\stackrel{170℃}{→}$Cu(NO32•Cu(OH)2$\stackrel{200℃}{→}$CuO,SOCl2熔点-105℃、沸点76℃、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酸性气体.
请回答:(1)第②步调pH适合的物质是CuO或Cu(OH)2或Cu2(OH)2CO3(填化学式)
(2)第③步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等步骤,其中蒸发浓缩的具体操作是将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控制温度(不高于170℃),加热至溶液表面形成一层晶膜.为得到较大颗粒的Cu(NO32•3H2O晶体,可采用的方是形成一层晶膜减慢冷却结晶的速度(填一种)
(3)第④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NO32•3H2O+3SOC12=Cu(NO32+3SO2↑+6HCI↑.
(4)第④步,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夹持及控温装置省略,如图1)有一处不合理,请提出改进方案并说明理由在AB之间增加干燥装置,防止B中的水蒸气进入A中装置改进后,向仪器A中缓慢滴加SOCl2时,需打开活塞b(填“a”、“b”或“a和b”)

(5)为测定无水Cu(NO32产品的纯度,可用分光光度法.
已知:4NH3•H2O+Cu2+=Cu(NH342++4H2O;Cu(NH342+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用吸光度A表示)与Cu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现测得Cu(NH342+的吸光度A与Cu2+标准溶液浓度关系如图2所示:准确称取0.3150g无水Cu(NO32,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准确移取该溶液10.00mL,加过量NH3•H2O,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测得溶液吸光度A=0.620,则无水Cu(NO32产品的纯度是95.5%(以质量分数表示).

分析 含铁的铜屑用过量的硝酸溶解,得到的溶液为Cu(NO32、Fe(NO33的酸性溶液,条件pH沉淀铁离子,得到Cu(NO32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Cu(NO32•3H2O晶体,与SOCl2制混合得到用无水Cu(NO32
(1)调节pH促进铁离子水解沉淀铁离子,不引入新杂质,同时不能沉淀铜离子,据此分析;
(2)根据题意,温度不能高于170℃,否则Cu(NO32•3H2O变质,出现晶膜后减慢结晶速度可得到较大颗粒的晶体;
(3)Cu(NO32•3H2O和SOC12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硫气体和氯化氢气体;
(4)A、B间缺少干燥装置;向三颈烧瓶中缓慢滴加SOC12时,需打开活塞b;
(5)由图可知,溶液吸光度A=0.600时,Cu2+标准溶液浓度为1.5×10-3mol/L,据此计算.

解答 解:(1)调节pH促进铁离子水解沉淀铁离子,不引入新杂质,同时不能沉淀铜离子,可选用CuO或Cu(OH)2或Cu2(OH)2CO3
故答案为:CuO或Cu(OH)2或Cu2(OH)2CO3
(2)根据题意,温度不能高于170℃,否则Cu(NO32•3H2O变质,故蒸发浓缩应将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控制温度(不高于170℃),加热至溶液表面形成一层晶膜减慢冷却结晶的速度,可得到较大颗粒的Cu(NO32•3H2O晶体;
故答案为:将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控制温度(不高于170℃),加热至溶液表面形成一层晶膜;形成一层晶膜减慢冷却结晶的速度;
(3)第④步中发生的反应为Cu(NO32•3H2O和SOC12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硫气体和氯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为:Cu(NO32•3H2O+3SOC12=Cu(NO32+3SO2↑+6HCI↑;
故答案为:Cu(NO32•3H2O+3SOC12=Cu(NO32+3SO2↑+6HCI↑;
(4)为防止B中的水蒸气进入A中,故在AB之间增加干燥装置;向三颈烧瓶中缓慢滴加SOC12时,需打开活塞b;
故答案为:在AB之间增加干燥装置,防止B中的水蒸气进入A中;b;
(5)由图可知,溶液吸光度A=0.620时,Cu2+标准溶液浓度为1.6×10-3mol/L,则样品中Cu(NO32的质量为1.6×10-3mol/L×$\frac{100mL}{10mL}$×188g/mol=0.3008g,则无水Cu(NO32产品的纯度是$\frac{0.3008g}{0.3150}$×100%=95.5%;
故答案为:95.5%.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涉及了元素的相关性质,实验设计,操作控制,方程式的书写、纯度的计算等,要求学生对物质基本性质的掌握,并加以灵活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容步骤时,俯视凹液面,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B.向盛有5mL 4%和5mL 12%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等浓度的氯化铁溶液,后者产生气泡速率快
C.KI溶液中加少量新制的氯水,再加少量苯充分振荡后静置,上层为紫红色
D.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和用红色石蕊试纸检测气体时均不需要润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
A.NaClB.MgCl2C.NaHCO3D.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茶叶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有机成分及钙、铁等微量金属元素,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方案测定某品牌茶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并检验铁元素的存在(已知CaC2O4为白色沉淀物质).首先取200g茶叶样品焙烧得灰粉后进行如图操作: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文献资料显示,某些金属离子的氢氧化物完全沉淀的pH为:
离子Ca2+Fe3+
完全沉淀时的pH134.1
实验前要先将茶叶样品高温灼烧成灰粉,其主要目的使样品中的有机物完全分解,将钙、铁等微量元素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2)写出从滤液A→沉淀D的离子反应方程式Fe3++3NH3•H2O=Fe(OH)3↓+3NH4+
(3)为保证实验精确度,沉淀D及E需要分别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回母液中,判断D已经沉淀完全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氨水若无红褐色沉淀生成则说明D已沉淀完全,否则未沉淀完全.
(4)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C溶液时所发生的反应为: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
现将滤液C稀释至500mL,再取其中的25.00mL溶液,用硫酸酸化后,用0.1000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10.00mL.

