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铜是重要金属,Cu及其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请回答以下问题:
(1)CuSO4可由金属铜与稀硫酸并通入氧气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H2SO4(稀)$\frac{\underline{\;△\;}}{\;}$2CuSO4+2H2O;
(2)无水CuSO4粉末常用来检验一些有机物中的微量水分,现象是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
(3)SO42-的立体构型是正四面体,其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3
(4)元素金(Au)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同族,Au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6s1;一种铜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该合金中每一层均为密置层(填“密置层”、“非密置层”),金原子的配位数为12;该晶体中,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金属键;
(5)上述晶体具有储氢功能,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若将Cu原子与Au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与CaF2的晶胞结构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应为H8AuCu3.若Cu原子与Au原子的距离为a cm,则该晶体储氢后的密度为$\frac{397}{2\sqrt{2}NAa3}$g/cm3.(含a的表达式)

分析 (1)加热条件下,Cu和稀硫酸、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方程式;
(2)无水硫酸铜固体是白色、五水硫酸铜晶体是蓝色;
(3)硫酸根离子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且不含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硫酸根离子空间构型及S原子杂化方式;
(4)根据Cu原子结构知,Au原子最外层为第6电子层,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一种铜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该合金中每一层均为密置层,Au原子配位数=3×8÷2;该晶体是由金属晶体,原子之间存在金属键;
(5)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与CaF2的晶胞结构结构相似,则在金属晶胞内部有8个H原子,该晶胞中含有1个Au原子、3个Cu原子,据此判断其化学式;
若Cu原子与Au原子的距离为a cm,则晶胞棱长=$\sqrt{2}$acm,晶胞体积=($\sqrt{2}$acm)3,晶胞密度=$\frac{\frac{M}{{N}_{A}}}{V}$.

解答 解:(1)加热条件下,Cu和稀硫酸、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方程式为2Cu+O2+2H2SO4(稀) $\frac{\underline{\;△\;}}{\;}$2CuSO4+2H2O,故答案为:2Cu+O2+2H2SO4(稀) $\frac{\underline{\;△\;}}{\;}$2CuSO4+2H2O;
(2)无水硫酸铜固体是白色、五水硫酸铜晶体是蓝色,所以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故答案为: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
(3)硫酸根离子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且不含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硫酸根离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S原子杂化方式为sp3
故答案为:正四面体,sp3
(4)根据Cu原子结构知,Au原子最外层为第6电子层,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6s1
一种铜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该合金中每一层均为密置层,Au原子配位数=3×8÷2=12;该晶体是由金属晶体,原子之间存在金属键;
故答案为:6s1;密置层;12;金属键;
(5)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与CaF2的晶胞结构结构相似,则在金属晶胞内部有8个H原子,该晶胞中含有Au原子个数=8×$\frac{1}{8}$=1、Cu原子个数=6×$\frac{1}{2}$=3,据此判断其化学式为H8AuCu3
若Cu原子与Au原子的距离为a cm,则晶胞棱长=$\sqrt{2}$acm,晶胞体积=($\sqrt{2}$acm)3,晶胞密度=$\frac{\frac{M}{{N}_{A}}}{V}$=$\frac{\frac{397}{{N}_{A}}}{2\sqrt{2}{a}^{3}}$g/cm3
故答案为:H8AuCu3;$\frac{397}{2\sqrt{2}NAa3}$g/cm3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涉及晶胞计算、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杂化、空间构型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难点是晶胞计算,注意密度公式中各个字母含义,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将0.2mol•L-1的H2S溶液与0.2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c(Na+)>c(OH-)>c(HS-)>c(S2-)>c(H+B.c(Na+)>c(HS-)>c(H+)>c(S2-)>c(OH-
C.c(Na+)>c(HS-)>c(OH-)>c(H+)>c(S2-D.c(Na+)>c(HS-)>c(OH-)>c(S2-)>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防止环境污染,生产流程如图:已知石油裂解已成为生产H的主要方法,E的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G是具有香味的液体,试填空.

(1)A的名称纤维素;G的名称乙酸乙酯;
(2)B的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H的结构简式CH2=CH2
(3)写出H发生加聚反应的方程式:
(4)D→E的化学方程式:2CH3CH2OH+O2$→_{△}^{催化剂}$2CH3CHO+2H2O;
(5)E→F的化学方程式:2CH3CHO+O2$→_{△}^{催化剂}$2CH3COOH;
(6)F→G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CH3CO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7)写出符合条件①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②能发生银镜反应的G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CH3CHOHCH2CHO、CH3CH2CHOHCHO、HOCH2CH2CH2CHO、HOCH2CH(CH3)CHO、(CH32COHCH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所示为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活性部分---血红素的结构: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元素电负性请判断H2N-CHO中碳和氮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3.
(2)血红素中两种氮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sp2,sp3;在图乙的方框内用“→”标出亚铁离子的配位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我国古代用炉甘石炼锌,主要反应为:2C+ZnCO3$\frac{\underline{\;高温\;}}{\;}$Zn+3C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被还原B.C发生氧化反应C.ZnCO3被氧化D.ZnCO3是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实验表明,液态时,纯硫酸的电离能力强于纯硝酸,纯硫酸的导电性也显著强于纯水.又知液态纯酸都能像水那样进行自身电离(H2O+H2OH3O++OH-)而建立平衡,且在一定温度下都有各自的离子积常数.据此回答:
(1)纯硫酸在液态时自身电离的方程式是2H2SO4?H3SO4++HSO4-
(2)25℃时,液态纯硫酸的离子积常数K(H2SO4)>1×10-14(填“>”、“<”或“=”).
(3)在纯硫酸与纯硝酸的液态混合酸中,存在的阴离子主要是HSO4-,这是因为混合酸中不仅存在硫酸和硝酸各自电离的两个电离平衡,而且还因硫酸的酸度大于硝酸,又在无水条件下,混合酸中必然发生H++NO3-?HNO3(或NO3-+H3SO4+?HNO3+H2SO4)(写离子方程式)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
C.1 mol•L-1的硫酸钠溶液和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做导电性实验,两种溶液的导电性不同
D.氢氧化铁胶体能导电,故氢氧化铁胶体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表变化:
温度(℃)102030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pH8.38.48.58.8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HCO${\;}_{3}^{-}$的水解程度增大,碱性增强.
乙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大于NaHCO3的水解程度(填“大于”或“小于”).
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乙(填“甲”或“乙”)的判断正确.试剂X是B.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石灰水
(2)将加热煮沸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等于8.3(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则甲(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3)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丙断言乙(填“甲”或“乙”)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
(4)关于NaHCO3饱和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a.
a.c(Na+)=c(HCO${\;}_{3}^{-}$)+c(CO${\;}_{3}^{2-}$)+c(H2CO3
b.c(Na+)+c(H+)=c(HCO${\;}_{3}^{-}$)+c(CO${\;}_{3}^{2-}$)+c(OH-
c.HCO${\;}_{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_{3}^{-}$的水解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用乙醇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取乙烯,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推测在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有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把杂质气体除去,再与溴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①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H2O
②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其理由是AC.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
(3)乙同学推测此乙烯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SO2,它与溴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Br2+2H2O═2HBr+H2SO4
(4)在验证过程中必须除去杂质气体,为此,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Ⅰ、Ⅱ、Ⅲ装置中可盛放的试剂是:ⅠB,ⅡA,ⅢC.(填序号)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溴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