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KAl(SO42•12H2O(明矾)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制备明矾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易拉罐$→_{微热、过滤}^{试剂①}$滤液A$\stackrel{NH_{4}HCO_{3}}{→}$沉淀B$→_{K_{2}SO_{4}}^{稀H_{2}SO_{4}}$→产物
(1)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①应选用D(填标号).
A.HCl溶液    B.H2SO4溶液      C.氨水    D.NaOH溶液
(2)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3)沉淀B的化学式为Al(OH)3;将少量明矾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其原因是Al3+水解,使溶液中H+浓度增大.

分析 由制备流程可知,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试剂①为NaOH,Fe、Mg不反应,只发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过滤后,滤液含NaAlO2,与碳酸氢氨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B为Al(OH)3,最后加硫酸、硫酸钾得到明矾,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1)Fe、Mg与强碱不反应,而Al与NaOH溶液反应,则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①应选用NaOH,故答案为:D;   
(2)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3)由上述分析可知,沉淀B为Al(OH)3,将少量明矾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其原因是Al3+水解,使溶液中H+浓度增大,故答案为:Al(OH)3;Al3+水解,使溶液中H+浓度增大.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制备实验流程、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可逆反应CO+H2O(g)?CO2+H2,依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830K时,若起始时:c(CO)=2mol/L,c(H2O)=3mol/L,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为30%;K值为1.
(2)830K时,若只将起始时,c(H2O)改为6mol/L,则CO的转化率为75%.
(3)若830K时,起始浓度c(CO)=a mol/L,c(H2O)=b mol/L,H2的平衡浓度c(H2)=c mol/L
①a、b、c之间的关系式是ab=c(a+b). 
②当a=b时,a与c的关系式为a=2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的电子数相等;C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A 原子的相同;D为它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E和C位于同一主族,F的 原子序数为29.
(1)基态F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2)在A、B、C三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O>C(用元素符号回答).
(3)元素F的蓝色硫酸盐溶液加入足量氨水生成溶液为深蓝色溶液,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4NH3•H2O=[Cu(NH34]2++4H2O
(4)由A、B、C形成的离子CAB-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则CAB-的电子式为[N=C=O]-
(5)在元素A与E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A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
(6)由B、C、D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常见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用二氧化氯(ClO2)、高铁酸钠(Na2FeO4,摩尔质量为166g/mol)等新型净水剂替代传统的净水剂Cl2对淡水进行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新技术.ClO2和Na2FeO4在水处理过程中分别被还原为Cl-和Fe3+

(1)Na2FeO4之所以能净水、杀菌、消毒,原因是具有强氧化性,还原产物Fe3+发生水解生成Fe(OH)3胶体,能吸附悬浮物.
(2)已知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工业上用稍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用图所示的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及收集ClO2
①A中反应产物有K2CO3、ClO2等,请写出反应方程式2KClO3+H2C2O4$\frac{\underline{\;\;△\;\;}}{\;}$K2CO3+2ClO2↑+CO2↑+H2O.
②A部分还应添加温度控制装置,如水浴加热或酒精灯、温度计,B部分还应补充的装置为冰水浴(或冷水浴),因为ClO2的沸点低,有利于凝聚收集(说明原因).
③该装置按②补充完整后,装置A、B、C中还有一处设计明显不合理的是C(填“A”“B”或“C”),请画出正确的装置图.
④ClO2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骤1:准确量取ClO2溶液10ml,稀释成100ml试样;量取V1ml试样加入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静置片刻;
步骤3:加入淀粉指示剂,用cmol/L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ml.(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
步骤2的目的2ClO2+10I-+8H+=2Cl-+5I2+4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时,可以判断此滴定操作达到终点;由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frac{135c{V}_{2}}{{V}_{1}}$g/L(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一定温度下,4L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气体M、气体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1)比较t2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大小V>V.(填“>”、“=”、“<”)
(2)若t2=2min,计算反应开始至t2时刻用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5mol/(L•min)
(3)t3时刻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反应物的转化率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SO2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
反应原理: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制备SO2气体.反应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

(1)B中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变红此实验证实了SO2水溶液显酸性.
(2)C中的品红溶液褪色,证明SO2 有漂白性.
(3)D中的实验现象是淡黄色沉淀生成,证明SO2 有氧化 性.
(4)E中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为无色,证明SO2 有还原 性.
(5)F的作用是吸收尾气反应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
B.已知时25℃时Ksp[Fe(OH)3]=4.0×10-38,则该温度下反应Fe(OH)3+3H+?Fe3++3H2O的平衡常数K=4.0×104
C.将饱和Na2SO4溶液加入到饱和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Ksp[Ca(OH)2]大于Ksp(CaSO4
D.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在MgCl2溶液中加入氨水调混合液的pH=11,产生沉淀,则此时溶液中的c (Mg2+)=1.8×10-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实验室测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ω(Na2CO3),称取此混合物mg,溶于水中,配成溶液.
I.方案一:沉淀法.利用化学反应把HCO3-、CO32-完全转化为沉淀,称量干燥沉淀的质量,由此计算混合物中ω(Na2CO3).
(1)量取配置好的溶液于烧杯中,滴加足量沉淀剂,把溶液中HCO3-、CO32-完全转化为沉淀,应选用的试剂是Ba(OH)2溶液或Ca(OH)2溶液.
(2)若选用(1)的沉淀剂沉淀后,过滤,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Na2SO4溶液,如无沉淀,则沉淀已洗净,反之则为未完成.
II.方案二:量气法.如图所示,量取配制好的溶液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由此计算混合物中ω(Na2CO3).
(1)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滴下,消除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气体体积误差.
(2)正确读取气体体积的操作读数前上下移动c,使b、c的液面相平,读数时,视线要和c的凹液面相切.
(3)某同学根据方案二的思路提出方案三:把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生石灰,测定增重的质量,由此计算混合物中ω(Na2CO3),若按此方案,则测得的ω(Na2CO3)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为减小误差,请完善他的方案应先把气体通入浓硫酸后再通入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増大为2的短周期元素,它们分布在两个周期内,其中两种是金属元素,B的原子半径最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单质的熔点最高B.B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C.C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D.D的原子半径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