①此步操作过程中KMnO4标准溶液应装在图2中哪个仪器中(填写字母)B.
②滴定到终点,现象无色变为浅红色,静置后,如图3方法读取KMnO4标准溶液的刻度数据,则测定的钙元素含量将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原茶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Mg(NO22、NO2、O2
乙:MgO、NO2、O2
丙:Mg3N2、O2
丁:MgO、NO2、N2
(1)实验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
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2)实验过程
①仪器连接后,放入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称取Mg(NO32固体3.7g置于A中,加热前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避免对产物O2的检验产生干扰;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移动酒精灯预热硬质玻璃管,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③观察到A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中未见明显变化.
④待样品完全分解,A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g.
⑤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①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乙是正确的.
②根据D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因为若有O2,D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Na2SO3+O2=2Na2SO4(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褪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未检测到的原因是O2在通过装置B时已参与反应
③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置进一步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
Ⅰ.实验室欲制备Cu(NO32 晶体,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甲:Cu  $\stackrel{稀HNO_{3}}{→}$Cu(NO32     乙:Cu $\stackrel{O_{2}}{→}$CuO $\stackrel{稀HNO_{3}}{→}$Cu(NO32
(1)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Cu(NO32,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甲>乙 (填>、<、=).从环保角度分析,乙同学的方案更合理.
(2)乙同学想利用制备Cu(NO32晶体配置400mL 0.5mol/L的Cu(NO32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Ⅱ.现有一包红色粉末,某化学实验小组欲通过实验来探究是否由Cu、Fe2O3组成,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Cu和Fe2O3的混合物;
假设2.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3.红色粉末是Cu.
(2)设计探究实验: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硝酸中,在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试剂.
①若假设3成立,则实验现象是红色粉末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②为了探究假设1和假设2哪一组成立,继续向所得溶液加入足量的铁粉,若观察到现象为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假设1成立.
③有同学提出,若混合物中Cu含量较少,可能加入铁粉后实验现象不明显.
查阅资料:Cu2+与足量氨水反应生成深蓝色溶液,Cu2++4NH3•H2O═Cu(NH342++4H2O.为进一步探究假设1和假设2哪一组成立,另取少量粉末加稀硝酸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足量氨水,若假设1成立,则现象为产生红褐色沉淀,同时溶液呈深蓝色;若假设2成立,则现象为产生红褐色沉淀,同时溶液呈无色.
④另有同学认为用稀硫酸和KSCN试剂就能直接验证假设1、2、3哪个成立.请写出假设1成立时的实验操作及现象取少量粉末放入稀硫酸中,粉末部分溶解,在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试剂,溶液变为血红色.
Ⅲ.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50mL 4mol•L-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L NO(标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所得到的铁的质量为1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如图装置制取高纯度的苯甲酸甲酯.

熔点/℃沸点/℃密度/g•cm-3水溶性
苯甲酸122.42491.27微溶
甲醇-9764.30.79互溶
苯甲酸甲酯-12.3199.61.09不溶
有关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烧瓶中混合有机物及浓硫酸的方法是先将一定量的苯甲酸放入烧瓶中,然后再加入甲醇,最后边振荡边缓慢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装置C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冷却后补加.
(2)B装置的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冷凝收集产品,可否换为球形冷凝管否(填“可”或“否”).
(3)制备和提纯苯甲酸甲酯的操作先后顺序为CFEADB(填装置字母代号).
(4)A中Na2CO3的作用是除去苯甲酸甲酯中的苯甲酸;D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没有反应完的Na2CO3
(5)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b(填标号).
a.直接将苯甲酸甲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苯甲酸甲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苯甲酸甲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苯甲酸甲酯从上口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常温下,在pH=1的某溶液中可能有Na+、Fe2+、Fe3+、I-、Cl-、CO32-中的几种,现取10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e2+、I-、Cl-三种离子一定存在
B.CO32-一定不存在,不能确定Na+和Cl-是否存在
C.Fe3+与Fe2+至少有一种
D.该溶液中c(Cl-)至少为0.2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氰基丙烯酸酯在碱性条件下能快速聚合为,从而具有胶黏性,某种氰基丙烯酸酯(G)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A的相对分子量为58,氧元素质量分数为0.276,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单峰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丙酮.
(2)B的结构简式为
(3)B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2组峰,峰面积比为1:6;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氰基 (填官能团名称)
(4)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5)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_{△}^{H_{2}O}$+NaCl.
(6)G的同分异构体中,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8种.(不含立体异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